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之卷王拿错炮灰剧本啦!(223)

作者: 三十六楼看风景 阅读记录

人家雪区家里有矿、有上千头牦牛的土豪,简直不要太多了哟!

就凭借塔多兰彩椒、红秋葵和清江墨菘这三个品类。

日光城的八家直营店才开了大半个月,就卖到了成都大区三十家店一个月的营业总额。

雪区,从每年的11月到来年的3月都是冬季。

冬天的气候寒冷干燥,风沙较大,本地的蔬菜大棚几乎都是没有产出的。

普通菜市场和为数不多的几个超市,九成以上的蔬菜和水果,基本都是靠从邻近的川省运输进去的。

平时这些蔬菜水果的价格,基本都比成都要贵上三分之一。

天气越冷,蔬菜水果就卖得越贵!

一斤牛肉的还没有一斤菠菜的价格贵,在冬天的日光城属于常见现象。

豌豆公主农场直营店里出售的塔多兰彩椒,室内存放半个月都没有问题,红秋葵和清江墨菘一个星期吃不完,也没事儿。

不常见、营养丰富、耐储存、价格在见惯了高价菜的日光城土豪眼中,顶多就是小贵而已。

八家直营店的店员们,甚至根本都不用卖力做推销。

只要勤快一些,每个星期二打个电话给会员客户们,加一个免费的送货上门服务。

土豪客户们还真是,进一次货,每个品类都能买上十斤八斤的。

清甜爽脆的塔多兰彩椒和清江墨菘,不仅能当蔬菜吃,生吃还有水果的滋味,百吃不腻哟。

抗氧化、强肾补虚的红秋葵,盘它!

经济实力允许的家庭,只要买过一次的,之后基本都会无限回购的。

昝应菊这个直营中心新出炉的卷王,属于雪区拓荒者中调去的骨干店员之一。

她是被傅总监的一句话给动员成功的,“雪区辛苦是辛苦,但是干上半年就能挣到在其他城市一年甚至两年的工资!”

最热的几个月烤红苕都烤成黑妹了昝应菊,她还怕吃这点高反的苦么?

拼命三娘短短几个月时间,就从新门店的普通销售干到了现如今的日光城最大一个旗舰店店长。

可以说事业上正干得风生水起,如鱼得水。

在日光城做果蔬生意,最难的不是组织货源和在本地售卖,而是难在交通运输。

从江县到日光城,总距离有2029.75(公里),开车最少要耗时48.4(小时)。

旁的果蔬公司可没有豌豆集团的便利,因为尤齐和他的战友们以前当汽车兵的时候,跑的最多的就是这一段路。

就是下雪天,开起大货车来也是驾轻就熟。

当然,集团也给足了豌豆物流公司跑雪区这条路的运费,让一直处于集团业绩老末的豌豆物流这段时间业绩爆棚。

物流公司的小伙子们只要一个月出车20天雪区,工资基本都能过万的!

张大彪、汪财等人已经升职为物流公司的部门小主管了,收入翻倍。

来的时候个个都是光棍,才工作了不到两年时间,先后在县城买了大房子,还陆续都找到了女朋友。

因为在集团上班的员工比例,一直以来都是男多女少。

今年官网商城上线后,丁总监特意在嘉市的职业技术学院,招聘了数十个客服专员。

个个年轻又漂亮,选的还是些脾气性格比较甜的小姑娘。

第201章 校花的袖珍妹妹(二百)

客服组的小美女们一来,可不就被这群退伍汽车兵们给瞄准了么?

挣工资不老少,模样端正,精气神好,人品有保证,小姑娘们也迷恋兵哥哥呀!

村里就这么大一点,不让单身员工内部消化也不现实。

只要不是在同一部门工作的,集团基本都不会干涉到员工们自由恋爱的。

也就电商公司总经理阿宽一副老僧入定,春心不动的模样,学了老板和集团营销总监,还在做他的钻石单身汪。

如果说四千亩奥运蔬菜的本土化,和万亩清江墨菘的新闻阵仗还不够大。

那么到了十二月初。

在气温已经低于十度后,比江浙地区的塑料大棚草莓提前了一个月成熟的,亚洲第一大空中草莓园,就向各大媒体宣布正式营业啦!

二十万平方米智能温室的观光长廊上。

一众领导都在兴致勃勃的驻足围观。

这些大人物都是尤语邀请来的第一批客人。

何书记看着满棚鸡蛋大小的黑紫色草莓,笑容满面:“恭喜恭喜,小尤同志,你这个亚洲第一大草莓园总算是顺利成熟了!”

“欢迎何书记再次莅临我们的草莓园,感谢领导们一直以来对我们豌豆集团的关注和支持.......”

客套了一番,大家还在玻璃门长廊上,目睹了工人们现场在园内采摘黑珍珠。

“原来这个旋转式的妙处在这里啊!站着摘还真是不费力气!”何书记忍不住,把草莓园内的设计夸了又夸。

王书记也满意的点头:“是啊,别说全亚洲,据我们了解,这样旋转式的新型的种植方式,国外也是不多见的呢。”

尤语谦虚道:“其实也不算多稀奇,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漂亮国、西班牙、荷兰和比利时就开始研究草莓的立体无土栽培了,只不过他们那会用的还是传统的A字型架式栽培法。

旋转式就是在传统种植方式上做了一些改良而已,为的是让所有的草莓植株补光均匀,采摘方便.......”

嘤嘤嘤,原创还真不是她,她就是一个技术搬运工而已。

可今天来的大领导们不这认为啊!

大家都给与了极大的肯定,省农科院董院长对这样的种植方式和对黑珍珠这个品种一样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