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皇后起居注(603)+番外

作者: 华飞白 阅读记录

他是与李东阳齐名的神童,生性耿直,最是见不得胡言乱语。更何况,他也曾去文华殿给亲王与伴读们上过课,多少知道张鹤龄的能力。这御史无缘无故地污蔑张鹤龄,又何尝不是污蔑他们这些翰林院的先生?难不成,张鹤龄能不能中秀才,他们这群翰林院里的人会不知道么?!

“可不是么?随意拿出个破绽百出的理由便想弹劾他人,连证据都没有,便想掀起一场科举大案,言官也不是这么当的!”李东阳、谢迁等翰林院先生们也冷哼道,瞥了一眼那个御史,“怎么?你还不服气?言官邀名,也不是这么邀的!”呵呵,他们这群状元、榜眼、探花难道是假的么?!谁于科举上有些能力,他们还能看走眼?!

那言官眼底略有几分瑟意,但依旧不肯退让:“陛下何不下令查清楚?如果张鹤龄果真清白,臣自然无话可说!”

作者有话要说:中秋节第二更

时间关系没来得及捉虫,明天捉,么么哒~

————————————————————————

已捉虫~

第343章 弹劾之事

朱祐樘注视着那名言官, 面上没有任何表情, 心底却满是恼怒之意。这绝非他首次遇见“无事生非”的言官, 说是风闻奏事,却往往只是罗织罪名不清不楚地构陷同僚而已。以往他尚且能冷静宽容地对待他们,说服自己这些人固然愚蠢,一直浪费着督察院、大理寺与刑部的时间与精力——可言官若是没有这份胆量, 又如何敢弹劾高官呢?

然而,一旦这些言官不清不楚地弹劾到了他的亲眷, 他便禁不住想护短了。譬如, 有人弹劾过皇后, 亦有人弹劾过岳父, 如今居然又瞄上了妻弟。张家一向行得正坐得端, 这些人放着惹是生非的外戚不管,偏偏与张家过不去,究竟是何道理?!难道他护着张家还护得不够?!难道是他太温和了, 所以这些人才敢一而再再而三地捋他的龙须?!

几乎没有人注意到,皇帝陛下已经濒临龙颜大怒的边缘。毕竟,从他平静的脸色中,根本瞧不出他的情绪起伏来。就在这时,内阁的四位阁老陆续出列,打算干脆利落地处理了这出闹剧。谁都不希望这样的闹剧闹得人尽皆知, 更不希望闹出甚么冤假错案来。

因为,从这名御史的应对便能瞧出来,他确实是毫无根据, 只凭臆测。也不知此人是受了谁的鼓动,满以为无论结果如何,一张折子递上来便能让自己扬名。可是能在朝堂中立足的无不是聪明人,比起此人无根无据的指责,众人显然更信任翰林院那群未来重臣的判断。他们都算得上是张鹤龄的半个先生,但凡张鹤龄的才能不足以让他过童生试,他们又如何愿意放他出去祸害自己的名声呢?

“既然毫无根据,便无须大张旗鼓地调查此事。”丘濬邱阁老道,“老臣以为,想知道张鹤龄有没有能力中秀才,只需将他唤到殿上,咱们临时给他出一道题,看看他作得如何,便可判定他的水准了。”

“此外,还可临时将张鹤龄县试、府试、院试的卷子都调出来,咱们这些人来任考官,当堂评断,看看他究竟能不能中秀才。”王恕王阁老接道,“将名次在他前后的卷子也可一并调过来细看,看看兴济县县令、河间府知府与督学的判卷是否公正。”

“臣以为,既然没有任何证据,便暂且无须让张鹤龄来自证清白。”刘健刘阁老道,“不如先查试卷,如有疑问再让他自证。如没有任何疑问,此案便可就此了结。”其实他们都很忙,就算出童生试题、判卷都不费多少功夫,也难免占用了他们处理公务的时间。尽管他对外戚没甚么好印象,但也仅限于胡作非为的外戚。循规蹈矩的张家在他看来,没有甚么值得太过关注的。

“如此处理,陛下以为如何?”最后,首辅徐溥问。他已经察觉皇帝陛下此时此刻的情绪并不似往常,措辞也比平时更谨慎几分。

朱祐樘微微颔首,沉声道:“先将此事办了罢。朕相信,张鹤龄有足够的才能中得秀才,因为他平日里作的文朕也看过几篇,绝非不学无术之辈。所以,朕听得如此毫无根据的弹劾,难免会对御史言官感到失望。”

“虽说,朕希望所有言官都能性情耿介、直抒胸臆,一旦发现朝中上下有任何问题,无须顾忌任何高官权贵的地位,便可上折子指明症结所在。但是,朕也认为,言官的弹劾之权亦不能滥用,不能成为党争与攻击异己的工具!若是无凭无证地弹劾攻击,长此以往,朝中必定会变得乌烟瘴气。如此一再制造谎言,言官的弹劾又怎么可能值得朕信任?!朕一看到你们的折子,首先便是怀疑真假!”

“尔等言官须得谨记,你们的弹劾之权该在何时用,才能真正匡扶朕,让朕虚怀纳谏,成为一位明君!若是滥用弹劾,可一不可再,可再不可三,朕必定会追究你们的责任!朕想听的,从来都是事实与问题,而不是谎言!”

皇帝陛下难得说了这么些重话,科道言官与御史们不由得皱起眉,齐齐地望向那名额头已经渗出冷汗的同僚——他们是战斗力极强没错,可战斗力往往是建立在自己有理的基础之上。如果自己没有理,又何来甚么战斗力?掐架岂不是分分钟就落在了下风?造假弹劾、无据弹劾的口子可万万不能开!

退朝后,朱祐樘回到乾清宫,愈想愈是觉得自己依然说得太轻了些。他性情和善,素来待下宽容,却并不意味着他没有帝皇的威严。他想成为一位明君,而非任臣子欺压的软弱之君,该使雷霆手段匡正朝廷风气的时候也必须杀伐果断。

上一篇: 红颜风华录 下一篇: 娇软咸鱼x野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