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高岭之花种田养娃日常(247)
第81章 丸子
眼看着董芸能下床了, 梨花也没再天天守着她,她心里一直惦记着那日张春景成亲时郑三哥说的那件事。
这件事就像是一块巨大的石头,不止压在董芸身上, 更是压在她的胸口,令人喘息不过来。
一旦昔日明月公主身边宫女及护卫身份的排除工作进行到晋阳县这边, 那么董芸如今本就不算平淡的日子更是岌岌可危。
因此这段时间以来,她也频繁奔走各处,希望能借助系统, 能窥探到排查工作的蛛丝马迹。
为此,她特地和慕容锦了解了镇抚司的构造, 其中, “南镇抚司”主要负责维护内部法纪与军纪;而“北镇抚司”则是皇帝亲自指派的利刃, 拥有自行逮捕、刑讯乃至处决的无上权力。
董芸这类事件,毋庸置疑是交由北镇抚司来处理。
慕容锦大伯慕容青山所属的是南镇抚司,是以董芸在向江娘子求助的时候,也只将芙宝进行托付,至于自己的事却只字未提,毕竟对慕容青山而言, 鞭长莫及。
很快,令人心惊的消息如同乌云般压来, 从县令张先处得知,北镇抚司的指挥佥事鲁晋将率领二十名校尉不日抵达晋阳县。
得到这个消息后,梨花第一反应便是带着董芸继续逃亡。
但很快也意识到, 一旦她们逃走,留下两家人在村里, 待北镇抚司的人赶到,家人必定因此遭殃。
这正是董芸内心深处的恐惧之源, 也是她为何始终坚决推开梨花的真正原因。
与此同时,周边的县城因为涌入大量的流民而变得风声鹤唳,就连平静的大柳树村也未能幸免,村口的几户人家,也已经被一些流民及盗贼光顾了一次,万幸的是暂时还没有人员伤亡。
整个村子立即进入了戒备状态,但让村民们更加惶恐的是,他们原本储备的半年口粮,在税粮提前征收的压力下变得岌岌可危,倘若提前把明年的税粮给纳了,那就没米下锅了。
不得不硬着头皮上街购粮,却发现粮价正在疯涨。
一时间人心惶惶,众人聚在村正家的晒坪,议论纷纷。
“我们家就留了几石米,剩下的全给卖了,早知道现在粮食这么贵,我们就留到现在再卖。”有人捶胸顿足道。
“哼,你说得轻松。留到现在,你舍得卖吗?卖了之后,你拿什么去交税?再花大价钱去买回来?”另一个人反驳道。
“哎呀,当初村正就提醒过大家要囤粮,可你们就是不信。现在好了吧,趁着粮价还没涨到离谱的地步,赶紧先买一些回来囤着。万一以后还涨,那可就真的糟糕了。”
村正看了一眼人群中的梨花,心里有些复杂,当初对于这小丫头的建议,他是说给村里人听了,但也确实没太当回事,不过还是囤了一些,但要是知道眼下这个情况,他铁定是一粒粮都不会卖。
囤粮的事,梨花已经建议过了,有些人没听,那不在她的考虑范围之内,她可没打算当老好人。
她更担心的是流民的问题,于是提道:“除了粮食,流民的事情也不能忽视。现在他们只是小打小闹,等北边来的人多了,十几个人结成一伙,到时候就不只是偷盗那么简单了,恐怕会闹出人命来。”
这话一出口,村头那几户人家的脸色立刻变得惨白。他们赶忙转向村正说道:“三爷,您得拿个主意啊!我们几家这几天都没合眼了,就怕哪天半夜醒来发现脖子上架着刀。”
村正叹了口气,他也是没辙啊,又转头看着梨花道:“梨花丫头,你说说要怎么办才好?”
别人或许不知道这丫头的厉害,但张三爷又怎会糊涂?
从之前上山引狼救人、到后来对抗赌场那群人、再到如今拜师龙威镖局总镖头并救了夏相的孙女……这一系列事情都证明了这丫头的不凡之处。在张三爷看来,村里百十个大老爷们加起来都不如眼前这丫头厉害。
村正这一态度,稍微聪明一些的人也立刻意识到了这一点,当初让村正同意囤粮的不就是梨花吗?于是众人都齐刷刷地望向了她。
梨花道:“目前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每家每户出一两个壮丁轮流守着村口,一旦有人来就敲锣打鼓把大家叫醒共同御敌,而且这样一来,也能让那些流民知道我们村子是有防备的,不敢轻易来骚扰。”
众人听后有的赞同有的沉默不语。赞同的主要是村口那几户人家,要是有了看哨的,他们好歹也能睡个安稳觉;而越往里边的人家则越觉得流民未必敢深入进来,因此并不想出这个壮丁,毕竟眼下就要春耕了,出一个壮丁那田里的活儿就少一个人干。
梨花哪里不知道这些人心里在想什么,道:“现在虽然只有小股的流民骚扰村头那几户人家,但一旦流民数量增多,不论你家位于村子的哪个角落,都难逃洗劫的命运。为了省下这点人力而可能失去身家性命,那可就真不值当了。”
大根也站出来支持女儿道:“我们家就在东山脚下,位于村子最深处。我们家肯定得出人站哨。”
村正赶紧接过话茬,对大根说道:“大根呐,你们家不仅要出人站岗站哨,而且你以前还当过兵,梨花丫头现在又拜了慕容老镖头为师,你们俩都是会武艺的人,还得麻烦你们抽空出来训练训练大伙儿。万一真的有土匪进村,大家伙一点把式都不会,那不得任人宰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