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慈苦笑:“我只怕现在不说,真有什么意外,以后便也说不了了。我不想你心中的我,一直是那个残暴而冷血的恶魔。至少,我要向你道歉。”
姜晞垂下眼,姜慈说得没错,姜晞心中的他,一直便是喜怒不定的凶恶的形象,这突如其来的道歉,反而叫姜晞无所适从,茫然无措。
“我终于明白了一件事,那便是绝不要伤害自己在意的人,否则无论事后怎样弥补,都是弥补不过来的,只因伤痕早已产生,不会消失。正如李不屈,他再如何弥补,也无法挽回他的家人了,因此,他只有走向疯魔,才能稍微安抚自己的痛苦。”
姜慈声音低沉,顿了顿,有些小心翼翼:“姜晞,你能不能原谅我?”
这让姜晞有些猝不及防,甚至有些不知道如何回应——但沉默片刻之后,还是垂着眼,放弃了深入的思考,嗯了一声:“……我原谅你。”
既然姜慈希望自己被他“原谅”,那便按照他所想的去做吧。
纠结是无意义的行为。更何况,他从来都被姜慈掌控拥有,无论姜慈做什么,他都会接受,本就无需宽赦,又何谈“原谅”?
姜慈长长地出了口气,如释重负:“谢谢。”
姜晞望着天,在这个冰冷而逼仄的地方,两个痛苦而疲惫的人的心,仿佛也稍微贴近了一点。
……
周娇娥在发怒。
她发怒的样子与常人不同,越是生气,越是冷静,从脸上几乎看不出一丝半点怒火的痕迹,只有不停用手指摆弄着衣摆的琐碎动作,可以表明此刻她内心的起伏。
“教主情况如何?还没有找到么?”
周娇娥身处一处格外偏僻朴素的屋子里,坐在一张简简单单的椅子上,身侧立着两个战战兢兢的人,都是农民打扮,老实、低调、胆怯。
这状似威胁逼迫的场景,实则是周娇娥在与她的直系下属交流情报,垂询质问——周娇娥的人遍布天下,且大多是没什么武功的普通人,如何叫这些普通人成为她的眼耳口鼻,实在是周娇娥最擅长的一件事。
但她万万没想到,自己只是一个夜晚没有贴近,仁义客栈便已垮塌,从废墟之中找到的破损箭头,已经昭示了姜晞与姜慈危在旦夕。
她深恨自己的无力,更厌憎圣教之中,旁人的无用!
——若是周娇娥可以探查出李不屈曾经与朝廷暗中隐秘地接触过,也许姜慈便不必受到这样的折磨。
周娇娥的牙齿紧紧咬住,心急如焚。
“天王大人,教主进入的树林占地极广,与留身谷连接,又有悬崖峭壁、河流瀑布,很难找到他们的踪迹,更别提里头还有朝廷的人带着猎犬搜寻……”
农妇有些为难地说,一直搓着手:“两次弩箭的箭雨,怕是李不屈都挡不住,您说,教主他会不会已经——”
“找不到也要找!!!”
周娇娥一掌击打在桌面上,砰然作响,声音冷厉,“李不屈既然没有出来,就证明他已经追上了教主,说不定两人都已开战,我们所剩时间已经不多了!”
正在此时,窗外忽然传来轰隆之声。
“……什么?”
周娇娥一愣,连忙打开窗户,抬起头来,仰望天空。
铅灰色的乌云沉沉滚滚,在天际铺展开来,闷雷声响如一声声战鼓,敲打在周娇娥的心头,直至一道闪电划破天际,一瞬间点燃了黑暗。
在那刹那间的光亮之中,头戴斗笠的周娇娥,面纱下的面孔,苍白得仿佛褪尽了所有血色。
大雨倾盆而下,天地之间,湿淋淋一片,好似老天在为人世间的悲惨之事哀哀痛哭,泪如洪流。
农民打扮的两人只觉得天塌了——本就难以寻找到姜慈与姜晞两人,此刻又下了如此倾盆大雨,若再加上一些小范围的泥石流,那找到姜慈与姜晞,便是痴人说梦,绝不可能了。
周娇娥死死盯着如瀑暴雨,纤细而修长的手指紧紧攥握在一起,因过度用力而微微发白。
一时之间,空气冷寂得近乎凝结。
良久,农妇才小心翼翼地问道:“天王大人,我们……还找么?”
周娇娥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眸光森冷如冰:“找。下了如此暴雨,朝廷那边的人定然也会放松一些戒备,猎犬的鼻子也不灵了。我们找起来,反而更容易些。”
农妇低头:“是!”
周娇娥想了想,又道:“去城郊外的墓地,在一块名叫‘阿玉’的墓碑边,放一碗半生半熟的糙米饭,里头插三支不点燃的香,中间的香从中折断。切记,碗要选有三个豁口的。”
农妇虽然不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但多年为周娇娥做事,早已习惯了只做不问,温顺道:“是,属下一定办好。”
“除此之外,我还能想什么法子……?”
周娇娥自言自语。忽然,她脑海中闪过了先前李不屈的家人全部消失在书房之中的情况,想必那书房一定有什么隐秘的机关,若是可能从中找出些蛛丝马迹,也许只有那里。
退一步讲,哪怕找不到帮助教主的蛛丝马迹,找到了李不屈的家人,无论是杀了他们祭旗,为教主报仇,还是从他们口中得知一些隐秘的事情,都是好的。
周娇娥实在闲不住,立刻披上斗篷。
此刻的牧康城正是秦王与李不屈的地盘,周娇娥救姜慈虽然要紧,却也得顾忌自己的安危,离开之后,去邻近的城池隐蔽待命,再同时联络圣教与牧康城里的眼线,才是最好的办法。
周娇娥一头扎进了黑暗而冰冷的雨幕,匆匆钻进一辆看似装满了鼓囊物什的小小驴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