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玉娇(162)
燕王在之前也有屠城的习惯,那些涌入玉骅山的难民,也有很多是从燕王之前待过的城池里逃出来的。但是这些事终究发生在李蔚没有结识燕王之前,所以李蔚也没有多想过。而现在,这件事真真实实地发生在了他们的眼前。
屠城这种手段,在双方作战的时候司空见惯,落败的地方不会把满城的资源和粮草拱手相让,如果对方硬要强攻,便只能得到一座空城,什么也捞不到。
可是那些无辜的百姓又做错了什么?
他们凭什么要遭到如此灭顶之灾?
李蔚只觉得怒不可遏。这些该死的王侯贵族,为了争名逐利,就要拿千千万万的性命当做任意践踏的野草。慕容彦是,燕王也是,惠王更是。
而他李蔚是什么?
他只是活在这群王公贵族下的一个影子,一个助纣为虐的刍狗。
他忘不了第一次打了胜仗归来,鹅城城民夹道欢迎他的那种眼神,那是满心满眼的崇拜,将自己的性命交托给别人的感激和信任。前一阵子他还一直沉浸在这种无边的自豪之中,他以为自己终于找到了人生的价值,现在却又被现实狠狠地击碎。
一想到鹅城那千千万万的百姓,还有那姝丽高洁的女神医,李蔚只觉得现在便坐不住了,立刻就想要生出翅膀飞回鹅城去,何况鹅城还有季清风,还有自己那些弟兄们的亲眷家属,还有顾……
李蔚脸色一变,飞快地看了一眼陆双。
陆双的脸色已经变得非常难看了。
他慢慢抬起了头,看向了李蔚,一句话也没有说,李蔚却是神色一震,像是从他的眼神中读懂了他的意思。
陆双目光锐利,薄唇抿起,缓缓看向李蔚,不发一语,就只是这么看着他。
两人对视良久,李蔚恶狠狠淬了一口,像是终于下定了什么决心,“我们还有多少人马?”
“五千。”陆双道。
“传令,跟这五千个弟兄们说一声,不怕死的,不想死的,就跟着我走。”
李蔚冷笑一声,目光坚定,“两条路,问问他们,是继续困在这里等死,还是拼死杀出去,跟着我升官发财。以后我李蔚若是有命活,便绝对不会少他们一口。他娘的,我李蔚今日,反了!”
.
慕容彦亲自驻扎在鹅城城下,兵临城下,时刻关注着城内的动静。
燕王终究还是那个燕王,原以为他会善用陆双,利用他来对抗定北军,然而还没等慕容彦从中作梗挑拨两人的关系,他便自己脑子发昏,先弃了这个绝好的棋子。
这倒是给了慕容彦天赐的机会,率兵长驱直入,再无桎梏。
有了陆双在,这些日子以来,确实令慕容彦费了不少力气,然而离开了陆双之后,燕王便再也算不上威胁。
鹅城此刻尽在他的掌中。
慕容彦派了一小部分兵力留在渭水,围剿着陆双一行人,令他们自取灭亡,将手上其余的所有兵力全部集中在了鹅城城下,只待一声令下,他便发兵攻城。
在此之前,他提前半月便命人秘密潜入了鹅城,瞧瞧搜寻着顾环毓的下落。目前已经有了眉目。
他知道陆双把她安顿在了这里。
待到手下的人将顾环毓找出来,送到他眼前,慕容彦便再无顾忌,率兵直接攻城。到时候燕王就算屠不屠城,也与他再无干系了。
第74章
燕王被慕容彦围困在鹅城, 早已是乱了阵脚。
燕王召集了心腹大将前去应战,没想到接连被慕容彦打退,并且剑指鹅城, 兵临城下。燕王别无选择, 只能再次退居回鹅城之内。
当晚燕王便做出了决定, 决定弃城而逃。
他有些后悔为什么听信了内侍的一面之词,在这个特殊的时间点将李蔚一党趁机消灭。慕容彦这厮实在太棘手, 有了陆双在, 给了燕王能够与之一战之力的错觉, 可是离开了陆双, 他迅速地发现,他根本抵抗不了。
燕王悔不当初, 面色扭曲而阴鸷。如果这次再退, 他的力量将大大削弱, 被慕容彦吞并是迟早的事。
临走之前, 他下了一个决定, 将鹅城屠城。
就算自己兵败如山倒,他也不能让慕容彦落的一点好处。
一夜过后,鹅城上下很快便陷入一片惊恐之中,到处有手持武器的士兵呼啸着纵马经过, 见人便砍,逢人便杀,锋利的刀刃如同砍瓜切菜一般, 毫无犹豫,毫不留情。
惨叫声、奸笑声、撕心裂肺的哭声……昔日繁荣平静的城池, 转眼之间便成了一片人间炼狱。
到处都是哭天抢地、鬼哭狼嚎,孩子在成堆的尸体上哭喊, 旁边的母亲头颅与身躯已经一分为二,早已经没有了呼吸。士兵们挨家挨户将男女老少捆了出来,不知道押解到何处,每个人的脸上都是恐惧到了极点的麻木与惊恐。
到处都是熊熊大火,永远也烧不尽似的,刺鼻的焚烧味迅速地蔓延至四面八方。
顾环毓带着两个丫鬟,还有周围的邻里妇人,拼命地躲避着士兵的搜寻,一群人藏在一处破庙里,战战兢兢地听着外面的动静。
她们怎么也没有想到,一夜之间,鹅城便变了天。
眼前的景象,简直就是人间地狱。
有胆小的妇人全身哆嗦,看着外面被不断杀死的民众,止不住地流眼泪,还有几个人相拥着紧紧抱在一起,嘴里疯疯癫癫,汲取着最后的一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