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世家千金(234)

作者: 蔷薇柠檬 阅读记录

当然,这也得是柳蔚虹很拿得出手,柳老爷子才会叫她过来。

“首长,请喝茶。”

柳蔚虹双手端着一杯新泡好的热茶,恭恭敬敬地请首长饮用。

“呵呵呵,好。”首长笑吟吟地借过,放到嘴边呷了一口。柳蔚虹又给爷爷上茶。

“小丫头手艺很好啊。我刚才看你泡茶,行云流水似的,真好看。”最高首长向来很喜欢和少男少女相处,看见柳蔚虹亭亭玉立,甜美可爱,不禁对柳老爷子说:“震梁啊,你家这女娃娃真不错。读大学了吧?”

“嗯,这丫头是挺招人喜欢的。”柳老爷子也不谦虚,笑道:“她在华南大学读书。”

“哦?在南都啊?”

最高首长忽然来了兴趣,问柳蔚虹:“小丫头,你在南方省过得惯不惯?”

“南方省挺好的,我过得很习惯。”柳蔚虹斟酌着字句回答。

最高首长又问起了柳蔚虹南都市的一些情况,比如市里的建设、老百姓的生活等等。柳蔚虹不知最高首长的用意何在,都用些比较含糊的话混过去了,不敢往实里说。

要知道,最高首长的执政路线,和柳家目前的理念是有分歧的。她身为柳家的女儿,当着柳老爷子的面,可不能与家族唱反调——尽管她内心无比地赞成最高首长的路线,并且一直努力把柳家往这条线上拉。

柳老爷子听出孙女儿几句看似平淡答话里所用的心机,不禁微微颔首。

薇薇的悟性果然很高啊……

不久之后,柳家人才得知,最高首长初一那天一共拜访了三户人家。这三户人家,都是和柳家一样,政治理念趋于保守的派系。

“最高首长还是希望能团结我们家的力量……”

深夜,柳蔚虹坐在闺房书桌前,开始写一些只给自己看的分析。

她隐约感觉到,自己的努力开始发生作用了。柳家,或许真的能够得救也说不定……

☆、161:“被相亲”

从正月初二到初八,这些日子里柳蔚虹要么在青松园里接待前来拜年的客人,要么跟父亲继母一起出门拜年。有时候,则是父亲单独带她去拜见一些和柳家关系密切的大佬。

一般说来,在华夏国的传统礼仪里,带儿子去拜访别家是对主家的尊敬。但柳成邦不将幼子带在身边,反而带着大女儿各处拜访,这就有些特别了。

不过柳世晖的年纪实在太小了,还不到八岁的孩子,到了那些已届耄耋之年的大佬面前怕是礼数上难以周全。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带柳蔚虹这样的大姑娘出门也说得过去。

柳成邦此举,是得到柳老爷子默许的。柳蔚虹深知父亲将自己带着出去见客,是在为自己将来可能踏入仕途打基础,因此更打起十二万分精神来应对。

由父亲还是继母带着去应酬,意义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是后者,则是要将已成年的女儿引入京城贵妇圈子里的意思。但是,柳蔚虹对那些事情,兴趣并不大。

她更乐意坐在大佬们的客厅里,听这些睿智的老人和父亲谈论国事。

初八那天,她让易青锋陪自己去给她的书画老师印教授拜年,并且在印教授家里见到了国家~政策~研究室的主任冷扬先生。

冷氏夫妇对柳蔚虹的到来十分欢迎,印教授更是拉着她的手聊了好一阵子,又感慨说她去了半年南方就消瘦了不少,怕她在那边过得不习惯。柳蔚虹忙讪笑着岔开话题。和印教授谈起她在南方看的几次画展,在印教授的画室里消磨了半天的光景才回家。

第二天,家里就没什么客人了。令她有些意外的是,她的二婶卫玲玲居然让堂妹蔚然约她出来一块儿逛街。

二婶什么时候这么待见自己了?

柳蔚虹有些奇怪。

她一直想和二婶好好相处,然而卫玲玲总觉得老爷子对大房、尤其是对她太偏心,对她的态度一贯是不冷不热的。过年这段时间,大家在面子上也还过得去。和睦相处基本没问题,但一起出门逛街?好像不是二婶的风格啊。

但长辈有命,她一个晚辈是不好推辞的。何况柳蔚虹本来就有心想与二婶修好。于是她很爽快地应了下来,和老太太报告一声就出门了。

卫玲玲身为柳家二夫人,出入用车当然不是问题。她和柳世维、柳蔚然兄妹两个坐柳定邦的专车来接柳蔚虹。然后一块到京城最繁华的天府大街逛商场去了。

“薇薇姐,你这条围巾挺好看的,哪儿买的呀。”

柳蔚然挽着柳蔚虹的手走在街上,好奇地打量着她的围巾。

柳蔚虹围着的刚好是叶家明送她的一条巴宝莉羊绒围巾,闻言随口应道:“哦,是叶家二哥在香都给我带回来的。你要是喜欢,我让他再买两条给你寄过来。”

“好呀好呀。”

柳蔚然嘻嘻笑着,又朝街边的橱窗指指点点。柳世维很清楚自己今天是出来当购物苦力的,就等着替妈妈姐姐们拎包吧,是以脸上的表情和苦瓜竟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走在前面的卫玲玲听到柳蔚虹说叶家明给她送东西。不禁回头看了她两眼,不知在想些什么。

逛了一两个小时,柳蔚虹发现自己和卫玲玲在买衣服上的品位还是颇为相近的。两人都喜欢大方简约的款式,对衣料和剪裁要求比较高,却不喜欢衣服上有太多花样或者蕾丝等装饰。

都说男人之间培养感情靠喝酒。女人之间培养感情靠购物。几条街逛下来,卫玲玲面上的笑容便自然多了,和柳蔚虹居然也有说有笑起来。在柳蔚虹的参谋下,卫玲玲买了两件新大衣,又给女儿买了一件小棉袄。柳蔚虹自己没买什么东西,却给继母买了一件毛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