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徐医生闪婚后(32)
深色西装配领带,窄边的金框眼镜,好像不管看多久都不会腻。但外貌永远是附属品,最重要的是两颗心黏在一起。
大好的日子,领证的情侣络绎不绝。岗位上的工作人员很多,他们并没有排太久,填表拍照、盖章宣誓一气呵成。
于清溏含着登记员递来的喜糖,全程翻看结婚证,车门都是徐柏樟拉的。
留恋照片上的彼此,于清溏回忆领证的全过程。常听人说领证宣誓的时候最心情澎湃,但于清溏不同,他的澎湃全在拍合影那会儿。
起初彼此坐得远,摄像师在镜头里示意。于清溏还没反应,右腰就被外力收紧,两个人霎时贴在了一起。
直到拍摄结束,缠着腰的手才离开。抱得很紧,掌心滚烫,有指节用力的感觉。
于清溏看看自己稍微泛红的脸,又看看沉着冷静、帅得要命的徐柏樟。
头一次发觉,自己好容易脸红。
他合上证件,碰了下被搂过的腰间。
永远纪念的日子,红点也不错。
于清溏转向空荡荡的驾驶座。
奇怪,柏樟呢?
他正要下车,徐柏樟拉门坐进去,还带来一大束鲜花。
于清溏又惊又喜,“怎么突然送花?”
“结婚了,总要有点仪式感。”徐柏樟把整捧的香气送进他怀里,“我咨询了朋友,他建议我送一束白玫瑰。”
于清溏:“钟医生吗?”
徐柏樟:“不,是颂晟。”
“噢,梁医生也好浪漫。”
白玫瑰的花语是纯洁、天真、浪漫和尊敬。
于清溏想起,余念的朋友圈里也有白玫瑰。他低头看自己的花,“但这里好像没有白玫……”
突然反应过来,于清溏心脏扑通乱跳,“这捧花是养在阳台的那些?”
徐柏樟点头,“相比花店的白玫瑰,我更喜欢亲手包一份送你。”
徐柏樟家的阳台,有花店般的缤纷多彩。
他问:“喜欢吗?”
于清溏:“特别喜欢。”
阳台里盛开了多少种花,他怀里就有多少。非常大的一捧,用棕黄色牛皮纸包裹着,凑近些,还能闻到纸上的草药味道。
徐柏樟沉迷他的笑,想藏进水晶盒子里,“家里没有好看的彩纸,我又觉得这个很适合。”
于清溏:“是很合适,比彩纸好。”
花团锦簇,不需要任何多余的包装点缀。于清溏骄傲且满足,这些花他照顾过、浇过水,这份美丽他也有功劳。
于清溏鼻尖凑近花团,“虽然喜欢,但有点心疼。”
它们本来是长在花盆里的。
“就算不修剪,花也会在几天后败落。也许它们更想出现在你卧室的花瓶里。”徐柏樟说:“当然了,植物的生命无限轮回,其它花蕾明天依然会盛开。”
于清溏正有此意,“等下要多买些花瓶。”
带它们回家,摆在茶几、床头还有阳光明媚的窗台。
徐柏樟看他费力抱着得那一大捧,“我没想到今天会开这么多,该少剪点。”
“不会,特别好。”于清溏把花抱得更紧,“谢谢它们在今天为我们盛开。”
于清溏:“真希望能买到阳台很大的房子,种更多的花,不同族系、不同科属,可以一年四季循环盛开,让阳台每天都灿烂。”
徐柏樟说:“我前两天找到的房子刚好符合要求,去看看吗?”
于清溏迫不及待,“好啊,现在去吗?”
“可以。”徐柏樟帮他插.上安全带,正欲发动汽车,“哦对了,有句话忘了说。”
于清溏用手指绕住缠花的棉线,“什么?”
“清溏,新婚快乐。”
繁花似锦反衬在于清溏的脸,全世界的美好都在眼前。
“新婚快乐,徐先生。”
第17章 房子
这里是阳城出名的高端小区,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离电台和省院都不远。除两栋高层外,均为低层洋房。
小区三年前建成,没有新房在售。于清溏并不介意二手,入住会翻新,户型才是重点。
徐柏樟带他来到洋房区,统一的复式风格。下层日常居住,上层是休闲区,一半室内,一半露台。
房子是精装,没主人居住的痕迹,甚至连家具都没有。装修风格简单大方,在用料和设计上非常用心。
卧室采光好,客厅明亮通透。屋内外整洁干净,摆上家具,就能拎包入住。
最让于清溏喜欢的是上层,室外露台非常宽阔,不仅可以养花,面积大到能改造成小型花圃。
这里视野很好,室外有人工湖和喷泉,再把花圃种满灿烂,留片区域晒草药,让家充满安心的味道。
房东很懂生活,还建造了个有星空顶的私人影院。不上班的日子,他们可以在花圃浇花,去楼下喂鱼,晚饭过后,再找部喜欢的电影看到入睡。
前几年的于清溏忙于工作,无心生活,站在这里,他突然期待松闲,能有时间与家人分享喜乐。
房子哪哪都好,但有个现实的问题,于清溏问:“要多少钱?”
徐柏樟说出的数字轻飘飘,于清溏却不忍吸了口气,“果然不便宜。”
徐柏樟:“喜欢吗?”
于清溏点头,“特别喜欢。”
徐柏樟:“喜欢就不贵。”
这个价格配这套房子不算贵,是他们占便宜了。
于清溏在各个房间游窜,“这么好的房子,原房东怎么舍得的?“
徐柏樟:“他不舍得。”
于清溏用眼神提出疑问。
“房主的爱人是我的病人,听说我结婚着急买房。为了感谢我治好他妻子的病,割爱卖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