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之卷王拿错炮灰剧本啦!(534)

作者: 三十六楼看风景 阅读记录

要是新南越国不卖与他们,他们绝对接受不了继续用木棍擦PP的日子。

若是能成为新南越国的一份子,是不是去年出使过大唐的那一种单桅帆船,他们就能买上几艘的?

那,今后光跑大唐这一条航行就够他们发财了!

父子二人各种分析利弊后,总算是达成了一致意见。

在宝船出发前三日,就带着摩拉拔摩国的大臣们前来投诚。

请求加入新南越国这一个大家庭中。

不费吹灰之力拿下一个一万多人的小国,想要统一整个加里曼丹岛的尤国主等人,自然不会拒绝。

开了整整两天的会议。

经护国长公主提议,将摩拉拔摩国改名渤泥州。

将海岛西部三分之一的沿海平原,划到了该州。

前摩拉拔摩国国主,被任命为第一任州长,任期五年。

老国主欢欢喜喜的接过了任命状。

至于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的大一统,丁点都不带排斥的。

就看新南越国发展得这般迅速、这般强,证明人家这一套确实行得通。

再说,虽然他的职位由国主变成了州长,但管辖的领土扩展了数十倍。

护国长公主说了,只需今年、明年出生的这一批新生儿成年,就是西部大开发的好时机。

投票制,好得很!

他对他自己,还有他的小儿子连续干上几届州长很是有信心。

祖宗们要是泉下有知,定然也是不会怪他的吧?

加入新南越国后的第二个好处,随之而来。

善解人意的尤国主,将船票送了他们五十张!

在参观过三桅古式风帆海船和巨型宝船后,老国主和小王子眼里还容得下什么单桅帆船?

就是暂时没有捞到一官半职的同行官员们,都顾不惆怅了。

他们转身看向老国主,对船票的名额势在必得......

第477章 巨坑里的长公主(二百二十七)

老国主来投诚,还是很有诚意的。

不但主动请求取消他们一家,在渤泥州的皇家待遇,

还把国库里的黄金,都搬来了仙居城。

随之换来的辖区范围和那五十张船票,平息了所有的旧部们的非议。

只不过,他们来的时间太晚了些。

想要再返回渤泥州准备这次远洋贸易的货物,明显在时间上就来不及了。

渤泥州拿得出手的特产,也就是黄金、海珠、珊瑚这些了。

他们有的,仙居城和瀚海州诸城都有。

但,仙居城有的,渤泥州的工匠至今也没研究出个所以然来。

州长厚着脸皮请求在仙居城进货。

尤国主等人开会商议后,同意将卷纸的海外销售权,签约给渤泥州。

渤泥州州长:天神庇佑,这可是一门独家生意呐。大唐的那些个贵族们,你们的屁眼有福咯!

他们去年在长安理藩院驿馆里住着,哪儿哪儿都很好,就是那粗糙的厕纸实在难用得紧。

只要想到这些卷纸到了广州府会是如何的受欢迎,心中火热得不行。

他们失去的不过是十万两黄金,换回来的可是一桩细水长流的大买卖。

再说了,他私产里还有几个金矿呢。

黄金什么的,最不缺。

渤泥州州长开完会后,转身就带着小儿子和旧部们去了新南越国钱庄。

他们打算把摩拉拔摩国以前铸的金币和金饼,全都换成新金币。

摩拉拔摩国的工匠们,用最传统的冶金方式冶炼出来的黄金。

纯度最高仅有98%。

金币的铸造工艺,比之新南越国的也差得远。

新旧金币一对比,价值高低立下。

在统一了新南越国的度量衡和钱币制度后,尤大娘子基于国外和国内的物价考量。

就在前几日,已经把黄金纳入了国家长期回购的范畴。

钱庄统一的收购是:五百公分一克金。

收购价一出,所有城民们都再次意识到了黄金,尤其是新南越铸造出来的金币价值。

于是乎。

刚到十里长街的渤泥州州长等人,就看到了上千个城民,排着长龙等在钱庄外的繁荣景象。

这些人还嘀嘀咕咕商量着,要把家中之前换回去的银币和手环里剩下的公分,全换成金币去。

州长和他的小儿子也是疯狂的学了一年的闽南语,才能勉强听懂这些人在说什么。

一个男人摇头叹气:

“这还不到一年时间呢,去年我们部落在达纳班查尔城做买卖换回来的那些个金币,算下来,一克金,才值二百五十公分呢!亏大了,亏大发了。”

他的同族小伙伴接话道:

“亏什么亏,神女公主都说了,咱们的铸币坊用神器铸造出来的金币含金量高、工艺也好!说不定,再过几年,这些金币都能在全世界流通呢。”

仙居城的城民们,再也不是过去对海岛之外的的世界一无所知的人了。

所有人都知道,他们脚下踩着的,其实是一个超级巨大的球状体。

从东出发,还能从西边返回。

世界上的国家也有数百个,大唐王朝不过是目前最强大的那一个。

身后又有人插话道:“这位兄弟,你还真说对了!据可靠消息说,宝船出使完大唐后,还会带人去更远的国家做生意呢。”

不远处。

竖起耳朵听了半天的渤泥州州长:好羡慕国主大人啊,到时候那些用过新南国金币的外族人,可都认识他了!

哪个国主,不希望自己扬民于海内外呢?

羡慕归羡慕,他们却是要与这些人反其道而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