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高岭之花种田养娃日常(608)
老夏相没想到火烧到自己身上,刚要出声,夏寻雁已抢先开口,语气淡然:“世家的存在并不是罪,有罪的是世家利用权势侵占百姓利益,阻碍普通百姓享受平等权利,或利用其影响力左右朝局,谋取私利。”
她瞥了先前发言的两位臣子一眼,继续说道:“李大人何大人,据本相所知,两位都是家族倾尽全力培养出来的。如今你们身居高位,难道不想提拔族中后辈?到那时,你们的小家族也会变成大家族。如果大家族有罪,你们岂非也成了罪人?”
两位大人一听,急了。
“丞相此言差矣,提携后辈之事尚早。至少我们现在可是清清白白,什么也没做过。”
夏寻雁道:“方才本相已说过,如何界定宽待与严惩,这是所有官员共同的责任,并非任何人的一言堂。而且偌大一个国家,单单靠我们这百十人,如何能处理得了那么多的政务?以前的官员能用还是用,不能因为矫枉过正,草木皆兵,进而影响了整个国家的正常运转。”
董芸这才出声:“关于吏治的改革,将是下一步的重点工作。从人才培养、官员选拔、任用到考核,我们将推出一套全新的体系。所以,今天的讨论重点是如何处理宇文敬的问题以及沱江以北的民生问题,不涉及更深层次的官僚体系改革。大家还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两件事上,否则讨论到明天也难有结果。”
其他人这才闭嘴。
夏寻雁继续道:“解决了宇文敬余孽的问题后,我们来再谈谈沱江以北的民生问题。赈灾、救灾和防灾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钱粮支援,二是以工代赈。”
“在钱粮方面,通过对宇文敬同党的财产抄没,我们可以完全解决这方面的资金需求。”
董芸点头,“早上大将军禀报过朕,仅在北镇抚司指挥使梁二的家中,就查抄出了二百万两银子。”
众人不禁咋舌。
“二百万两银子啊!朕记得先皇在位时,一年的税收折合银两也不过两千万两。一个指挥使的家产竟占全国税收的十分之一!难怪这几年来百姓生活困苦,朝廷却拿不出赈灾的钱款!”
“这些钱都被他们贪墨了!”
“以后朕的臣子里,再有这样的人,一律杀无赦!”
群臣见皇帝发怒,纷纷低下头。
董芸平息了一下怒气道:“丞相刚才提出的方案,朕认为可行。既然已经有了解决方案,接下来就是执行的问题了。”
“张冕,既然你刚才认为丞相对罪犯过于仁慈,那么划分罪犯去留的任务就交给你来主导。朕相信你能铁面无私、依法办事,确保那些罪有应得的人不会逍遥法外。”
那张大人没想到这趟苦差落到自己的头上,但既然已经出头,自然无法推脱。
赶忙上前,躬身领命。
“筹集赈灾粮款一事,就交给大将军来办理。”
“至于派兵前往沱江以北各地进行救灾、平乱、剿匪的人选,朕会让大将军来推荐。”
听到皇帝频频提起大将军,语气之中信任至极。
关于大将军,臣子们却一个字都不敢说她的不是。
毕竟这天地底下,论起对皇帝的忠心,无人比得上大将军。
论领兵打仗的能力,无人能出大将军之右。
这些人虽然没有亲眼见过红衣大炮的威力,但从昨日进城时看到的城门废墟,就能想象到其恐怖。
羯人被灭族、蛮人十万大军全军覆没的事实也足以证明大将军的勇猛无敌。
可以说,女帝如今能发号施令,坚决贯彻自己的想法,离不开大将军的支持。
毕竟,当下是靠拳头说话的时候。
谁有兵权,就得听谁的。
不管是大将军也好,还是慕容青山慕容九天两兄弟,再到张孝师,还有雾隐军,都是直接听命于皇帝,对皇帝忠心不二。他们这些文官胆敢有一丝不从,那便是自寻死路。
适才有臣子所说的,宇文敬余孽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此话不假。
可只要有大将军在,就算这些小草长成一棵大树,也难以抵挡得住大将军的利斧。
当下就算把宇文敬放了,也掀不起什么大浪来。
事实就是这样。
说到底,不过是为了各自利益发声罢了,为了防止那些人爬上来抢走他们的饭碗。
不过眼下皇帝已经定了调,多说无益了。
……
第二天一大早,相关人员的处理方案就下来了。
宇文敬,弑君欺嫂,谋权篡位,夷父、子、孙三族,父族限己族,其本人凌迟处死。
后宫妃嫔二品及以上者,白绫赐死;
七品至二品,发配流放;
宫女太监各留五百人,其余人和七品以下的妃嫔,全部放出宫去。
这些人可根据各自需求,选择返回原来家乡,或由户部统一分配至燕云十六州各村落进行落户,每人可领取安家费十两银子。
逆党如梁二关三,丞相李高等四十五名朝臣,主犯斩首示众,家眷发配流放。
京都五大世家,阳奉阴违,且在南军攻城时仍与宇文敬同流合污、负隅顽抗,没收所有田产,三年之内不得在朝中担任要职。
楚湘王等一众皇亲国戚,明知先皇死因蹊跷,仍力排众议支持宇文敬篡位,间接导致国家灾荒频仍、边关失守,数万百姓因此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