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夜话(503)+番外
“正是”
典家大爷满是敬色:“早听说京城里有四王八公,其中又以荣宁二府最为煊赫,这贾家出来的少爷定然差不到哪里去。大人……容我回去商议商议。”
林致远将典家大爷一直送到了客斋门口,对方极力劝阻叫他回去好生的歇着,林致远这才命冠缨好生的将人送出去。
晚间的时候,林致远当个笑话讲给黛玉听,黛玉抚着桌案闷笑不已。良久才道:“蔷哥儿要是知道哥哥替他做了这样一个媒,还不气的跳脚?典家的小姐,应该就是当日街上见过的。谁娶了这一位,敢情是纳了位镇山太岁,看谁敢在家中撒泼。”
“典老爷可没说是要嫁哪个女儿。”
黛玉的笑意渐消,闷闷的说:“是啦,找个贵婿就送个漂亮的女儿,找个门第低的姑爷,自然是将家中最不起眼的姑娘嫁过去了。这等世道……”
林致远难得为贾家的人说句好话,连他自己都没料到:“蔷哥儿……还算是个好孩子,我以为贾家的爷们多半是贾琏,贾宝玉一个路子,能享福不能吃苦,贾蔷倒是个例外。他官职不大,但是每日的杂事并不少,我刻意多交代了些,贾蔷次次都能出色的完成,而且从不对人抱怨,但冲着这一点,我就要对他刮目相看。”
“蔷哥儿本性倒是不坏,只可惜身边没个教养的人,一直在贾家散养着,少不得学了几分纨绔子弟的恶习,如今到了哥哥身边,能改最好,若是不能改,哥哥就少将重事要事交与他做。”
兄妹俩把典家的事儿就当个玩笑似的抛在脑后了,谁承想,第二日一早,典家大爷又来了。
彼时林致远正在前面衙门里办差,可巧贾蔷也在跟前回话,小厮一说典老爷的名号,林致远心中一动,便笑道:“贾主簿,你且帮我去迎一迎。”
贾蔷没有任何怀疑,起身去了二堂外。
不多会儿的功夫,林致远就听见外面传来典家大爷的声音,他内力好,听力比常人更胜许多,典家大爷约莫是拉着贾蔷,正殷勤的问着对方的年龄,喜好
林致远淡淡一笑,这个典家,还真是会钻营。
常和自己打交道的华家也是,只是这两家一直被郑氏压得死死的,不能不说是作茧自缚的结果。郑氏上下齐心,兄弟之间和睦,从无夺产的风波闹腾出来,可是华家和典家就不一样了,人心啊……但凡他们能稍稍齐心些,也不至于在这些年屈就于郑家之下。
可惜,当局者迷,两大家族历经百年,还没看清里面的门道呢
PS:又晚了~~~二更才出锅,还热乎乎的
正文 第三一二章 女儿当自强
第三一二章 女儿当自强
贾蔷的新居离着知府衙门并不算远,可是这一路回去,竟耗费了半个时辰的工夫,小厮在地上牵着马,晃晃悠悠,时而抬起投来往贾蔷那里看上两眼。
此时此刻,贾蔷心里复杂的紧,由最早先的兴奋,到现在的踌躇,甚至不敢迈进家门。小厮见状,不由得安慰道:“少爷,这可不是大喜的事儿嘛,做什么愁眉苦脸的样子。那典家虽称不上是什么名门望族,比照着京都里面的豪族是差了点,但是好在典家于本地也算甚有威望,少爷少说三年五载的不会动地方,难道还不打算成亲了?况且,就算龄官姑娘知道了,也未必会说什么。”
贾蔷喜欢龄官,虽然还没摆明路纳她为妾,但是底下伺候的人多半将龄官当做了大姨奶奶。龄官性子里有些清高,等闲等人都不放在眼里,那些小厮们跟在贾蔷的身边,没少受龄官的冷眼,所以都有些不大喜欢这个女孩子,自然也不会为她说什么好话。
贾蔷心里也明白这个理儿,龄官再好,但是也不能娶为正室。他是宁国府一脉的正派玄孙,身上担负着振兴家族的重任。
借口一旦想好,贾蔷心中也有了底。两腿一夹马腹,坐骑轻快的跑了起来,一时没防备的小厮险些被拽到。
三日后,林府的官轿亲临典家,由林致远作为长辈代为提亲,娶的就是典家的大娘子。众乡绅们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典家就已经将问名、纳吉等繁琐步骤给麻利办妥了,同知夫人赶鸭子上架,被林致远推为媒人,婚期就定在五月十五,日子挺好,但是时间就显得有点紧巴巴了。
贾蔷这边没个族中女眷帮衬,只有贾迎春和黛玉勉强算是长辈,无奈一个不愿惹事,一个尚未出阁,都帮不了大忙。典家大太太一见,少不得派了自己的心腹婆子去打点。
贾蔷的后宅惯是龄官的天下,猛然间被心上人的婚讯打蒙,还没应过神来,正经奶奶的娘家就要打上门来了,这还得了。龄官索性放下娇小姐的脾气,先保住自己的地盘要紧。
好嘛,这新娘子还没嫁进来,贾蔷的后院就已经起火了。
黛玉和迎春一合计,她们俩一声不吭到底不像是那么回事儿,都是贾府里出来的,索性两家人各派一个像样的妈妈,领着几个小厮,能帮多少是多少,只当是她们的一点心意。
且不说迎春那边派了谁,只说黛玉身边,拿得出手的管事妈妈还真没有,少了京城里的罗大娘和严嬷嬷,黛玉事事都要靠自己撑着。丫鬟们倒是个顶个的精明,雁蓉明白黛玉的苦恼,不由道:“姑娘要是信得过,便叫我去吧”
“你?咱们院子里少了你,岂不就乱了套?况且......你也没经历过这种事儿,去了也帮不上什么忙。”
雁蓉笑着说:“姑娘身边有雪雁,她如今样样都精明,我离了一时半会的也碍不了大事儿。况且,姑娘派我去,难道贾主簿那里还能命我去抬个箱子搬个椅子的?不过动动嘴皮子,有什么事儿只吩咐婆子们去做,典家那边有主事的,咱们去了也只是锦上添花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