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闪婚后被首富老公宠翻全球(181)

作者: 安芷萌 阅读记录

像星星接耳机那样有好看的衣服穿,有单独的房间,有肉吃。

看见小女孩似懂非懂的眼神,园长心底冷笑,小孩子就是好骗。

“好了,你随我来拿一些东西。这些东西都是你星星姐姐给你们争取来的,你们要感谢星星姐姐。”园长走到外面,呼唤在孤儿院外一群小孩子:“你们都过来领冬天的衣物和学习用品。”

在外面玩的人,听到园长妈妈的话,瞬间起身放下手上的活。

乖乖的站在物资房外排队,园长很满意眼前乖巧听话的孩子,养孩子也没有那么难吗。

随手指了两个十几岁的男女:“你们过来,帮弟弟妹妹分配一下衣服。”

被指派到的两人乖巧的走出人群,走到园长面前。

园长在后妈把一箱箱的物资打开,对着一旁的两人说道:“这边是衣服,这边是鞋帽,还有那边是所有孩子的学习用品还有一些书包文具。”

指着另外一边的箱子说道:“那些,也是你们星星姐姐为你们争取来的零食之类的东西。”

这次,裴家送来的东西油水很多,一些吃的零食换不到什么钱,她也吃不完。

就便宜这些没人要的贱货了,牌子衣服鞋子之类的,她早通过一些渠道都反手卖了,换成了假冒的牌子货。

这些孩子都是没人要的孤儿,她能给他们一个住所让她们吃饱穿暖不饿死在街头,已经很不错了。

她都没穿过那么贵的衣服,她们皮糙肉厚的孤儿有什么资格穿。

“我警告你们,以后任何人问你们星星姐姐的事情,我希望你们知道怎么说。”园长再次叮嘱孤儿院的孩子:“虽然你们星星姐姐可能脾气不是很好,但她每次都会给你们拉来很多东西。”

“她好,你们才能好。懂吗?”

众人点点头,手里一个个领着大孩子按照每个人的码数发下来的衣服,鞋子外套。

摸着崭新的衣服,小小的脸上露出甜甜的笑容。

“谢谢园长妈妈,谢谢星星姐姐。”

“谢谢园长妈妈,谢谢星星姐姐。”

一个个孩子领着自己的衣服鞋帽和零食,有序的走向自己的房间。

园长又把一些卖不掉的热水袋分发到大孩子手上:“你去把这个暖手袋分发到弟弟妹妹手上,这样冬天你们就不会冻手了。”

“还有,那里一些学习用品和资料,你也按照需求去分配一下。”

园长在一旁有序的分配,就听到门外传来了脚步声,一抬头看见走进来的两位老人。

打量两人,两人看着六七十岁的样子,两鬓发白,但脸色红润,精神状态不错。

又打量两人身上的穿着,男的穿着一身简单的黑色大褂,女的也仅仅只是穿着看不出牌子的简单大褂。

眼底的谄媚被不耐烦取代:“两位,有事吗?”

“请问,苏星柔在这里吗?”苏老开口说道。

听到又是来找苏星柔的,园长眼神重新落在两人身上,这不会又是哪个穷酸老人上门认亲吧。

自从苏星柔成为了明星后,她出生在孤儿院的事情也被传开后。

孤儿院就一直有两派人来孤儿院,一部分是被苏星柔出生在孤儿院还一路考取大学,成为明星励志故事感动,特意来看看苏星柔的小时候长大的孤儿院,顺便来捐点款。

还有一部分,是一些穷酸老人,为了儿子小时候抛弃女儿,等女儿长大了,又想来让女儿养他的不要脸老人。

这两个老人虽然看着精神面貌不错,但一身没有牌子的衣服,一看就不是有钱人家。

眼底的厌恶加深:“不认识,你们走错地方了。”

“怎么可能,明明是这样。”苏老夫人不信邪的再次看了眼保镖递来的资料,明明就是这里没错了。

园长没想到这两个老人这么不识好歹:“我都说了不是这里了,你们还有完没完。”伸手指了指门外:“看在你们年纪大的份上,赶紧走。”

要不是怕自己推一下,这两个老人年纪一大把会出什么事在讹上她,她恨不得现在就动手赶走他们。

苏老夫人不懂眼前的女人为什么对她恶意这么大:“我们是来找苏小姐的。”

“这里没有你们要找的苏小姐,赶紧走。”园长眼神嫌恶的看向两人:“你们年纪也一大把了,怎么还是这样不要脸。”

“不要脸???”苏老夫人长这么大第一次听到有人跟自己说这样的话,脸瞬间气的通红。

第200章 被驱赶

“做出不要脸的事情,还不让说了不成。”见两人还没有要走的意思,园长干脆直接说:“你们小时候嫌弃人家女儿赔钱货丢了,现在看见女儿长大了有出息了,想来认领了,门都没有,赶紧滚。”

园长气愤的手指着门口:“门在那,你们赶紧滚。年纪不小,脸皮还挺厚。”

“我就直接跟你们说实话,就像你们这样脸皮厚上门来认亲的,每天都不知道有多少。你们不就是看星柔现在当明星火了,她能赚钱了,想来骗她给你们养老。”说着,园长狠狠的朝着两人的地上吐了一口口水:“我告诉你们,想都别想。”

“星柔是我孤儿院养大的孩子,你们小时候丢下她不管,她现在长大有出息了,你们也别想来认回去,让她做你们儿子的养料。”

星柔可是她孤儿院好不容易养出来的明星,赚的钱都是她的,怎么可能会让别人来分一杯羹,更何况星柔可不是这些穷人的女儿,她可是苏氏集团豪门的的千金。

转头看见两人还没走,眼底的厌恶更加的明显:“滚滚滚,赶紧滚。”说着,转头看向一旁的大孩子:“你们,赶紧把人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