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里的老实人罢工了(397)
秋玉嫂犹豫了:“这...大哥,你也知道我家那口子的脾气不太好,真要是被他知道,我又借了你粮食,他肯定会揍我的。”
“我家也有十来口子人,真要是再借你粮食,两个儿媳妇那里,我没法交待啊!她们肯定会造反的。”
毕竟又不是只有她一个人有娘家,这儿媳妇也有娘家,她往娘家送了粮,儿媳妇也会闹着往娘家送的。
到时候,这个家,人心可就散了。
她脑子还没被娘家人的那套说辞糊住,不过也快了,毕竟她不借,不是因为她不想借,而是怕借了挨打,怕两个儿媳妇闹事,她从心里意愿上来说,是愿意借粮给娘家人的。
也正是因为看出了这点,她大哥直接就跪在了这个心软的妹妹面前,大丈夫能屈能伸,这点算什么。
想到家里正在挨饿的儿孙,他这膝盖一下子就软下来了:“大哥给你跪下了,求求你了,这孩子不吃粮食是真的不行。”
“大哥你这是干什么?快起来,快起来啊!使不得。”秋玉嫂一下就慌了,这可使不得。
“不起来,你不答应我,我就不起来。”
“大哥,你别这样。”
“我没办法了,妹子,你就当大哥我自私一回吧!”
坐在村口摘花生的人,看到秋玉嫂家大哥高兴的提溜着个袋子走了,心情那叫一个复杂,没想到,秋玉嫂这么稳不住,一下子就让她大哥得逞了。
这事肯定还没完,要是让她三哥和小妹知道了,这两家肯定会上门来闹的,哪怕家里有再多粮食,也经不住这样造啊!
不少人从秋玉嫂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毕竟这些天,不止是秋玉嫂娘家来了人,她们也一样,有的借了有的没借,秋玉嫂只是她们中的一个缩影罢了。
没一会儿,秋玉嫂收拾好心情,就又来村口上工了,坐的还是原来的那个位置,也就是白燕子的旁边。
她刚一坐下,拿了一把花生藤,还没开始摘呢!隔壁就开始对她进行说教了。
“秋玉嫂,不是我说你,你这心也太软了,这娘家大哥一来说家里日子难过,你就心软,要是被你男人知道,你又借了好几十斤粮食出去,还不得揍死你。”
“这娘家人再好,现在跟你过日子的人,也是你现在的男人,以后会给你养老送终,摔盆打碗的,也是你的亲儿子亲孙子,你得为他们考虑考虑啊!”
“这种事,可一不可二,可二不可三,现在是什么时候,哪有把粮食往外借的道理,你怎么就不懂呢!”
现在的粮食,跟以前的粮食,可完全不一样了,虽然还是一样的粮食,可代表的意义不一样。
今年能分的粮食,已经分的差不多了,现在秋玉嫂往外借出去的粮食,今年乃至明年夏收之前,肯定是收不回来了,在这个时间段内,会发生什么事,还犹未可知。
现在粮食倒是借的痛快,以后有她后悔的时候,她家的儿孙也是倒霉,摊上个这么拎不清的婆娘。
白燕子的嘴瘾一过,旁边就有好事者开始附和:“那是,这话说的有道理。”
“秋玉啊!不是嫂子说你,这件事确实是你做的不对。”
秋玉嫂满脸都是难色,这个道理她也不是不知道,可那是她的亲大哥亲二哥,她大哥甚至还给她跪下了,这要是再不答应,她成什么人了。
陈惠村里住着的是她的男人孩子,娘家住着的是她一母同胞的亲兄弟,这手心手背都是肉,当时她看她大哥都急的跪下了,心一软,就把粮食给借出去了。
现在倒也不是不后悔,等她男人回来,还不知道该怎么跟他交代呢!
看秋玉嫂不说话,其他人渐渐也觉得没趣了,又说了一会儿带着些许阴阳怪气的话后,就换话题,聊别的去了。
第370章 卖完兔子
等花生和各种豆类晒干分完,已经是七天后了,毕竟挖花生,比较费时间。
哪怕现在太阳这么大,从早晒到晚,花生要想晒好也至少需要三四天的时间。
这些事一结束,村民立马就闲了下来,毕竟现在天气这么旱,红薯和土豆地里,想要长出草来,也不容易。
至于在叶子上跳来跳去的小蚂蚱,数量太多了,今天刚捉完,明天地里又有不少,捉不完,压根就捉不完,村民对这种小虫子,可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转念一想,无论是红薯还是土豆,种子都在地里面埋着,外面只是红薯藤和叶被糟蹋了,还真不是什么大事,也就没管这事了。
秦溪每天都忙的很,一大早起床,吃完早饭,就跟她大哥一起去林子里捡柴火,遇到能吃的野菜,也不放过,不管老嫩,直接全部薅走,只留根部,静待来年。
茅草啥的,也割了一大堆回去,屋顶上的草,也该换了,之前的,经过一年多时间的风吹日晒,已经朽的差不多了,早点换了早点安心,秦溪可不想以后大下雨的时候,外面下大雨,屋子里面下小雨。
至于秦晴小朋友,也就是以前的万芋,她现在已经入了秦溪家的户口了,征求了她的意见后,名字也改了,就叫秦晴,以后,她也能在村里分粮食了。
为了她户口的事,秦溪带着她,又是打报告,又是写申请保证啥的,忙活了两天,腿都要跑断了,总算是把这件事给办好了。
村里的小学开学后,秦溪就把人给送了过去,为此,还给以前同在知青点住过一段时间的杨建华送了二两红糖,让他在上课下课的时候,多注意秦晴一些,不为别的,千万别在学校被人欺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