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寡妇名满天下(248)
但她在书里看到的方法,比现在要细致很多。
挖土的时候,土要耙细,尤其是硬块一定要弄碎。撒麦种的时候和插秧苗差不多,每一窝麦种的距离不能太远,亦不能太近。不然,都会影响收成。
根据上半年种稻的经验,唐绵觉得她们这里土地的肥沃程度,肯定比不上书里所讲的。
所以,麦种也不必用原来那么多,麦种少用苗能长得更壮,麦穗亦能长得更大更好。
不过,麦种也不能放得过少,否则麦苗稀疏,收成也上不去。
这个度,她还得和爹娘,大伯他们商量下再做决定。
以往唐绵觉得,种地这事儿她已经学得够多了,做得也不差。看书之后才发现,她之前学到的不过一星半点。
原先做的跟书里讲的,简直天差地别。
前两日她还在书里看到,各类种子都可以改良。
今年播种时间快到了,改良种子来不及,明年可以试一试。
尤其是稻种,她今年按照书中所说,收集了每株最好最大的谷子,如果明年再能改良成功,收成一定可观。
越想,唐绵的干劲越足。
“爹,您那边的土还得再耙细一点。”唐绵抬头看向陆正那边挖土的情况,出声提醒道。
陆正挖土的动作一顿,诧异地抬头看着唐绵,“这已经比往年的土要细了,还要再细?”
说完,看了看自己挖的小土块,比原来小一半呢。
唐绵笑了笑,“爹,还不够,还得再细小些。”
顿了下,又补充道:“能做到多细尽量多细吧!”
书中有部分图,上面的泥土堪称细沙。
那种细土不知道如何达成的,他们是做不到那样,只能尽量往上面靠。
陆正看了眼唐绵耙的地,再看了看自己面前的土,点头,“好。我再翻翻。”
说罢,挥起锄头又细细耙了一遍。
挖地之前绵娘就说过,土耙细一些,麦苗能长得更好。
鉴于上半年种稻的事情,在农活上,他如今对唐绵说的话,也没什么意见。
半个月以后,陆正对于自己的决定更加不后悔。
因为,留的谷桩发芽了!
现在虽还不能确定能收多少再生稻,但也喜得陆正天天往田里跑,每日必去看一遍。
跟着唐绵留谷桩的人,也是万分高兴。再收一茬稻子的事情,有盼头了。
坚持留谷草的人,如今却是悔得唉声叹气。
不过,很快就恢复过来。
发芽又怎样,没到最后,谁知道能不能有收成。
如此一想,心里头顿时舒畅了。
唐绵可不管这些,细细的将土耙好,再等上半个月差不多就可以播麦种了。
“绵娘,你这段时间太累了,现在闲下来就好生歇几天,播麦种还得你主事呢!”李氏看着近日瘦了一圈的唐绵,心疼地说了一句。
唐绵弯起唇角,点了点头,“好的,娘。”
陆正敲了敲烟锅子,也开口道:“你娘说得不错,你是得好生歇歇了。等麦种播下后,得着手安排旁边的空地。”
“上半年事情多给耽搁了,等麦子种下就没什么农活做,年前把房子修起来。”
第223章 金秋十月
唐绵轻嗯一声,“扩建的房子要如何修,之前就已经商量好。这两天可以先把人手找齐,要用的材料都买回来,等麦种播完就能直接开工。”
话落,扭头看向陆正,“爹,起房子您有经验,找人和买材料的事情还是得麻烦您。”
陆正点了点头,“好,这些事情我会安排妥当。”
“嗯。”唐绵轻应一声,“买材料的花销不小,回头我就给您拿银子。”
陆正没意见,老婆子手上的银子只是用来日常花销,起房子这种废银子的事还得绵娘出手。
房子的事情商量完,唐绵也没有再跟陆正和李氏待在一起。
“爹,娘,这段日子我一直忙,很少关心壮壮,正好今日私塾放假我也有空,想去陪陪他。”
壮壮的身体越发好了,一个月前已经进了私塾读书。
陆正和李氏同时点了点头,“好,去吧。”
唐绵笑笑,转身去了壮壮的房间。
小家伙上私塾后,读书的劲头越来越高,他在家时唐绵就尽量抽时间陪着他。他不在家,唐绵便进空间专心看书。
采药的事情,被暂时搁置下来,她想抽时间多学习,研究种稻种麦子,尽她所能将粮食的收成往上提一提。
到了可以播麦种的日子,唐绵便带着陆正和李氏一起,按照前几日商量好的麦种数量,以及书中所说的方法播种掩土施肥。
“唐绵怎么又在整这些稀奇古怪的,上半年的水稻还没整出明堂呢,这又惦记上麦子了啊!”
“吃饱了撑着呗!”
“我看啊,就是闲得慌。”
“关键是陆光陆明两兄弟,甚至是族长村长里正都跟着她一起疯,真是上赶着巴结。”
唐绵不一样的举动,又引来村子里很多人的闲言碎语。
半年多以来,她已经听得太多,早就不在意了。
不管村子里的人怎么说,陆光等人还是坚定的跟着她操作。
水稻的新方法试种,虽然没激起什么水花,但他们看到了再生稻的生长,对唐绵鼓捣的新方法有了一定的信心,愿意跟着她继续尝试。
唐绵也不拦着。
不仅不拦着,有哪里拿不准的,还会说出来跟他们一起商量,期盼麦子的试种能够有所收获。
除了他们,陆大山这回也总算赶上了。
唐绵试种水稻的时候,他太忙了,没时间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