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门寡妇名满天下(299)

作者: 空青语 阅读记录

唐绵看了看,点头,“好。”

话落,找到泡干笋的盆把里头冷掉的水倒掉,再舀了一瓢热水进去抓洗。

“奶奶,娘,我来帮忙。”放好东西的陆言瑾走进灶房开口道。

唐绵听到声音抬眼看向他,“你看看灶孔里的火,加些柴烧旺,我把干笋焯下水。”

“好。”陆言瑾听话的点头,走到灶孔前坐下烧火。

干笋倒进锅里焯水时,唐绵拿出炉子发火,洗了瓦罐准备用来煨干笋鸭子。

清静了好些日子的家,因为陆言瑾回来热闹不少。

只是,等陆言修回家时,陆言瑾却因为外出赶不回来。

陆言修见哥哥又不在家,神情有些蔫。

在府城万松书院待了快三个月,他的信心受到不小的打击。

本来想找哥哥吐吐苦水,现在哥哥却不在。

犹记得去万松书院前,当着娘的面信誓旦旦夸下的海口,如今......

他哪里好意思找娘寻求安慰。

“言修,怎么了,在书院过得不开心?”唐绵见陆言修无精打采的模样,走到他面前关心地问了一句。

陆言修抬眼看着唐绵,努力扯出一丝笑容,“开心。”

若不是陆言修的声音有气无力,唐绵就信了他。

“你这番模样,可不像开心的样子。”

陆言修神情一滞,扁扁嘴看向唐绵,眼神带着一丝幽怨,“娘。”

唐绵噗嗤一笑,轻轻捏了捏他的脸,“娘不是要故意拆穿你。只是,你如果真遇到不开心的事可以跟娘说说。也许,说完之后就开心了呢。”

陆言修微微一怔,轻轻垂下脑袋,过了一会儿才低声道:“娘,我知道了。”

“嗯,去把东西放回房间准备吃饭。知道你今天回来,我们做了好几道你爱吃的菜。”唐绵轻轻扬唇说道。

陆言修低落的情绪缓解不少,抬起头扯出一个真诚的笑,“我马上就去。”

说罢,拔腿就往左边的屋子跑。

自七岁起,他和哥哥便搬到几年前扩建的房间,两人分开睡,还有了单独的书房。

唐绵看着陆言修的背影,轻轻笑了笑。

这孩子怕是在书院受了打击吧!

姐夫曾说过,万松书院人才辈出,有天分又肯吃苦的人不少。

想必言修这三个月的所见所闻,超出了他以往的认知,心里面有了落差。

以前,不管是在村里的私塾,还是在南华书院,言修都是毫无悬念的第一。

至于万松书院那边....

唐绵还没有主动问过他的成绩。

不过,看他今日的表情,想来第一有了悬念。

第290章

言修既然不想她问,那她就等等吧。

可是,直到陆言修离家,唐绵也没等到他来找自己,心中微感怅然。

果然孩子大了,小秘密就多了起来。

唐绵深深的叹了口气,既然孩子都将其当作秘密了,她也不能非要去追根究底。

不过,几日后,她倒是在县衙听姐夫说了。

她猜得不错,言修确实是因为在万松书院受到打击而不开心。

好在姐夫说,言修离开县衙时,是精神抖擞的。

想来,经过姐夫的劝导,言修想通了。

儿子渐渐长大,虽然对她仍旧依赖,但有的事情却更愿意跟姨父倾诉。

唐绵欣慰的同时,又有一种失落感。

不过,失落感并没有伴随太久,她太忙了。

她的知识储备还不够,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看书。而且,地里的麦子也需要经常打理,除草、施肥、喷药一样都不能少。

好在收成没有辜负她的付出,麦子收割后,一家人赶忙过了称,亩产达到四百一十斤。

“绵娘,真是辛苦你了。”陆正热泪盈眶地看着身边一袋一袋的麦子,“麦子的收成从来没有这么多过。”

虽然每亩地的产量只比往年高了几十斤,但几十斤麦子省着点的话,够一家三口吃好几个月。

唐绵笑了笑,“爹,我相信只要努力,麦子的收成以后会更高。”

今年收的麦种比去年好,相信明年的麦子也能长得更好。

“好,好,好。”陆正擦了擦眼角的泪,笑呵呵的连声叫好,“绵娘,以后种地的事你只管指挥,我和你娘绝对没二话。”

“对,对,对。”站在一旁的李氏也赶忙接话,“你别把什么事都压在自己身上,也多分些活计给我和你爹做。”

绵娘见她和老头子忙着喂牲畜,忙着种菜做家务活,除了农忙那几天,平日里很少喊他们下地干活。

田里的水稻和旱地里的麦子,平时都是绵娘在看顾,把绵娘累得够呛。

唐绵倒是不在意,“爹,娘,没事。要是真忙不过来累着了,我肯定会喊你们的。”

“好,好。”陆正和李氏都点了点头,“咱们把麦子都入仓吧。”

“嗯。”唐绵应了一声,三人一起将晒干的麦子都收进仓。

前些日子秧苗全都插好,现在麦子也晒干,可以稍微松口气了。

麦子都入了仓,陆正才背着手慢悠悠往处走,“你们收拾着,我出去转转。”

“好,去吧,这里没什么事情了。”李氏摆摆手。

她知道老头子是想去看看大哥二哥,族长等人家里的麦子收成如何。

毕竟,他们都是依照绵娘给的方法种麦子。

这几年跟着种的人,收成多多少少比原来高一些,大家伙心里头都高兴。

这现象,能一直保持下去才好。

把一切都收拾妥当,唐绵拍了拍手上的灰尘,“娘,天快黑了,我去做饭。今天您也累着了,先休息下,饭好了我叫您。”

上一篇: 病娇大佬逆天宠 下一篇: 骨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