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那些贪官们,不是朝廷已经给你们发了官饷了么?怎么还在贪?
若是以前,这种贪官,他见一个杀一个,但是现在么。他信了他大哥薛攀的话,杀一个没有用,得从根子上消灭这种人才行。
那最好的办法,就是收拾罪证,将他们一网打尽了。
可以说,不用薛攀说,他柳二爷自己都想做这件事儿,如今薛攀郑重拜托了他,那就更是干劲儿十足了。
柳湘莲也不废话,当即就跟薛攀立了“军令状”,说大哥只管将这事儿放心交给他,保准给大哥一个满意的答案。
到底还是少年人,柳湘莲这一套做派怎么看怎么有种中二的感觉,薛攀颇有些忍俊不禁,却还是拼命忍住笑,一脸严肃地又郑重拜托了他这二弟一回。
既然是彻查贪官污吏的罪证,那么时间肯定短不了。
柳湘莲生得一副好相貌、脑子也聪明,再加上还会一身拳脚功夫,薛攀倒是不太担心他的安危——与其担心这位柳二爷,还不如担心被他盯上的那些贪官污吏。
若是柳二爷一时兴起,直接把人给灭了,那可就惨了。
薛攀不得不再三叮嘱自家这个结义兄弟,教他“千万莫要冲动、打一顿也无事,只不要闹出人命来”……
贪官污吏自然是人人得而诛之,但是为了这些辣鸡脏了自己的手就不值得了——只管把他们都抓起来,等着康师傅一块儿处置了就完事儿。
柳湘莲看出了薛攀的担忧,只是笑着应了,教薛攀只管放心办差,一切事儿只管交给他,若是不放心,他也可以每过个十天半个月就给薛攀写信——“这有什么难得呢,只恐大哥要嫌我烦了”。
薛攀也同他笑闹了几句,叫他有事儿只管来信,这才跟着康师傅一行人继续南下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上章加了一点内容,哈哈哈,这章稍后应该也会再微调一下。不影响主体剧情,可以选择是否重看,捂脸。
第108章 人情
康师傅在山东没有停留多久,就继续出发了。毕竟这一次南巡的重点,还是在江南。
他一直担忧着江南的水利工程,故此虽然一路上官民们顶礼膜拜的感觉十分开心、百姓们也苦苦挽留、希望他多留几日再走,康师傅却也还是婉拒了他们就忙着赶路,并不想耽搁太长的时间。
如此,紧赶慢赶,在三月初六这天,他们一行人终于到达了江南地界。
江南的百姓跟山东百姓一样,听说万岁爷的龙舟到了,纷纷出来围观跪拜,感谢他亲自驾临,视察水利——毕竟,一国之君为了百姓亲自跑这么老远来查看水利工程建设情况,这事儿从古至今都没有听说过。
但是人家康师傅不但来了,还来了足足五次了——当然,两年后,他还会再来一次,不过那一次就是最后一次了。
老爷子到底还是上了年纪,从那之后,就算是心有余也力不足了。
想到这个,薛攀还有点儿伤感。毕竟,虽然跟康师傅相处的时间虽然不算太长,但是这老爷子在对待百姓上,真的算很好了,对他也很是不错,真的可以处。
想到若是按照史实,这位老爷子也就还有十几年的时间了,薛攀就觉得有些可惜——真的想要再活五百年啥的,搁在康师傅身上,还真的不浪费。
就是吧,若是真的这样,那他那些儿子们肯定就要疯了。
现在都已经疯成这样了,还是都在怪他活得时间太长了。
行吧,那一切就还是顺其自然吧。
薛攀看着现在还活蹦乱跳的康师傅,觉得还是且行且珍惜——说实话,等真的到了那个时候,他自己肯定也早就找好了退路,说不定都出海去了呢。
于是南巡继续。
三月初八他们一行人到了清江浦,这是河道总督张鹏翮的地盘儿。
这位张总督听说康师傅来了,自然也是早就出来迎驾了。康师傅对他这几年的工作总体上还是十分满意的。见了他的面儿,也不客套,直接就把队伍拉出去,到各处视察堤岸闸口去了。
哪怕是张总督这种官场精英,在迎接康师傅检查的时候还是很紧张的。
几乎每次他都要被康师傅拎过去各种训话,就算是工作干的不错,但是也得多少提点几句,毕竟水利工程这事儿,根本就是个持久战。
就算你每天兢兢业业地修堤坝、到处转悠视察,短时间内也根本看不出来什么。但是一旦你稍微松点儿劲儿,那立刻就会前功尽弃,最惨的是,两岸的百姓们马上就会因此遭遇灭顶之灾了。
所以说,河务是国之大事儿,不是清廉、能干的好官儿,根本做不下来。
张总督就是这样的人,故此他一向做的不错,不过训话却还是难免的。
这一次康师傅对天妃闸、惠济祠一带的放水、蓄水、水坝建设都提了不少建议。
若是按照以前的惯例,康师傅还会对堤坝质量之类的表达些不满,但是好在这回张总督用了薛攀给他的那个水泥的配方,在这几个需要加固的堤坝上用了混凝土,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自然就不会被骂啦。
果然,听张总督介绍了这个神奇的“水泥”还有“混凝土”之后,康师傅恍然大悟,对着薛攀道:“就是你上次弄的那个什么方子?”
关于这种基建神器,薛攀还是按照规矩跟康师傅报备过的。
毕竟,这玩意儿的用途牵扯略大,一个不留神被有心人拿去滥用了,那分分钟就会把他给牵扯进去。
好在康师傅一贯开明,当时也并没有太在意,只当是薛攀又研制出来的什么稀奇古怪的玩意儿——反正这种事儿他以前也是经常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