快穿之卷王拿错炮灰剧本啦!(136)
大姑爷的家的烤红苕店,每天能烤上一千多斤,方旭东出租车都没开了,全家三口人都在店里忙。
县电商办选拔出来的五个计算机相关专业大学生,正亦步亦趋的跟在阿宽等人身后学习。
豌豆公主电商公司,不管工资,管一餐中午饭。
尤奶奶的后勤组,9月初就增加了主厨一名。
尤语最先开始想把三苏酒楼老大厨挖来干活儿的,老爷子嫌弃她家员工太少,施展不开。
指派了他,学厨五年,年纪最大(五十岁)的徒弟成小刚来上工。
成小刚负责二十来人的一日三餐。
因为电商团队的小伙伴们,弹性工作时间,公司索性就开通了三餐食堂。
尤语给大厨的待遇是,月薪三千,五险一金,年终四薪,包食宿。
米、面、油、蔬菜、肉类等,还让他负责采购。
成小刚干了一个月,全体员工都表示很满意。
老太太虽然舍得给油水,翻来覆去就那些家常菜。
人家成主厨,煎炒烹炸都拿的出手,一个星期主菜都不重样。
六菜一汤的正餐餐标,荤素搭配得当,还能兼顾重口味和老年人。
尤语非常喜欢他做的猪肝面。
那猪肝切得薄如蝉翼,且厚薄均匀,微微一烫就熟。
吃起来超级嫩滑,超级细腻,没有一丢丢腥味,胃口再不好都能干上一大碗。
一个月,连最瘦的阿宽都吃胖了三斤!
为了让成主厨安心工作,尤总还让他把赋闲在家的老伴儿叫来做帮厨。
开八百工资一个月,彻底接过了尤奶奶的活计。
现成饭好吃得很,吃完饭碗都不用捡!
尤奶奶打算以后和老闺蜜们一起干活,质检工作也不累人,一年有大半的时间闲着。
十月中旬,大棚地里的黄心乌,植株已经长到了20cm高,叶片约有16片。
整个叶片向外翻卷涌,像被什么东西压过一样,形成一个层叠起来的菊花状。
外面一层,叶片肥厚而有泡皱和刺毛,绿得发黑。
中心却才刚刚长出几片嫩叶来,呈黄金色,金色的外圈是鹅黄,鹅黄过后是嫩绿。
从金黄到墨色的渐变色,煞是好看。
如果想要摘叶吃,这就算是长成了!
卷心,估摸还要一个月。
尤语有足够的时间,让黄心乌慢慢把中心部分的菜叶全部蕴酿成金色。
联合村一千亩菜地,远远看着颇为壮观。
叶支书让村民们组织起了巡逻队,见天的巡察,怕被偷,也怕家禽等没关好,跑出来糟蹋菜地。
全村致富的希望,走路都不利索的九十岁老太爷,一天都得让孙子背着他去地里瞧几回才放心。
浑身漆黑的清江墨菘,植株长到了40cm高,长而厚实的叶柄支棱起来,带着叶面开展度得有50cm。
地里,都显得有些拥挤了。
第122章 校花的袖珍妹妹(一百二十一)
2007年10月18日,峨眉山山顶突降大雪,比往年提前了至少一个月。
一下就下了两天一夜,看天气预报的菜农们忧心忡忡。
住附近几个县的菜农,基本都拿峨眉山初雪作为风向标,雪下得早,意味着今年冬天来得早。
不是大棚种的菜,可着不住冻呐!
事实,如这些吃过的盐,比青沟子娃儿吃过的米多的老农人所料。
11月的第一个星期,川省大部分农区,先后出现了长时间的低温寡照天气。
主要特点是:出现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气温偏低,日照明显不足。
一层秋雨,一层凉。
几场秋雨下来,白天最高气温不超过20度,夜间能低至8度。
这个温度,对大部分露天种植的秋菜非常不友好,只有黄心乌卷心飞速。
塑料大棚地里的清江墨菘也是精神抖擞,偶尔已经发现有头薹冒出。
一开始还不明显,满地都是黑漆漆,光看菜薹基本分辨不出来。
谁让菜花和菜薹相伴相生呢?
万里黑地点点红!红,是什么样的红?
不是橘红,也不是热情奔放的大红、朱红、玫瑰红,而是黑红色!
花苞初露的时候是黑色,花苞绽放后,每一片花瓣黑色中透着红,红色中又带着一点黑。
看起来,怎么形容呢?就是有种丝绒般的质感。
墨菘的薹身也长得颇为壮硕,才长到10cm高,就已经有甘蔗一般粗细。
小日子过得不错的渡边一郎,这天刚上班,就收到了一封来自华国的邮件。
尤语也没有多说什么,就把余凯精修过的墨菘苗成长图和黑红色的菜花图,添加了十来张在附件里。
一年更比一年品质佳的清江墨菘,看见了没?
本月中旬,头薹上市,欲购从速!
渡边一郎一边转发邮件,一边回复:尤女士,咱们可是老朋友了,今年的定量单能不能翻倍呢?价格还是老价格?
想得挺美!
十分钟后收到尤语回信:秉承对客户负责任的态度,清江墨菘定价要交给相关检测报告出后后定,您放心,特级墨菘会优先老朋友采购。
检测报告当然要看,樱花国的检验检疫标准放在那儿的。
社长星浩久信收到转发的邮件后,调出来去年的墨菘成长图,和今年的图片做了对比。
差异之大,想不承认都难!
回想他们前几个月,好不容易辗转多人,才从这个墨菘的原产地高价买到了几斤种子带回国。
相关的种子研究机构正在研究和试验中,人家又出新品了......
11月12号,豌豆公主果蔬公司终于拿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