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他天下第一甜(162)
谢蘅没吭声,柳襄便知他也正有此意。
薛瑶这时道:“我也去。”
高家离县衙不远,到了高家玄烛上前敲了门,开门的是一个妇人。
她看见玄烛先是愣了愣,待玄烛让开,她便看到了高嵛成抱着高娘子立在那里,惊慌过后她意识到了什么当即捂着嘴哭了出来。
妇人便是高嵛成的弟妹于氏。
她从头到尾都没问小姑子是如何死的,只强撑着让孩子去将同村的刘大哥叫了过来帮忙。
刘大哥只看了眼高娘子的伤,便什么都没说默默的帮着布置灵堂。
柳襄将这一幕看在眼里,轻声道:“他们是最了解高娘子的人,应该早就猜到了会有今日的局面,想必也想过很多办法劝过,连他们都改变不了的结局,旁人更是无力回转。”
谢蘅知道她是在安慰他,没有接话。
灵堂布置好,谢蘅去上了一炷香,便转身去了县衙。
柳襄薛瑶也各自去上了香。
之后,柳襄去了县衙,薛瑶则选择留下来帮忙。
并不只是因为高嵛成和她在相看的缘故,都是乡亲们,她理该搭一把手。
柳襄回到县衙,乌焰已经将所有的口供都整理好了。
“这里没一个人是干净的。”
乌焰将口供交给谢蘅,禀报道:“两年前的事他们都知内情,他们分了一千两,其余的都进了上头的口袋,而据他们所招,上头指的是溯阳府尹,所有人的口供都在此。”
谢蘅粗粗翻了一遍,交给乌焰:“誊抄一份。”
“是。”乌焰。
柳襄气的攥紧双拳:“为了这一千两,竟不惜葬送了三千余人!”
“梁宇说,上头威逼利诱,他们不得不从。”乌焰又道。
柳襄冷哼了声:“贪生怕死,怎配为一方父母官。”
谢蘅微微眯起眸子:“溯阳不是终点,恐怕也不止五千两。”
柳襄一怔,猛地看向谢蘅。
是啊,溯阳府尹不应该为了几千两银子冒这么大风险,这其中怕还有更深的东西。
“准备准备,明日启程。”
谢蘅话音一顿:“告知高嵛成,他晚几日出发。”
“另,立刻往京中去一封信请一道旨意。”
乌焰问道:“请何旨意?”
“先斩后奏之权。”
谢蘅淡声道。
柳襄:“……”
柳襄:“?!”
她万分惊讶的盯着谢蘅,合着根本没有什么先斩后奏之权!
谢蘅瞥了眼她,皱眉:“不过是走的急忘了讨这道旨意,这么惊讶作甚?”
柳襄:“……”
她面无表情的看着他,这天底下大概也只有谢蘅能将假传圣旨这种事做的云淡风轻了。
他这才是真正的先斩后奏。
乌焰领命而去。
过了许久,柳襄才道:“这里世子打算怎么办?”
这里的消息按不了太久,他们得尽快赶到溯阳,但如今的县衙无人做主也是万万不成的。
正在这时,长庚进来禀报:“世子,人到了。”
谢蘅轻轻勾唇,起身:“走吧,跟本世子去迎接新任县令。”
柳襄难掩惊讶:“新任县令,谁啊?何时的事?”
谢蘅没有答她,直到她出了县衙看见门口的那人才惊愕的睁大眼。
“这……宁远微?!”
来人正是宁远微。
他看见二人亦是惊讶万分,但很快便冷静下来,拱手行礼:“下官见过世子,云麾将军。”
柳襄茫然的看看他,又看看谢蘅。
她实在不明白这新任县令为何会是宁远微。
其实,宁远微自己也不明白。
他只是在一个寻常的早朝后被陛下宣见,然后就得了这道密旨。
前往平堰城接任县令。
但对外他只是奉旨出巡,且去的是西边,查一桩走私案。
他实在不明白陛下这是何意,问过后,陛下却说待他到了自然就知晓了。
他也想过无数次可能,却怎么也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出来游玩且此时应该在回南边路上的谢蘅。
谢蘅目光上下一扫,意味深长道:“陛下竟派了你来。”
柳襄更茫然了。
合着谢蘅不知来的是宁远微?
宁远微也是一阵怔愣后,道:“回世子,陛下派下官出任此地县令,且是密旨,不知……此为何意?”
他还从没见过谁上任需要奉密旨的。
谢蘅并未答,而是道:“我只是请陛下派个信得过的人来走这一趟,没想到竟会是宁大人,此地略微偏远,宁大人来此,委屈了。”
宁远微诚惶诚恐道:“下官不敢,能为陛下分忧,臣万死不辞。”
谢蘅盯着他,轻笑了声:“如此,宁大人里面请。”
然宁远微刚进门,谢蘅却又驻足,忍不住轻咳了起来。
“世子。”
柳襄一惊,忙扶着他担忧唤道。
谢蘅咳了好一阵才缓过来,移开手掌,手心隐有几丝血,看的人心惊肉跳。
柳襄的脸色霎时就白了:“世子……”
宁远微亦是面色大变:“世子!”
谢蘅浑然不在意的翻转手掌,摆摆手道:“无碍。”
“不过是想出来散个心,没成想在这里撞上一堆白骨,但如今我已是有心无力,这里的事就交给宁大人了。”
宁远微郑重抬手:“下官定竭尽全力。”
谢蘅拿出手帕,慢条斯理的擦着掌心的血迹,缓缓道:“明日我便要离开了,卷宗和口供稍后自有人送到宁大人跟前,之后诸事宁大人也不必跟我汇报,自行处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