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就是贾珠经过这么两年多的充分准备,又打算今年秋闱下场再考了。
上次考举人虽然翻车了,但是也算是积累了一次考试经验。至少今年再考,他就从容淡定了许多,根本不会跟第一次那么紧张无助了。
何况,他有林如海这个前科探花郎亲自指导,那自然更是不一样。
反正薛攀看着这位大表哥的状态,觉得这一次他考中的几率还是挺大的。
只是紧张还是难免的。
薛攀便又软言安慰了他几句,这才好了不少。
到了贾琏那儿,需要寒暄的事儿就很简单了。
这位琏二爷根本就不是读书的料子。之所以还在家塾混着,也是因着暂时还没有什么差事——自从贾珠中举,贾赦就跟疯了似得,虽然知道希望渺茫,却每天还是逼着贾琏努力。
贾琏虽然根本不是那块料,好歹也得给他爹个面子,能去家塾凑个数,就去了。
他跟凤姐儿成婚已经两年,已经有了一个女儿大姐儿。现今已经半岁。因着李纨怀了二胎,根本没有精力再管着荣国府的谁人,故此最近凤姐儿已经开始在她亲姑妈兼婶子王夫人的指导下学着管家了。
作为凤姐儿的男人,贾琏心里也是十分高兴,毕竟老婆能干,他也长脸不是。
从这个方面看,贾琏倒是少有的不会介意老婆比自己强的男人了。
只是不知道还好色不了。
薛攀正想着跟贾琏聊点儿啥,却不料沉默了许久的贾宝玉忽然道:“薛大哥哥,你既然从江南回来,可知道江南的甄家吗?”
作者有话要说:
不小心睡着了,醒来修一下,然后继续去睡,呜呜呜。
第114章 规矩
听得贾宝玉忽然问出这么一句话来,众人都不免有些哗然。
虽然说这位宝二爷因着素来被老太太、太太宠溺,一贯都很有些不着调儿,但他这回多少是有点儿算作是触碰禁忌了。
不但一点儿规矩都没有,甚至还对着上门来的贵客问出这种不合时宜的问题来,显然是有些过于不懂事儿了。
虽然甄家跟贾家的确算是老亲,若是按照没出事儿前的情况,问就问了,也并不算什么。
但是因着甄家先前那一场抄家的事儿闹得实在太大,哪怕是他们自己家的儿女亲家们也没有人敢谈论这个事儿,更加不要说贾家这种只是几代之前有过联姻的所谓“老亲”了。
当时事出突然,便就是甄家想要找人救援,也来不及找到远在京城的贾家。
故此在甄家这件事儿上,不管是隐匿财产还是别的什么贾家都没帮上啥忙,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其实也算是件好事儿。
所以说,林如海和薛攀无意中又救了贾家一回——别的不说,贾家若是真的按照原著里头那样,随随便便就帮着甄家的人藏些东西甚至人,那就可不只是一般地“助人为乐”,简直就是“胆大妄为”了。
就算康师傅因着年纪大了,心肠软了要放过他们一码,但是后来继位的四大爷可是个眼睛里头揉不得沙子的人。
这么一来,这事儿简直就会成为一个暗雷,随时会被爱记仇的四大爷翻出来清算……
原著里头的贾家大概率就是这么被抄家的。
对已经倒了牌子的政敌一派余孽心慈手软什么的,那可不是四大爷的风格。
现在看来,就算最后上位的不是四大爷,而是太子,这情况也并不会有啥变化。
虽然说,现在薛攀依然不能百分百地确定到底最后的胜利者是谁,但是至少现在有一点他是可以确定的——反正最后赢的人肯定不会是大阿哥、八阿哥那一派就对了。
那么站他们那边儿的甄家肯定是没救的。
再跟他们甄家牵扯,那肯定也会被打成同伙儿,没有什么好果汁吃。
因着这事儿出的足够早,连太子都还没有第一次被废,所以大家支持各个阿哥也没有太过了明路。
贾家原本也是在几个阿哥之间左右摇摆,只是因着甄家的关系,在站队太子的同时,也略微偏向了八阿哥一党……
简单来说,就是太子势力大的时候是太子那边儿的,但是暗地里却也没有拒绝八阿哥的拉拢——妥妥的“什么都要”最后什么都没有得到的典型。
反正就是完美踩到了四大爷的所有雷点就是了。
原本这个策略的弊端会在十年左右的时间里显现出来,哪里知道,有了薛攀的介入,林如海的活跃,大阿哥过早退出战斗,八阿哥也被太子打压得抬不起头来。
跟说好的完全不一样啊喂……
贾家本身就没有啥远见,更是没有什么主心骨,现在见到这个情况,直接就傻掉了。
其实若是这贾家两府里但凡有个明事理的,现在就已经知道该怎么选了——选啥阿哥们啊,康师傅这不是还没死呢么,直接就继续跟着康师傅不好吗?
不过遗憾的是,贾家虽然祖上牛皮哄哄的,一家子出了两个国公爷,但那已经是过去的辉煌了。
从第二代的两位国公爷贾代化、贾代善死了之后,贾家文字边儿的那一辈儿人开始,就迅速走了下坡路,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东府里的头号种子选手贾敬敬大爷,是贾代化的嫡子,宁国公府名正言顺的爵位爵产继承人。虽然按照规矩要降级袭爵,原本却也是在上任宁国公老爷子的安排下走科举兴家的道路。
一切原本也挺顺当,这位敬大老爷他都顺利中了进士了,但是却很神奇地并没有跟林如海那样,从此进入官场,大有一番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