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古代靠抄家发家致富(398)

作者: 半世书音 阅读记录

朱启铭整颗心如坠寒潭。

可听着身后孙儿茫然又惊慌的哭声,他突然回神。

先是重重磕了一个头,然后高高昂起,朝着皇宫的方向高喊道,“皇上,臣冤枉!臣冤枉!!臣冤枉哪!”

朱启铭语气带着满满的冤屈,拉长着音调,高亢有力连喊三声冤枉。

曹公公眉头高高皱起。

只是没等他开口。

朱启铭突然转过身,“宁大人,曹公公,臣冤枉。本官为官十几载,未曾贪墨过一文钱。本官两袖清风,上对得起皇上,下对得起黎民百姓。本官是被冤枉的!”

像是被朱启铭的话提醒了,他的三个儿媳,以及他儿子的四个妾室都跟着喊起冤来。

朱启铭的三个儿子原本沉默不语,但见他们的妻妾都在喊冤,三人犹豫了一下,也跟着喊。

曹公公垂眸,定定地看着朱启铭,半晌才道,“朱大人,滕充府中藏有你贪墨的罪证,皇上已经命龚尚书查过了账目。

滕充已经交代了罪证,且他在狱中留下了血书,指认你倒卖官粮和官盐。”

朱启铭眼前一黑,下意识脱口道,“这不可能……”

圣旨不是儿戏,既然皇上下了旨,自然要执行。

就算朱启铭喊冤,宁楚翊还是带着人抄了他的府邸。

然而半个时辰后,除了几位女眷的头面首饰,田产铺子等陪嫁,锦衣卫只抄出了三万五千多两银子。

而且这笔钱,准确来说,并非全都是右侍郎府的钱财。

因为属于公中的钱财只有一万一千多两。

剩下的二万四千两是府里几位女眷陪嫁压箱底的银钱。

右侍郎府不但银子少。

就连摆设、家具、字画、瓷器等等,全都是不值钱的东西。

看着摆着院子里的这些东西,曹公公神情满是意外。

脑中升起一个念头,右侍郎府这么穷,朱启铭还真当得起两袖清风四个字。

莫非他真是被冤枉了?

朱启铭注意到曹公公的神情,悬着的心一松。

三个儿子更是暗中松了一口气。

至于那些女眷,刚才的惊慌、惶恐也都没了。

毕竟她们都知道公公朱启铭确实是两袖清风,右侍郎府已经穷到要靠她们的嫁妆来补贴,才能维持得住表面的体面。

表面风光的假象被揭穿了虽然丢脸,但总好过被抓进大牢让皇上砍头。

曹公公神情纠结,转头看向宁楚翊。

却见他脸上并没有什么表情。

正在此时,有个锦衣卫快步朝这边走过来。

到了近前,先是扫了一眼朱启铭,然后抬手见礼,“大人、曹公公,右侍郎府的匾额掉了下来。”

曹公公神情有些不解。

他们正在抄家,不过是掉了一个牌匾,值当这锦衣卫大张旗鼓过来禀告他们?

曹公公没看到的是,朱启铭方才松开的拳头,又死死地攥在了一起。

第351章 内有乾坤

不止曹公公不解。

就连右侍郎府的丫鬟婆子都一脸意外。

那锦衣卫一看大家的神情,就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他没多解释,示意大家看向院子门口。

四个锦衣卫正抬着一块大匾额朝这边走过来。

宁楚翊目光在匾额上一扫而过,落在四个锦衣卫青筋凸起的手臂上顿了顿。

很快又看回那块大匾额,神情若有所思。

收回视线后,下意识越过侧边的锦衣卫,看向站在后面的凌初。

凌初见他看过来,朝他微微笑了笑。

宁楚翊默了默,心道果不其然,又是她的手笔。

随着四个锦衣卫走近,曹公公也看出了不妥。

宁楚翊手下的人武功都不错,按说一块匾额,哪里用得着四个人抬。

可他们不仅抬了,看样子,那匾额还挺重。

很快,四个锦衣卫费力将匾额抬了过来,放到宁楚和曹公公面前的地上。

匾额落地,扬起一阵烟尘。

凌初的目光随着众人落在匾额上。

这匾额原本是挂在侍郎府大门上的,没有什么特别,就是一块普普通通的木板。

上面端端正正写着“朱府”二字。

先前过来禀告的锦衣卫再次拱手道,“大人,曹公公,这匾额内有乾坤。”

曹公公本就有了猜测,这会往前走近几步,细细一打量,就发现这匾额有裂缝。

想来是掉下来的时候,砸裂了。

曹公公眼尖,从裂开的空隙里看到一点银白。

曹公公下意识快步上前,俯下身子凑到匾额上细看。

很快直起腰身朝朱启铭冷笑,“好一个两袖清风,朱大人,你这匾额竟然藏着银子。”

曹公公话刚落,朱启铭的三个儿媳齐齐惊愕道,“不可能。”

宁楚翊朝卫风看了一眼。

卫风立刻上前,手中的绣春刀刷刷刷几下挥动,那大匾额上的木板已经七零八落散在地上。

露出了一块跟匾额一般大银板。

侍郎府的丫鬟婆子以及小厮,全都是一脸不敢置信。

他们在府里进进出出多年,竟然从来没有发现大门上挂的匾额,竟然藏着这么一大块银板。

宁楚翊冷声问,“朱大人,这事你怎么解释?”

朱启铭刚才心中慌张,可这会已经镇定下来了,“宁大人,这匾额是朱府祖上传下来的,至于里面为什么会藏着银板,本官并不清楚。

想来是朱家祖上用积攒下来的银子打造的,为了不让盗贼发现,才藏在匾额里。

听了朱启铭的解释,府上几位夫人妾室神情有些不快。

府上明明藏着这么一大块银子,却不拿出来用,反而要她们几个用嫁妆来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