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清穿]最强纨绔(40)

一时间,薛攀心乱如麻,忙问:“怎么了?出了何事?”

语气中有着连他自己都没有察觉到的担忧。

没想到他不问还好,一问小姑娘居然直接就哭了出来。

这小黛玉显然已经是把薛攀这个素未谋面的“笔海精怪”当成了可以真心依靠的人,在薛攀的柔声安抚下,很快就流着眼泪跟他说了心里话。

原来,她难过倒不是因为林家又出了什么大事儿?竟然是因为她小小年纪,居然也开始思考“生死”大事了。

想来是因着最近她眼看着弟弟和母亲接连生病,年幼的弟弟还差点儿夭折,自己也是个生来就体弱的,故此一时间有感而发,感叹起生死无常来。

她本就聪慧之极,又有着那么一个绛珠仙草的玄幻前世,搁现代的话来讲,是个有慧根的。

但,在这个世界里,太有慧根不一定是好事儿。

正所谓“慧极必伤”。纵观原著剧情,这位林妹妹最后可不就是折在这个上头了?

虽然时人都在吐槽各大剧集里“傻白甜”云集,但是薛攀这会儿却觉得,能够傻白甜也挺好,至少,生活过得会比较开心一点儿。

像是林妹妹这么聪明的孩子,稍微不注意那可能真的就会过早地感受到她的年纪无法承受的痛苦。

孩子太聪明了,也不好办啊。

好在不慌,儿童心理辅导什么的,他也不是不可以……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试着把她当成平等的人格而不是小孩子看待,应该,大概,也许,可以试试吧……

靠着社畜时期杂乱无章的各种输入,薛攀决定死马当活马医,硬着头皮开始了对林妹妹的首次心理辅导。

“生死”这种沉重的话题,暂时就还是想不要深入探讨了,薛攀稍微思索了片刻,还是决定稳妥些,走“曲线救国”的路线。

那就是,建议林妹妹找个别的事儿做,分散一下注意力。

孩子太过聪明又无什么事可做,那可不是会每天胡思乱想嘛。

而且林家现在又是那么个情况,让人不多想简直不太可能——说实话,至少看原著的时候,薛攀就有过一点怀疑,因为林家的衰败简直太快了些。

他们家原本是五世列侯的世家大族,人丁不旺本身就很奇怪,就算没有嫡系,也该有庶出、再不济是旁支过继。

怎么也不能沦落到一族人都灭绝,只剩林妹妹一个孤女寄人篱下去啊。

而且贾敏死后,林如海的反应也挺奇怪的。

他那个时候也就才四十出头,就算身体不太好,但也足够有时间续娶,最不济还可以过继,怎么可能就直接把独生嫡女送走,自己一个人熬了十来年死在任上?

说的不好听一点儿,简直就好像是知道有大祸临头,不想再挣扎,只是在默默等死一样……

这一段剧情,实在有些过于异于常理,在现世也有很多人研究。只是众说纷纭,不过也都是猜测,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证据。

此刻薛攀身临其境,这种违和感就越来越厉害。到底这中间有什么内情,他一时间也看不出深浅,只有随时关注,见机行事了。

好在,他至少还有这个系统给的便利,可以经常跟林妹妹聊天,借机了解林家的情况。

更棒的是,阴差阳错之下,他跟林如海也成了“忘年交”。通过这段时间的相处,他跟林如海的关系愈发近了。

很有种志趣相投、惺惺相惜的感觉。

不单是薛攀对林如海各方面的能力十分敬佩,林如海对他的品性能力也十分认可。

这无疑也是个好现象。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解决掉原著里那种悲凉的宿命,只有彻底了解各方面的底牌,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什么命中注定的悲剧,他偏不信,就是要改上一改。

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呢?

他偏要逆天而行。

而且一定要成功。

薛攀在跟林妹妹闲聊几句话的时间里,就已经拟定了一个全新的作战计划——知己知彼,了解掌握各种信息,然后逐一击破。

比如林家的悲剧,还是得从身体入手,后续根据收集来的各种情报,调整方向,达到逆天改命的效果。

首先的突破口,就是林妹妹了。

她现在既然已经开始思考生死,那不如就建议她,学点医学知识好了。

是的,就在薛攀被林妹妹的眼泪弄得不知如何是好,想到她们家悲惨的命运又感觉十分揪心之际,竟忽然灵光一现,想到了自己和张友士他们正在建立中的医学院来。

张友士正好是林家小弟的救命恩人,论理林家肯定有厚礼相谢,而且对他的印象肯定也不错,非常认同他的医术。

连黛玉也知道这位张神医,故此应该也赞同这一点。

那么拜师学医也不是那么天方夜谭了。

只不过,薛攀本意并不是真的要黛玉跑到那个还没盖好的医学院上学去。

这其实就是个缓兵之计。

黛玉现在正是难过的时候,必须得找个什么东西转移一下注意力。

没有什么比学习更加有用的了。

找几本基础的医书看看,再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跟着贾敏去郊外转转,就当郊游了。

心情好了,再加上适度的锻炼,身体肯定就渐渐好了。

张友士这个人,很有些想法,故此,薛攀感觉,他肯定能够想出怎么调理林家人这一家子柔弱身体的办法。

不说黛玉和贾敏这种注定早逝的了,就算是他们家活得最长的林如海,薛攀现在看着也觉得他身体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