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靠抄家发家致富(171)
凌宗脸色连续变幻了好几下,他知道母亲和妻子都不喜欢长女,下意识就想说,既然是累着了,那就继续歇着。
但迎着丫鬟恳求的目光,那话就怎么都出不了口。
罢了,到底是他的女儿,已经昏睡了这么长时间,总不能置之不理。
凌宗知道夏至会架马车,“既然大姑娘昏睡不醒,你速去请一位大夫回来。”
夏至心中一喜,可是,“守门的婆子不让我出府,说是没有太夫人和大夫人的命令,不得随意进出。”
凌宗眉头紧皱,“你跟守门的婆子说,你出府是我同意的,她若是再拦你,让她来找我。”
“多谢大老爷。”夏至匆匆福了一礼,转身就急步离开了。
凌宗看了一眼正在忙碌的工匠,犹豫了一会,转身去了正院。
董氏几个正在陪太夫人说话。
看到凌宗进来,太夫人抬眸看了过来,“你怎么过来了,祠堂那边建得如何了?”
“工匠正忙着,”凌宗随意回了一句,跟着问道,“我听说初姐儿来请安的时候突然昏倒,已经昏睡了一天一夜,怎么没给她请大夫?”
太夫人没想到他过来是为了问这事,脸色一下就沉了下去。
董氏心中闪过一丝不快,压了压火气后,放下手中的茶盏。抬眸对凌宗轻言细语道,“老爷,那天初姐儿刚从府外回来,娘不过是问她是不是又去摆摊算卦了。
她什么都没有说,一下子就晕了过去。
先前我跟娘劝了好几次,姑娘家家的,总到外面抛头露面,不但会遭人非议,还会带累府中兄弟姐妹的名声。
可不管我们怎么劝,初姐儿还是一意孤行,非要去摆摊。
我想着她身子不好,许是累着了,这才晕了过去,也不是什么大事。正好趁着这个机会,让她好好反省反省,看她以后还会不会如此任性胡来。”
太夫人看了一眼董氏,沉着脸对长子道,“行了,后院的事无需你理会,初姐儿那边我会让人看着,不会让她出事。你还是回去看着点祠堂那边的建造。”
凌宗尽管觉得长女非要坚持出去抛头露面摆摊不好,可母亲和妻子没请大夫,有些过了。可这俩人的身份,他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放下手中的茶盏,转身出了正堂。
夏至架着马车匆匆赶到医馆,很快请了一位大夫进府。
两个丫鬟一脸期待地等着大夫给凌初诊治。
然而大夫随着把脉,眉头越皱越紧。
见他收回手,夏至和刘香菊异口同声追问,“大夫,我家姑娘如何了?”
大夫一边收起脉枕,一边摇头,“恕老夫无能为力,这姑娘已是性命垂危,你们早点准备后事吧。”
这话一落,两个丫鬟的心迅速沉了下去。
眨眼间,眼泪就一连串滴落。
虽然跟凌初相处的时间不算长,但这俩人已经将她视为相依为命的亲人。
很快夏至就抬手将脸上的眼泪抹去,“姑娘定然不会有事,我再去请一位大夫回来。”
第151章 准备后事
刘香菊跟着狠狠一点头,“对,姑娘不过是累着了,这才昏睡得长了点。定是刚才的大夫医术不精,没诊断出来。我听说仁春堂的罗大夫医术不错,你快点去将他请过来。”
“好,我去请罗大夫,姑娘买的养身药还有,你再给她煎一副试试。”
夏至再次驾着马车出府,直奔仁春堂医馆。
刘香菊煎了药,可凌初吞咽进腹的依然没多少。
幸好没多久,夏至就将罗大夫请了过来。
一番望闻问切之后,罗大夫无奈收回手。
面对两个丫鬟殷切期盼的目光,尽管心中不忍,但罗大夫也只能叹气,“你家姑娘的脉象已经越来越弱,已经是弥留之际。老夫医术不精,惭愧,惭愧。”
罗大夫叹息着,收起药箱,转身走了。
夏至和刘香菊白着脸,身子都摇晃了起来。
看着床上虚弱得就像一阵风就能吹走的凌初,夏至喃喃道,“我不相信,姑娘一直好好的,只是昏睡得久了一点,怎么会没救了呢。”
越想越不甘心,夏至逼着自己振作起来,“我不相信姑娘没救了,我再去请大夫。”
见夏至没有认命,刘香菊也振作起来,“对,你快去再请一位大夫回来,一个不行,就多请几个。”
“好。这次定然多请几个。”
夏至抓起银子,再一次狂奔出府。
这一次,夏至请了五位大夫回来。
二夫人自从被凌初动了手脚,无法开口说话,看了好几个大夫都束手无策之后,只想待在她自己的院子里,听说凌初出事,她心中只有幸灾乐祸。
三夫人听说夏至那丫头给凌初请了几波大夫进府,打算过去看看她在折腾什么。
出于礼数,温姨娘和二房的妾柳氏,以及三房的妾吴氏,也跟着她一起去探望。
没想到在凌初的院子门口碰到了董氏。
“哎,大嫂,你也是来看初姐儿吗,我怎么听说夏至那丫头请了不少大夫进府?大姑娘也真是的,那天娘也不过是问了一句,还不是担心她的名声有损。
她就算再不满意,都过了这么多天,怎么还不消气?这大夫是请了一波又一波,还想要折腾到什么时候?”
“大嫂,不是我说,大姑娘如今可不是还在玄清观的时候,就算行事没有规矩也没人说三道四。既然回了京都,该守的规矩礼仪还是得守起来,否则你这个当娘的,也得被人戳脊梁骨。”
董氏扫了一眼三夫人,淡声道,“你们来看初姐儿,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