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同人)皇亲国戚都能听见三阿哥心声(83)+番外

作者: 犹未雪狸 阅读记录

【不过这话没法说,皇阿玛八成也不一定答应。】

【毕竟是龙兴之地,挖人参都得治罪,虽然这玩意王孙贵胄都想碰碰,尤其是老九。】

谁说朕不会答应?

不过真说是彻底放开,自然不行,毕竟真说是弄得太大,说不得还要开议政王大臣会议,毕竟这个是真的挖根之举,绝对能够引起滔天风浪,即便他是皇帝,有些事情也不能一点不顾及,但是真说是让从宁古塔边上一点点扩大一下,也不是不行。

总归简单尝试一番,进程缓慢一些。

除此之外那个摊丁入亩,具体如何,就算是从这个字面意思理解也能够明白一二。

别的不说,雍正这件事做得倒是还不错。

尤其是这个政策,更是实在不错,只可惜如今噶尔丹到底在西北为患,各地问题也是不少,到底无法做到这种地步,但是他也可以提前铺垫。

看到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就做到什么程度。

至于剩下的那就是子孙后代的事情了。

康熙心下不由得想起了陆陇其,是个清官,也是个好官。

即便是因为延误军需被罢官,也并非他说错了,但是有些时候,不代表说得对就能够容忍的。

尤其是那等时候。

国库空虚,总是要钱的。

“山东学政还未定,原任御史陆陇其、学问优长、操守甚善,召陆陇其任山东提督学政。”

也就是在此刻,边上人禀告道,“皇上,陆陇其已经病故了。”

“为何不报?”

“七品官在籍身故,无启奏例。”边上人也是冤枉,虽然陆陇其挺有名声,但是之前没被流放那都是皇上开恩,后来降了官,又是任期以满,他自己就告假还乡了,如今算来陆陇其都死了一年了。

谁能想到皇上竟然又想起他来了?

而且还是这么个职!

山东那边拔下来一群人,其中山东学政这个官可是不少人都有些心动!

甚至有些人都已经准备找门路了!要知道学政手握之权向来不少,管着一方科举之事,这势力门路就不说了,而且就论名,亦是不小,影响一方学子都是能够做到的,甚至还囊括了后世传唱,引一时风潮。

换言之,别管是为了钱,还是为了权,甚至是为了地位,这个官职都不小了。

康熙长叹了一声,到底还是道,“可惜了。”

“本朝如这样人,不可多得了。”

【是不多得了,一个地方官员能够被当地百姓传颂两百年,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整个清代以名臣从祀孔子庙只有三人,其中一个就是陆陇其。】

【不过那三位也都是皆以外吏起家,蒙皇阿玛恩遇,也很能说明皇阿玛还是挺爱惜能臣的了,若是放在其他朝代,或许也没有这么大的恩遇,先有伯乐,后又千里马。】

【当然,也有雍正在后面一起商议有关,若是他不去探讨增加随从祭祀的儒者,陆陇其也不好那么容易进去。】

康熙听到这话到底稍微舒服了一点。

至于陆陇其,他很好,甚至好到无可附加,就像是胤祉说的那样,能够让当地百姓传颂两百年,这的确极为少有。

他做的或许比他所想的更好。

就像是他说的那样,不可多得。

只是人到底已经没了,他能够做的也只有给陆陇其更多的身后名。

康熙当即到底下旨,给陆陇其加封,顺便商议了一下要不要给他加个谥号。

待到这些事情都做完之后,康熙又巡视了其他地方,到了南苑,方才命人把噶尔丹的人带过来。

而玛哈噶山也等了许久了。

第49章

玛哈噶山带着多贝到了南苑。

多贝抱着奏书,低眉垂目,倒是一副恭敬非常的样子。

行完了礼后,马哈嘎山就已经把由噶尔丹亲自书写的奏书进献上去了。

康熙看完了那奏书顿时笑了,不过不是高兴的,而是充满了讽刺。

三句话不离恭维和误会与不知情,俨然就是使劲往其他人身上使劲泼脏水。

什么没有什么杀害之事,不过是遭遇了劫掠。

真就是不留余力啊。

【哎哎哎,他就是那个大将啊?】

【提早了啊!】

康熙原本的怒火都是一顿,在那一瞬间看向那马哈嘎山的目光都是一顿。

身材壮硕且高大,国字脸,

胤祉说的那个大将……

就是他???!!!

把眼前人稍微联想了一下,脑海之中形象,女装朱钗,两者放在一块……

“噗——”

康熙一个没忍住直接把茶水喷出来了,甚至茶杯都因为没拿稳,撒出来水来,“咳咳。”

【哎?皇阿玛这是怎么了?这是被那奏书气大发了?!】

康熙当即道,“朕怜百姓之苦动刀兵遭劫,不代表让你随意哄骗!”

“噶尔丹也曾盟誓永不犯喀尔喀,眼下在自己眼皮底下出了这等事,竟是还想要甩得一干二净?!”

此话一出,马哈嘎山再也不敢管那些不对劲的地方,赶忙跪下,“圣上圣明,大汗之心天地可鉴,日月可表,万万没有不敬之意!”

“噶尔丹众叛亲离,朕怜疾苦,穷迫来降,朕也待你等厚恩抚养,但是你等却是如此大逆不道,毫无顾忌,弑杀钦差大臣!”

“皇上,我等绝无此意!”马哈嘎山就算是心下更多的是准备日后反攻,但是眼下也还是连忙解释道,“钦差身死,的确是罪孽深重,但是真说是不敬圣上实在没有此心!”

【是觉得女装太离谱了吗?所以换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