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两人都是出身世家大族的公子,听起来挺能唬人,但是仔细一想都不是什么厉害的人设。
毕竟,金陵城的薛家和姑苏城的林家,现在是个什么情况,他们扬州城的这些家族都是一清二楚的。
“珍珠如土金如铁”又如何,五代列侯又怎样?时代早就变了。这俩人不过就是日渐凋零的旧时代世家最后的挣扎罢了。
所谓的时代的眼泪,就是如此了。
现在的江南世界可是属于他们这些富得流油的扬州盐商的了,什么姑苏城的列侯、金陵城的家族,都玩儿蛋去吧。
胆敢来扬州城找他们这些盐商老爷的不痛快,他们一定会让这俩人知道世界的险恶的。
众位盐商老爷们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根本就没有把薛攀和林如海放在眼里,但是苟老爷却不这么想。
他们苟家之所以历经百年不倒,牢牢占据了扬州城盐商家族的魁首,靠的可不是运气,而是他们家祖传的这种稳扎稳打的处事风格。
但是他却也没有反对其他盐商们提出的去“给这两位大人点儿颜色看看”的提议,反正出头的是他们,最后不管成功还是失败,对他来说都有益无害,这不就得了。
事实证明,姜还是老的辣。
苟老爷这一手“以不变应万变”玩儿得的确是很六,薛攀跟林如海配合默契,很快就搞掉了两淮都转运盐使司的那一批人。足够打了之前那些看不起他们的盐商的脸,也顺带着给苟老爷刷了一波威信值。
看吧,还是苟老爷老道,一眼就看出那俩人不是寻常人物,完全没有什么轻敌的意思,所以才能保护住他们的根基没有动摇。
虽然说两淮都转运盐使司的那几位是他们花了不少金钱,最重要的是用了时间精力维护了好多年的关系,但是没了也就没了,只要他们盐商的根基还在,以后再重新经营便是。
盐商们萎靡了几日之后,便就故态复萌了。
毕竟这么多年来,他们都成功躲过了很多次危机,这回自然也是一样。特别有苟老爷这样的头脑在,他们更加没有什么好怕的。
但是苟老爷却没有他们这么乐观,因着就通过这件事儿,苟老爷就已经看出了薛攀和林如海的厉害之处。
两淮都转运盐使司的那群废物自然不值得可惜,真正让苟老爷警觉的是薛攀和林如海办事儿的手法儿——这种谋定而后动、不声不响就一击即中的方式,委实让苟老爷有些害怕。
说实话,之前朝廷也不是没有想过派人来彻查江南盐政的事儿。不过都不了了之,根本就斗不过他们本地盐商联盟这些“地头蛇”。
但是这次的这俩人却显然不太一样。
不但跟之前那些钦差、御史们的办案方式不同,连底细也都很难摸清楚。
这一个多月以来,不单薛攀和林如海没有闲着,苟老爷和他的那些本地盐商兄弟们也没有闲着。
薛攀的那几次被追杀里,就有这位苟老爷的手笔——虽然不是他直接动手,但是推波助澜、火上浇油的事儿他可也是没有少做的。
林如海那边儿,虽然是有上面儿的大佬直接动手,但是苟老爷当然也是知情的。
他原本以为,就算是攻不破薛攀和林如海的防守,也能通过一次次的试探找到一些他们的弱点,就跟之前他一直做的那样,是人就有弱点,还就不信了,这俩人就真个儿是铜墙铁壁,攻不破了。
不过万万没想到的是,还没等他的各种尝试起到作用,大阿哥和八阿哥就亲自来了江南了。
而且更惨的是,还没等他们跟这两位贵人主子接上线儿,他们俩直接就倒牌子了——连太子殿下都亲自来了扬州城查案,大阿哥和八阿哥很快就犯了事儿了。
包括苟老爷在内的盐商们只能祈祷自己隐藏得足够深,再不济破财免个灾,是再也没有什么余力做其他事儿了。
好在再艰难,也成功熬过去了。
过了这一个多月之后,太子带着满意的答案回京复命了。
苟老爷稍微松了口气,也终于有时间来继续关注薛攀和林如海了。
本来以为这一次,他们又要有一场硬仗要打,毕竟,在大阿哥和八阿哥那个国库亏空的案子里,他们双方多少也算是隔空交了个手。
虽然不知道薛攀和林如海是怎么想的,但是苟老爷却是对他们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真是硬茬子,扎手的那种,简直不知道怎么应对才好。
但是万万没想到,这俩人就跟没事儿似得,该干啥干啥。甚至还对他们盐商商会的人都以礼相待,表现得一切好像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苟老爷心里愈发忐忑起来,正不知道如何是好时,却忽然听说这两位大人在搞什么书院的事儿。
一开始,苟老爷还以为这是不是这俩人又在玩儿什么新花样,比如通过控制书院跟他们手下的那些书院恶意竞争,发展自己的门生人脉什么的。
但是很快地,他就听说这书院的特别之处——什么可以免费上学,什么还能靠着成绩优异挣钱……
简直是愈发不懂这是个什么情况了。
听说山木书院开业,苟老爷赶紧就把自己的儿子塞进来了。
一起塞进来的,还有他平素交好的吴家和程家的儿子。
当然,这三位都是不折不扣的纨绔子,而且吴家和程家的那两位比苟家这位还要不堪。
反正,算是烂货三人组就对了。
也是这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儿,若是说这苟老爷有什么事儿烦心,那就是他的宝贝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