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东宫重组家庭(43)

作者: 戚华素 阅读记录

柳尚仪才领命出来,就看见齐瑄与裴良玉相携而来。

齐瑄走近些,顺口问了一句:“柳尚仪这是要回尚仪局?”

“是,”柳尚仪恭谨应了一声,又看见后头宫人手上的梅花,眼中闪过几分惊讶。

齐瑄也没多说,只另点了人:“你去寻些花器来。”

到了凤仪宫中,裴良玉便没再与齐瑄并行,而是落后他一步,才进殿门。

“拜见皇后娘娘,”裴良玉跟着齐瑄行礼。

皇后免了两人的礼,一眼瞧见裴良玉与齐瑄头上的蜡梅,脊背不自觉挺直了些,还不待开口,就见裴良玉侧身将捧着花的宫人让到了前头。

“今日难得往御梅园去,儿子记得母后甚喜蜡梅,便一并折了一些,”齐瑄说着,又示意姜斤斤捧着托盘上前,“这几枝小的,都是适合簪花之用的。”

托盘里,红梅白梅蜡梅都有,皇后大致扫了一眼,神色柔和几分,却说:“本宫平日穿戴,都有制式,这些花儿折来,倒用不上。”

裴良玉这才笑道:“殿下果然了解娘娘。”

皇后有些好奇。

“殿下怕您喜欢,却不肯用,叫我也跟着一并换了,”裴良玉指了指齐瑄与自己头上的蜡梅,“您瞧,和这里头的,都是一样的。”

齐瑄听罢,也道:“母后喜欢,我们一道用,就不显了。”

皇后过了好半晌,才笑着让宫人上来给她拆头饰:“既是冬郎的孝心,本宫自是不能拒的。”

她挑挑拣拣,也从托盘里挑出一支蜡梅来,还特意换了身衣裳,换了妆容。

瞧着比平时素淡,却是不一样的娴雅之美。

“娘娘真好看,”裴良玉有些惊叹。

裴良玉说话时,出自本心,字字认真,皇后自然更加高兴,连淡妆时,眼角的些许皱纹,也似乎没那么在意了。

裴良玉陪着皇后出去,却发现殿中主位上已来了位不速之客。

皇后脚步顿了顿,才赶忙上前:“皇上什么时候来的,怎么不也叫人过来传话。”

裴良玉跟着一众宫人行礼,见皇帝的视线一直落在皇后身上,便识趣的往边上靠了靠。

皇帝没答,却向皇后伸出手:“难得见梓童戴花。”

皇后快走到时,故意放缓了脚步:“可是不好看?”

“怎会,”皇帝眼中带着十足的欣赏,“极适合你。”

“怕只是哄我,”皇后笑着在皇帝身边坐下,又让姜寸寸将托盘捧了来,“冬郎亲自折的,皇上不如也挑一枝?”

“太子有心了,”皇帝夸了一句,才捡了一枝与皇后头上相仿的蜡梅出来,递给皇后。

皇后嘴角带笑,亲自替皇帝换了发钗。

齐瑄不得不承认,这赌约,是裴良玉胜了。

拜别帝后,走出凤仪宫,踩在长长的宫巷中,裴良玉感叹了一句:“皇上与娘娘感情真好。”

齐瑄往后瞥了一眼,才道:“父皇对德妃贤妃她们也是一样好。”

“你这话,我可不敢接,”裴良玉转而道,“那桩事,我想好了。”

“这么快,”齐瑄有些惊讶,“你不是说还要好生想想?”

“一码归一码,这只是第一回 ,”裴良玉骄傲的扬了扬下巴,“日后,这样的机会还多,难道我还回回都攒着?”

“那你说,我先听听。”

“正月十五那日,宫中可有宴饮?”

“并无。”

裴良玉突然认认真真的看了齐瑄一眼,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

“那日我会出门看灯,你若得空,不如也去灯会一游。你我不约定时间地点,全凭直觉心意,试一试,咱们能不能遇上,如何?”

第29章 回家的第二十九天

“从惠宁娘娘殁后,东宫里就数柳承徽你最得宠,你可曾见过殿下陪谁去折梅的?”

柳承徽轻笑一声:“白奉仪也不必激我,我是什么牌面上的人,准太子妃又是什么牌面上的人?我与那位,可比不得。”

白奉仪,即是从前的白承徽。她听见柳承徽这么说,只是笑着摇了摇头:“承徽你出身良家,咱们这位准太子妃,说来也只是良家出身,若从此论,你与她也差不得许多。”

“白奉仪能言,可这天上的大雁,与地上的麻雀,便同在眼中,也是天地之别,我见识虽短,却有自知之明。白奉仪跟着惠平娘娘读过诗书,怎么连这种事都不知道呢?”

“承徽不必如此,”白奉仪幽幽叹了口气,“承徽从前不是京城人氏,自不知道咱们这位准太子妃,求的是一代一双人。”

见柳承徽不言,白奉仪垂下眼睑,继续道:“你我身在东宫,已成定局,却必然是这位的眼中钉肉中刺。承徽你想本分度日,却不知未来有没有这个机会。”

“白奉仪可真会危言耸听,”柳承徽冷下神色,转身就要往内室去。

“我只是提醒柳承徽,”白奉仪道,“殿下一向重嫡妻,以致东宫妾妃侍御寥寥。若嫡妻无子,宫内侍御岂敢有孕?”

“我已厌弃于殿下,但我是惠平娘娘开口纳的,待小皇孙与郡主长成,便只从指缝里漏下一星半点,也够我活了。可柳承微你不一样。”

“兴衰荣辱,皆在一人。”

白奉仪往柳承徽的方向慢慢走了几步:“承徽也只比我小一岁,如今若不抓紧些,日后,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

“有没有机会和你有什么干系,”柳承徽突然收紧了手中绢帕,冷笑道,“太子妃今年秋里就要进门,白奉仪你此时怂恿我,心里想的什么你自己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