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高的起点,人林姑父还觉得屈才,不过想着来日方长,倒也只能如此了。
柳湘莲倒是对这个安排无可无不可的。
正如薛攀之前预料的那样,他其实对这种受管束的生活并不怎么感冒。
但是搁不住人家林姑父口才好啊。
也不知道那天这位林姑父是怎么说的,反正,从柳湘莲打山东回到京城开始,没过两天,他就被林如海说服,继续参与到了查案的过程里头来了。
而且因着他脑子聪明、又懂武功,很多时候都显得比薛攀更有用……自然而然,他的参与度就更高了。
如此一来,薛攀的重要性日益滑落,很快就渐渐退了出来,做些其他的事务,将这查案、办案的事儿都交给他这位柳二兄弟了——反正他更擅长这个,也更喜欢这个,并且,他功夫好,还能顺便保护林如海呢。
这种一举数得的事儿,那必须得大力支持啊。
所以,经过大半个月的磨合之后,薛攀就把林如海和查案的事儿都全权委托给了柳湘莲,自己准备全身而退了。
不得不说,这段儿起早贪黑忙公务的日子虽然充实而又有意义,但是实在让他很是难受。
毕竟他本质上真的是条咸鱼来着。
在现世的时候他每天都朝八晚九地当社畜,各种加班更是家常便饭,实在已经是过够了社畜的苦。
穿到了这个架空的世界,他本来以为可以不用再如此了。
毕竟,虽然说是个败家纨绔的人设,但是也得有家可以败,那么只要他表现得没有那么离谱,就都不会破产饿死。
那还要啥自行车?
万万没想到,一开始只是想要达成这么一个小小的愿望,最后却身不由己地越来越卷……薛攀始料未及的同时,也开始痛定思痛——他就是以前太习惯卷了,哪怕现在不需要了,也有点儿不由自主地就顺手做了……
这样不行。
得改。
不然,不要说退休了。他感觉他很可能会成为卷王康师傅和他的继任者卷王之王四大爷的全员大卷狂潮中的一员。
那就太可怕了。
还是不要了吧。
虽然现在太子这边儿明显更带优势,四大爷看着都好像是已经躺平弃疗了,但是薛攀却知道,他这都是假象,日后他会变成卷王之王,卷死所有人的。
所以说,从现在开始就急流勇退,那才是正理儿。
官场上的事儿,还是让给更加适合的人们去做吧。比如林姑父就做的挺好的。
而且现在有了柳二兄弟,他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自己这个心不在此的咸鱼还是赶紧让位的好。
做出了这个决定之后,薛攀也十分仗义地站好了最后一班岗。
不但手把手教柳湘莲很多之前他跟着林如海在江南查案时候的经验和方法,还在山东大案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等确定柳湘莲可以上手之后,他就立刻抓住机会找借口遁了。
就,只要不干活儿,哪怕回家到处走亲戚,也是好的。
不过很快他就想收回这句话——回家走亲戚,有时候还真的不如去上班,好歹上班面对着的是林姑父和柳二兄弟,不用面对各大家族那些可怕的叔伯兄弟,还有老太太、太太们。
特别是老太太、太太们,这些女眷们的战斗力可不是一般地强,那没有点儿心理承受能力,还真不一定撑得过去。
得知薛攀忙活了大半个月之后终于可以休沐一段时间,最高兴的肯定是薛姨妈和宝钗。
本来,她们到了京城之中,应该住在薛家宅子的。
不过王夫人照旧十分热情地直接就邀请她们俩去了荣国府居住,听说连老太太都亲自挽留,用的理由也是十分现成——
“蟠哥儿既然每天忙着公务,也没有时间家去,你们两个女眷住着也不大安全,不如就在梨香院里住着,这里又有单独的门通着外头,倘或蟠哥儿要回来,也便宜。”
“再说了,敏丫头并她两个孩子也在这儿,姨太太你们一处好了这么多年,总不能这个时候说不一处就不一处了罢。”
老太太既然发了这个话,那么薛姨妈和宝钗自然也不好拒绝,何况贾敏也跟着盛情邀请了她们,她们只得派人问过了薛攀,没有得到薛攀拒绝的回话,便就顺水推舟直接住进了荣国府的梨香院里。
等薛攀将都察院林如海、柳湘莲那边儿的事儿都料理清楚了,回到了薛家宅子的时候,才知道这件事儿。
这才想起,似乎是有薛姨妈派来的人来都察院给他传过话儿。
不过当时他正忙活得昏天暗地的,也没有留神细听就说了句“任凭妈和妹妹商量着办”就把来人给打发了。
现在想来,应该就是跟他商量要不要住在荣国府的事儿了。
也行吧。
这也的确没有什么要紧。
住在薛家或者是贾家,都并不影响什么,只要薛姨妈和宝钗住的开心、舒服,在哪儿住不都一样么?
不过,既然她们母女都住到了荣国府去了,自己这好不容易休沐了,也就少不得去荣国府一趟了。
也该看看她们的情况咋样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久别的亲人终于团聚,而感到热泪盈眶呢。
而且贾家本来也得去,加上贾敏和黛玉姐弟也在,愈发要替林如海看一眼她们现在是否安好了。
故此,休沐的当天上午,薛攀就直接上了自己家的马车,带上几个家人就朝着荣国府而去。
因着早就不是第一次进荣国府了,薛攀这一次甚至连个帖子都没递,就直接往荣国府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