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卷王拿错炮灰剧本啦!(55)
“其实也不一定要进厂,就在县城里做点小生意也能挣个一两千。”方红兵不服气,他就是最好的证明。
“不是人人都有做生意头脑的,给城管满城的撵,年轻人的脸皮薄。”也不是谁都有大姐夫那么能吃苦的哟。
“管吃管住的工作,不乱花,还是能存得下钱的。”
方红兵:他们家,钱就是这么一分一分攒出来的,陪嫁了女儿两万块,还给儿子买了新房。
尤爷爷深吸了一口叶子烟,缓缓的吐了出来:“哼,搞不好在外头整一年,还莫得我在屋里头存的多。”
叶舅舅喝了一口浓茶,醒了醒上头的后劲儿:
“伯父,这都是多亏了我外甥女搞来的好种子呐!
你们村专门种菜也有小二十年了,就是有七八个大棚的人家,一年也赚不到三万块!
一个月,真真就一个月时间,我就赚了这个数!”
众人看他手指比划,了然。
唯有不知情的方红兵,吞着口水问:“六,六千?”
侄女送家去的萝卜确实好吃,他还真想不到这个甜萝卜能卖多贵。
“啥子六千,六万块!”叶舅舅声量都忍不住提高了。
方红兵瞠目结舌,难怪了!
不是赚了大钱,老岳丈怎会让侄女这么胡来,今天中午这餐海鲜估计得上千块。
六万!
烤红薯生意火红的那些年,他也要两年才能赚到呐。
作为土生土长的县城人,这一刻,他羡慕有田有地的农民了。
说出的话,忍不住酸溜溜:“兴荣大哥这收入呆怕要在全国领先了,一年种三茬萝卜都能发大财。”
“哎,领不了,领不了!你们听过江城的洪山菜薹么?同样是菜,人家在本地都能卖五十块一斤。”
“五十块!!!”两个姑爷都异口同声,惊叫起来。
怕自己说不明白,叶舅舅喊了外甥女来给亲戚们科普,凭啥子一斤红油菜要卖内么贵。
尤语甩着湿漉漉的爪子:“我们吃的红油菜和白油菜,不管老嫩,咋做都是苦的吧?人家洪山菜薹听说是脆甜口的,慈禧太后年年都要让地方进宫的贡菜......”
看着口齿伶俐,侃侃而谈的侄女/外甥女/龟孙女,众人一阵恍惚。
什么时候,那个身残无大志,嘴上不饶人的小姑娘,变得如此优秀了?
不但有人脉能搞到市面上经济效益高的种子,还能为种出的菜找到一条利益最大化的销售渠道。
虽然想象不到洪山的菜薹,种到尤沟扁村,能卖多少钱一斤。
但是,绝对肯定是比当地的红油菜薹强!
第49章 校花的袖珍妹妹(四十八)
继乒乓球甜萝卜后,要卖五十块钱一斤的红油菜薹,成为了尤沟扁村最大的热门新闻。
11月和12月算是菜农们难得的休息月,甚至隔壁村都有人来看稀奇物。
尤语有理由怀疑,她的耳根子一天热好多次,是被村民们给吹红的。
这天,她才从网吧冲完浪回家。
就见到一个陌生的中年妇女,在她家客厅里,和老太太在摆龙门阵。
看到她后,还笑眯眯的拿眼上下打量她。
有钱后的尤语,自我形象已经管理得相当不错了。
半长自然卷发,经过打薄烫染精心护理后,扎了一个半丸子头。
天气微凉。
内搭是一件浅蓝色小领衬衣,套了一件无袖米黄色的毛衣背心。
下半身穿的是高腰阔腿牛仔裤。
脚蹬一双内增高至少有五公分的马丁短靴。
巴掌大的小牛皮包包斜挎着,浑身上下透着一股洋气。
况且,尤语的五官长得不差,看在对方眼里,满意得不能再满意了。
算计的眼神让尤语的汗毛都立了起来。
“小语快过来,这个你要喊三嬢,她家在......”尤奶奶说了一大通对方的家庭地址,扯了个八帽子远的亲戚给她。
雷达已开,尤语打断她奶的话:“三嬢好,就说三嬢找我啥子事?”
“哈哈哈,怪实不得十里八村都在说你聪明能干,三嬢今天来是想给你介绍个男朋友呢。”
老太太笑眯了眼,拿了一张照片给尤语招手:“人家男娃儿长得撑头(帅)哦,一米七的高个子!”
尤语:奶,您对高个子有什么误解?且山寨版黄渤,您非要说他长得撑头(帅),我都想带您看看眼科去了。
“小伙子哪儿嘞人?今年贵庚?读了几年书?兄弟姐妹有好多个?干啥子工作滴?一个月能挣多少钱?是想娶媳妇儿还是想当上门女婿嘞?”
尤语盯着介绍人,完全不似普通小姑娘的羞涩,问题一个接一个砸向介绍人。
三嬢显然是个有准备的,不怕人小姑娘盘问,只怕对方不甩她。
“就咱们后头周柏山村儿的,小伙子今年22岁,和你年龄相配得很!
上头有一个大哥,下面有一个小他三岁的妹儿,高中也是读过两年的。
在县城拜了一个泥瓦匠大师傅,当了三年学徒,现在做大工一天能挣三十五块钱呢。父母也开明,嫁娶都要得!”
“三十五块一天不老少了,娶啥样的媳妇娶不到呢?”抓了一把瓜子,尤语八卦得津津有味。
“哎,他们村儿山高,父母兄嫂都是老实种地的。他的工钱得用来供他妹儿读书,今年才大二,HX医学院的本硕博连读。”
唉哟,山窝窝里飞出了金凤凰啊!
尤奶奶对有大学生的家庭非常满意:“当医生好,女娃当老师,当医生都是好工作呢。”
“嗯,当然好啦,医学院比师范院校的学费高,估计一年得要五六千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