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手撕对照组剧本,年代女配觉醒了(236)

作者: 一夏南北 阅读记录

村长婶子拍下头,“对,城里吃喝都要花钱,但凡他们花钱买的东西都是好的。咱们带东西上门,也会让人瞧不起。”

“那咱们就不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你是小姑娘,有些礼数不周到也没事,没人会讲究你的。”

东西给不出去,村长婶子是极力挽留邱安阳在家里吃饭,还特意杀了一只小笨鸡呢。

村长全家哪怕三岁小儿都对她叮嘱几句,这种家庭温情,确实很难得!

邱安阳抿唇轻笑,喊着村长到一旁说话。

她低头掏出一沓钱来,“叔,这是我一个长辈给我的。我一个小姑娘花不了多少钱,一路上带着也不安全,所以我想借由您投资咱们村里的大棚蔬菜!”

村长本来想要拒绝,听到这里他愣了下,“大棚蔬菜?我在报纸上好像看过。”

邱安阳点头,“对,八十年代咱们省寿年市朱三元村首创了冬暖式大棚菜,利用日光温湿大棚种植蔬菜。其实这个技术不算难,咱们派几个村民去学习下经验,再买些塑料盖起大棚……冬天种植蔬菜供应城里,咱们村也算是有个经济创收项目……所得盈利不断扩大规模,到时候村长叔升迁、村民们荷包鼓鼓,还不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吗?”

村长被她说得心里发烫,“这事靠谱吗?大棚菜如果真这么容易种植的话,大家伙不都得行动起来,也轮不到咱们啃这口螃蟹啊?”

邱安阳笑着说:“不难的,我之前经常去图书馆看书,拓展知识面、拔高自己的能力,其中就有一本书上写着怎么种植大棚蔬菜的。”

“我待会就给您写下来,不过这些都是理论,还得需要咱们去观摩下人家的种植和管理方式,回来一点点摸索出属于自己的路子……”

村长沉思了会儿,现在农民的日子越来越难,物价在飞涨,他们再一年四季指望地里两次收成,仍旧只能混个温饱,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

不少青壮年到了农闲的时候,扛着铺盖去大城市打工。他们干着最累最危险的活,工资却不算高,压根不够带一家人在城里立足。

而且夫妻两地分居,又或者将孩子和老人丢在家里,长期以往肯定要出问题的!

如果他们能将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掌握了,在家里轻松而安全地将钱赚起来,那是再好不过的。

最主要的是,农忙的时候不少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回家帮忙,吹嘘外面弯腰就能捡钱,让他几个儿子已经蠢蠢欲动想要加入他们。

村长紧有些破釜沉舟道,“那我们就试试?”

第216章 九零年代男主他小姨(13)

村长说出来这句话,心里也轻松很多,就像是在迷宫中不知道往哪边走,现在他选定方向,只需要埋头前进就可以了。

“不过安阳,这些钱你拿回去。你去市里生活和念书,开销肯定大,人家资助你也是希望你能将钱用在正确的地方。”

“我们村子虽然不富裕,但是两三亩地的塑料大棚还是能够建立起来的。再说这事还不知道成不成呢,没必要铺张太大……”

他作为村长很明白村民的心思,大家伙对钱财很看重,恨不能一分钱掰成两半花,自然是不见兔子不撒鹰。

他们宁愿保守地种地,一点点攒钱,也不愿意冒这个风险。

所以前期他很难动员大家,几乎是他贴钱搞这一个项目。

邱安阳自然也想到这一点了。她抿唇笑道:“村长叔,我也是对咱们大棚蔬菜技术比较有信心,觉得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咱们前期工作准备好,一定能成功的,毕竟这个技术也不算多难。”

“既然这个项目一定能成功,我不得提前就投资,坐等分红啊?”

“村长叔,我感谢村里的爷爷奶奶叔伯大娘婶子和兄弟姐妹们,但是我也不傻,不可能拿着钱打水漂。”

“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我没有七八成的把握,肯定不会一口气给您拿出来四千五百块啊。”

“更何况从一开始大棚蔬菜颇有规模后,才能见效好,咱们村民也会更乐意加入进来……”

村长瞧着那颇有厚度的一沓钱,深吸口气,拧着眉想了会,才伸出手接过来:“行,那我就先收下这笔钱了。”

“如果说我们学习了大棚蔬菜,并且也派人到朱三元村取经回来,自己搭建塑料大棚种植蔬菜的把握大,那我就将这笔钱投入进去。”

“不然啊,我们先小范围进行验证……”

邱安阳轻笑着说:“村长叔,风险和利润是并存的,风险越大所得利润越多。不能说风险由你们担着,有利润了才喊我一起入伙吧?”

“既然我能给出这笔钱,就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村长叔,咱们要干就拼尽全力,什么都不要考虑,拿出背水一战的气势来,顶多就是从头再来嘛!”

“当然了,我投入的这笔钱所得利润,扣除成本后拿五成分红,可以吧?”

村长笑着点头,“可以,当然可以啊,要我说你拿七成、八成都可以的。”

“你说得对,是叔瞻前顾后想太多了,埋头干就是了,大不了重新来过!”

从村长家里出来,邱安阳又去了两家平时对原主比较照顾的,每家都特别热情邀请她吃饭,还在得知她要跟着姐姐去城里,哪怕家里困难都要给她塞钱。

邱安阳为原主感到欣慰,虽然她的亲人待她不好,但是大半个村子的村民们都在竭尽所能帮助她呢!

回到家里,邱安阳又吃了一顿酸菜腊肉包子,这才回屋。

大棚蔬菜并不难,只需要掌握几个关键点,再观摩别人的技术,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