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手撕对照组剧本,年代女配觉醒了(647)

作者: 一夏南北 阅读记录

“他们可以在家里做好美食,去市场租个摊位卖,或者去哪里赶集……等过一两年,他们手里攒了钱后,再慢慢买房子……”

只要有房子,房主同意接纳,他们又是一家人,就能落户的。

他们也拐弯抹角打听到,自从去年黎明到来,市场也松散许多,虽然街道两旁的店铺开门的没几个,但是在市场上到处都是卖水果蔬菜和吃食的。

韩一鸣笑着点头:“明天我就跟咱爸妈打电话,让他们准备下就可以过来了。”

韩家人还以为得等个十天半个月呢,毕竟买房是件大事,他们不得挑挑选选许久?

哪里想到人家这么痛快,下了火车当天就买好了房子,听着还不错的样子。

不仅韩家人去京都,考上大学的那十来个青年也跟着。

一呢他们能在路上相互帮衬着,二呢他们中的不少人家里条件一般,想要寻找个赚钱的活,给家里减轻压力。

韩一鸣和童安阳打完电话后,坐车去了市里的供销社和百货大楼逛,又买了不少东西,觉得家里什么都缺。

要不是怕太招摇了,韩一鸣都想自己买一辆车。

韩家人在韩一鸣打完电话后的第四天到的,他们浩浩荡荡几十口子人的到来,将街道办都给惊动了。

在他们看到韩一鸣夫妻俩,又查看了这几十口子人的介绍信,这才了然地给他们放行。

难怪韩同志和童同志一口气买了十八套房子!

韩一鸣和童安阳将大家伙安置在最贵的那套四合院里,里面房间多、家具齐全,唯一差的就是各种必须生活用品了。

正好大家伙吃完午饭后,一起到市里供销社买东西。

花钱如流水,可这些商品又是他们缺少不了的。

韩母他们那叫一个心疼啊,光是买东西就花了二百多块钱,如今他们来到城里,这里没有工分让他们赚钱。

他们还没赚一分钱呢,就花出去这么多,怎么可能不心慌!

回到家里,他们都随便吃了点东西,琢磨着怎么赚钱了。

童安阳跟他们说了打探的情况,“爸妈,哥哥嫂子们,咱们不急于一时,哪怕我们不开铺子,但是咱们得寻到合适做美食的工具,寻找稳定的货源……”

“不过你们放心,一鸣早两天就给你们重新定制了许多工具……”

“一鸣还跟市场的经理吃过饭,在一溜卖吃食的地方,给大家争取了六个大的摊位!”

听到这里韩家人高兴得紧,想想他们做的美食都来到了京都,这让他们特别骄傲自豪。

他们说这些事情的时候,并没有避讳那十几个青年。

这些青年看到这里,也明白过来,纷纷请教韩一鸣和童安阳,怎么兼职赚钱!

第591章 七十年代学渣逆袭记(52)

他们都是韩家的近亲,或者是韩一鸣从小一起穿一条裤子长得的好兄弟。

韩家人商讨事情,没有避开他们,也是想着拉拔他们一把。

韩一鸣轻笑着说:“这几天我们除了找落脚的地方,买各种生活用品,也打听了下京都的一些事情。

咱们大学生每个月都有十八块八毛钱的补贴,这钱看着不少,每天也不过才六毛钱,饿不着,却也吃不多好。

更别说买些衣服和生活用品了……

所以你们想要做兼职赚钱,这种想法是对的!”

童安阳笑着将话给接了过来:“现在组织对经济稍微放松了些,要是你们不怕辛苦的话,可以从我家批发吃的,挑着担子坐车去赶集。

京都人多,很多城里人也喜欢去赶集买水果、蔬菜和各种吃食。

虽然说你们每天赚的不多,还特别辛苦,但是每星期摆两次摊位,或者说一个寒暑假每天都出摊,绝对能够花,甚至还可以余下些邮寄给家里。”

他们纷纷点头:“我们不怕辛苦的,在家里的时候,冬天我也从姑/婶子这进了豆腐挑着去卖……”

“对啊,我来京都的车费就是我自个儿赚的!”

韩一鸣和童安阳就这件事商量过。

韩家人干活麻利,自己摆摊完全不需要帮手。

他们将市场上的摊位让出点位置来,也不妥帖。

毕竟这群青年来京都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不可能天天出摊的,做生意都是要持之以恒的,最忌讳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了。

而且韩家也是从集市熬出来的。

好在大家都是出自小地方,谦逊、肯吃苦耐劳。

等韩一鸣定制的东西一到,所有人都忙碌起来了。

家里的房子多,空间大,童安阳便在几间后罩房中,养殖了豆芽!

她对发豆芽经验丰富,会高效挑选种子,培养出来的豆芽爽滑清香。

基本上四五天就能出一茬,而且不仅绿豆芽,他们也能发黄豆芽、豌豆芽等。

豆芽比较省心,而且他们也能继续卖豆腐。

韩父和韩母在家里做豆腐已经有心得了,而且各种豆制品也是手到擒来的。

现在韩家人不需要再分出一份心思下地干活或者修理河道,几房人卖的吃食,要么是现做现卖,要么是一次性做很多卖两三天,而且不怎么费时费力。

是以他们都能抽调出人手和时间,帮着老两口干活。

在城里规矩比较多,连鸡都不让养,是以他们不可能养驴。

韩一鸣直接从做豆浆粉的工厂买了被淘汰的四套机子,用地板车拉回来后,自己捣鼓修理,硬是拼凑了两套石墨豆浆机,那效率比家里之前养的几头驴高好几倍,让韩家人不停高兴地夸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