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食味天下(179)

作者: 鱼妙清 阅读记录

银记肠粉店创建于上世纪50年代,主营肠粉、粥等美食。

在传统布拉肠粉驰名于广州的时候,银记肠粉就以其“粉薄、味鲜、爽滑、口感独特”而赢得了“白如玉,薄如纸,爽滑微韧,味道鲜美”的评价。

银记的铺面不算很大,走进去,满打满算也只能摆上四五张桌子。看起来有点简陋,但是桌面和地面都是干干净净的。

一进门,门口点餐处的后墙上会有所有肠粉的价格,让人一下子就可以知道有哪些肠粉可以选择。

叶蓁沉吟了一会儿,选择了银记的招牌牛肉肠。

负责点餐的收银员接过叶蓁给的钱,递过来一块写有肠粉名字的牌子。

叶蓁找了个靠角落的位置坐下,把牌子交给走过来的服务员,就悠哉悠哉的等着吃了。

据说,广州人对肠粉有高要求,肠粉到底好不好,有几个评判的标准。皮要薄,馅要多,酱汁咸淡要适中,不要噱头,实实在在的才是真正的好肠粉。

才没过多久,服务员就端着一叠牛肉肠粉送了过来。

叶蓁没有马上就吃起来,反而先看。

洁白的米皮香润嫩滑,带有淡淡的米香,由于皮质很薄,还能透过米皮微微看见里面的馅料。

肠粉上面,浇着棕红色的酱汁,闻一闻,鲜中带咸,应该不是商店里买的,而是银记独家调配的酱汁。

夹起一块肠粉,在酱汁里蘸了蘸,一口咬下,嫩滑的牛肉加上Q弹的肠粉,这是一种让人无法形容的感觉。

肠粉韧而有弹性,吸收了牛肉汁水以后每一口都仿佛在品尝牛肉的鲜美,牛肉炖的酥烂,入口即化,香味十足。此外米肠带带的米味的清甜中和了牛肉的过于香浓的味道,好吃的简直要飞起来了。

无怪乎他们都说,没有吃过肠粉,就不算来过广州。

吃过肠粉,叶蓁又来到了顺记。

顺记冰室的雪糕可谓是广州的一绝,生活在西关的人无所不知。

本来在冬季吃雪糕似乎是有点奇怪的,但是冬季的广州,有一种温暖如春的感觉,吃起雪糕来,正好!

顺记冰室是上世纪20年代由小贩吕顺首创,吕顺当年因苦于生计而投靠泰国开冰室的姨妈,学得雪糕制作技艺,先在香港九龙开冰室,日本侵占香港后便回到广州。

广州人把专门售卖雪糕的地方叫做“冰室”,也供应汽水、啤酒、糖水等冷饮。广州以前号称有四大冰室,如今只剩了荔湾区宝华路85号顺记这一家。

叶蓁到达顺记的时候,看着眼前简朴到有些破败的店面,心里想着:大约一些传统的老店都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对装修什么的反而不太关注吧?!

从前的顺记有一个规矩,就是雪糕从不外卖,非要坐下来才能吃到最正宗的椰子、香芒雪糕。

现在虽然雪糕的品种多了,但雪糕多年来只有两个口味是坚持着“手打”这个传统方法,就是椰子味和芒果味了。

叶蓁也想品尝一下所谓的"手打"雪糕是什么味道,就点了一个芒果味的雪糕。

老板娘从冰箱里拿出一杯雪糕,沙沙的,颜色是芒果的黄色。

叶蓁看着老板娘拿出鸡蛋、牛奶、白糖等材料,好像又要开始新一轮的"手打"雪糕制作。

把鸡蛋蛋黄蛋白分离,打发蛋白,保证盆无油无水,可加适量白醋以助打发,并能减轻鸡蛋的腥味儿。然后另外找一个盆打发淡奶油,打发以后分次加入打散的蛋黄,完全融合以后加原味炼乳……整个过程之中叶蓁看到就是老板娘的手在不停的进行搅拌的动作。

平常叶蓁也经常需要打鸡蛋,但是往往打一段时间之后手就会变酸。可想而知,一天都要一直这么搅拌的话,会有多辛苦。

叶蓁品尝了"手打"的雪糕,奶味浓郁,口感细腻顺滑,还有淡淡的芒果香甜,确实比机器加工的要更好吃,里面有用心的味道。

其实,叶蓁来广州旅游,厨师协会的袁昆袁伯伯曾经给叶蓁发过一条信息,说华国国宝级的粤菜厨师黄大师金盆洗手之后就隐居在广州的一个小村子里,叶蓁有兴趣的话可以前去拜访一下。

叶蓁此行的目的就在于学习粤菜,对于这个消息当然很感兴趣,立马就详细询问了黄大师隐居的具体地址,准备在吃遍广州的几家名店之后就去拜访。

***

被广州的美味所包围,吃的正欢的叶蓁不知道的是,食味的忠实顾客们已经被她时不时的歇业给闹得没了脾气。

有一群食客,每天路过食味的时候都会下意识的抬头看一眼,食味的门有没有打开。

“哎,不知道小叶老板什么时候回来。”

“好饿!最近吃饭那饭菜难吃的快把我逼疯了。”

“小叶老板怎么又歇业了?”

叶蓁在放假之前就已经让严亦如在食味APP上更新了食味歇业的消息,食客们其实也知道小叶老板是要放寒假回家了,只不过是下意识的抱怨两句——都没得吃了,还不能抱怨两句吗?!

这群食客对于食味歇业的事情无可奈何,但是有几个人,在闲极无聊下,对食味歇业怨念极深。

特别是作为食味忠实食客,仍然每顿都是从不落下的李潇,这要一晃两个月都吃不到小叶老板做的菜,可让人怎么活呀?!

太远的地方作为一个宅男他不想去,附近吃饭或者外卖又都没什么好吃的,这简直是要命了!

同样坐在李潇咖啡店里唉声叹气的还有王大少和小辣椒。

要说王大少,有钱有闲,来食味吃饭也是偶尔来一次,毕竟京城这么多好店,轮下来也要好几天,对于食味歇业的事情应该没有这么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