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他天下第一甜(113)
二人视线一对,心领会神的一笑。
因有柳襄在,二人回头招呼了一众侍卫,一帮人呼啦啦往下游走去。
谢蘅看了眼他们的背影后,朝跟上来的重云道:“你也去吧。”
天气炎热,难得遇上这么清的水,重云是有些心痒痒:“可是……”
“无妨,玄烛在,且不是还有那两个。”
重云犹豫片刻后,朝柳襄拱手,只还未开口,便见柳襄挥挥手:“知道了知道了,照顾你们世子,放心吧。”
重云遂颔首告退,转身追上了队伍。
待他们走远,柳襄寻了块平整的石头擦干净,想了想后又拿出一块绣帕垫上,谢蘅看了眼那帕子,到底没说什么安静的坐了下去。
恰一群小鱼游过,谢蘅目不转睛的盯着,似在思索着什么。
半晌后,他问:“这里的鱼都这么小?”
这应该不能烤。
只能做汤。
说话间,他余光瞥见柳襄踩进了水中,遂转头望去,只见柳襄已经脱了鞋袜,将裙角挽起,赤脚踩进水中,岸边水浅直到脚踝,加上河水太清,一眼便能瞧清那双纤细白皙的小腿。
他面色一变,慌忙挪开视线:“你做甚?!”
柳襄被他吼的一愣,她先是看见谢蘅微红的耳尖,而后低头瞧了眼自己的脚,立刻便明白了,忙快走几步,坐在河中石头上,背对着谢蘅道:“对不起,我一时忘了。”
她自幼在军中长大,常年跟一帮大老爷们混在一起,虽大方向会避嫌,但难免有时会忽略这些小节。
谢蘅余光瞥见她转身后,没好气瞪了眼她的背影:“你是姑娘家,怎么能当着……”
话还未落,下游不远处就传来噗通声响,一帮人跟下饺子似的扎到了河水中。
而柳襄因背对他正好对着那帮人,且她还抬着头,丝毫没有避开。
谢蘅深吸一口气,咬牙:“你转过来!”
这女人就不知道避嫌么!
姑娘家怎能盯着一帮男子泅水。
柳襄愣了愣,大约明白谢蘅的意思后,转过身面向对岸,解释道:“练武的时候经常见他们光着膀子,且这个距离也看不见什么的。”
谢蘅:“……”
他沉默了好半晌后,最终只是冷飕飕道:“这是本世子的侍卫,不是军中人!”
柳襄喔了声,原来是不准她看他们的意思。
“世子放心,我方才什么也没看见。”
谢蘅:“……”
他是这个意思吗?
罢了……
谢蘅懒得再说,盯着河面沉默。
柳襄悄悄瞥他一眼,看不清神色也不知是不是在生气,想了想后,试探的回答了他方才的问题:“岸边的鱼都会小些,多是成群结队,水深些的地方才有大鱼。”
久不见谢蘅吭声,柳襄便也没再说话,用脚尖荡着水花玩。
水初碰时有些冰凉,但在炎热的夏天却很是凉爽舒适。
她回京路过此地时见此处河水清澈,风景如画,也在这里短暂停留过,不过那时天气凉,没有玩水的心思。
谢蘅虽目不斜视,但还是注意到河面扬起的一串串水花和偶尔铃铛相撞的清脆声。
即便不去看也大约能想象到那是怎样一副画面。
她好像,忘记了他的存在。
鬼使神差的,谢蘅轻轻偏头看了眼。
姑娘兴头正浓,弯腰洒着水花逗路过的一群鱼,腰间的银铃垂落,虽本身无声,但相撞或碰到石头上时,还是会传来清脆的声音。
她捧着水花洒落,脸庞微微扬起,最后的一点余晖落在她的身上。
她笑起来,好像在发光。
他的视线不知不知的落在她的笑颜上许久。
直到柳襄有所察觉转头望来,他才猛地回过头,面色平静的目视前方。
但心中却如似那水花溅在河面,慢慢地荡起一层层涟漪,久久不退。
柳襄见他面上并无不喜,便又开口问道:“世子会泅水吗?”
那一瞬,她清晰的看见谢蘅放在膝上的手突然攥紧。
而后,听他冷声道:“不会。”
柳襄眼神复杂的看着他。
他好像很矛盾,他对水似乎是……喜欢而又畏惧。
她此时还不太明白这是一种怎样复杂的情绪。
又过了一会儿,下游的人陆续上岸。
谢蘅刚扫了眼柳襄,她便立刻起身到岸边穿好鞋袜。
不多时,乔祐年和宋长策勾肩搭背的走了回来。
“世子歇够了吗,我们可以启程了。”
谢蘅淡淡盯着他们:“我想吃鱼。”
乔祐年宋长策一愣,还未反应过来,身后就传来重云的回应:“是。”
二人这才明白谢蘅是对着重云说的。
随后,重云便带着侍卫下河抓鱼。
柳襄茫然的盯着谢蘅看了一会儿,他那日便问她河滩上有没有鱼,她还以为他是要观赏,没成想,是要吃。
所以那日,他盯着谭中那条鱼瞧,也只是想吃它?
乔祐年见这阵仗知道一时半会儿应该是走不了了,好在他也不是一心只有公事的人,干脆裤脚一挽,拉着宋长策一起去抓鱼。
玄烛这时搬来了两个小马扎,柳襄道了谢后,跟谢蘅坐着看一帮人抓鱼。
很快,那一群人便在河里玩的不亦乐乎。
“它到乔二公子那边去了。”
“乔二哥,脚脚脚脚脚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