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姐,如果可以,你就不要到洛阳去了。我总担心后面会有什么事情发生。”
太平沉默了一会儿,说道:“你的顾虑我明白,可若是母亲下令让我与驸马一同前去洛阳,我又能如何?”
母亲如今手握重权,已经开始扶持势力打压李家宗亲了,薛绍的生母是城阳公主,是太宗和长孙皇后的嫡女,母亲若是心狠一些,很可能薛家也不能幸免于难的。这些事情,本就没有谁对谁错,血统就是原罪。
李宸说道:“先看着吧,还没到那一步呢。”
太平勉强牵了牵嘴角,“也只能是这样了。”
自从父亲驾崩之后,太平看母亲的举动,就不免心惊胆战,总担心母亲下一步便要清洗所有跟李家有关系的宗亲。她有时候也会想,或许母亲会看在薛绍是她的驸马份上,网开一面。可她只要一想到从前的那些流言蜚语,关于她死去的长姐,关于大阿兄,心中就不免打了个寒颤。每每这时,她都会觉得当初李宸非要下降宋璟是对的,宋璟身家清白,又是科举入仕,母亲怎么看就怎么喜欢宋璟那样的人。
如今所有的长公主和公主都在为自己和夫家的命运担忧时,宋璟还能一路平步青云。
太平想到这儿,不免又跟李宸笑着说道:“阿妹当初驸马选得好,没有像我如今这般的许多烦心事。”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李宸默了默,笑着问太平:“若是一切可以重来,阿姐早知今日面临进退维谷的困境,当初是否还愿意下降给薛表兄?”
太平一怔,避重就轻地笑道:“你问的什么傻话?”
李宸笑了笑,目光落在太平怀中那团正在呼呼大睡的肉团身上。其实太平不说,她大概也是知道的,阿姐的一腔真情几乎都倾注在薛绍和几个子女的身上了,如果日子可以这样一直平静下去,也没什么不好。
李宸想,父亲的两个女儿,既然有一个已经为他担起了一个大唐公主该尽的指责,那么另一个也该要享受一下平静的生活,否则黄泉之下,父亲心中岂不是太难过了?
李宸在长安的太平公主府住着,想了想,觉得这样不太好。她如今也养了一些来路不怎么正的人,万一他们有个什么事想要找她,难道还到太平公主府不成?她自己是没关系,反正先是英国公李敬业,就来是悟云大师,再来几个疑似情人的流言蜚语对她来说不过小菜一碟,可瓜田李下,她可不能坏了阿姐和薛绍表兄的感情。
于是想了想,她又叫舒晔和舒芷回去收拾了一下自己的公主府,打算要搬回去。
就在李宸在长安忙着各种看似无用的杂事时,远在洛阳的宋璟被太后武则天急召进宫,不止是宋璟,朝廷里的机关重臣都被召进宫里去,说扬州刺史集齐了将近十万大军,打着要太后还政当今圣人的旗号,起兵造反。
武则天手中拿着的是八百里加急送回来的军报和对方用来煽动民心的《讨武曌檄》,由于扬州刺史造反这事情来得太突然,谁都没想到,猝不及防之下,竟没能抵挡对方浩浩荡荡的攻势。
武则天将手中的檄文递给上官婉儿,让她代为传给各位大臣传阅,神色也不见她有多震怒,“各位爱卿对此事有何看法?”
中书令裴炎捋着花白的胡子静立在一旁,脸上神情十分镇定。反而是武承嗣皱着眉头,怒声斥责扬州刺史造反大逆不道如此云云,骂人的话说了一箩筐,反正就是没说要怎么办,连要派谁去讨伐都没提。
武则天皱了皱眉,制止了武承嗣的长篇大论,看向一直十分淡定的中书令裴炎。
“裴爱卿,你对此有何看法?”
裴炎出列,十分冷静地说道:“扬州刺史之所以造反,不外乎是误会了太后参政的本意,太后主持朝政,不过是因为先帝驾崩时,大唐里忧外患,担心新皇因丧父之痛而心有余而力不足。扬州叛乱的起因既然是因为不满太后执政,只要太后还政新皇,可不费一兵一卒,便能起到退兵之效。”
一旁的宋璟和狄仁杰闻言,对视了一眼,直觉裴炎这回要坏。
果然,武则天一听裴炎的话,脸就黑了。
三天后,中书令裴炎府中搜出其与扬州刺史的通信物件,以谋反之名收押天牢。
☆、第158章 :墨家非攻(四)
宋璟看着手中关于中书令裴炎的谋反资料,面无表情地将那堆东西往旁边一扔。
从大唐开国以来,但凡是重要的案件,都要由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联手审查,关于裴炎谋反的证据也十分确凿,总是裴炎就算是有三头六臂的能耐,大概也是说不清楚这事情的。更被说这个案件的证据都是周兴收集的,以及,主审也是周兴。
宋璟对周兴这个人并没什么好印象,觉得此人由头到脚都透着阴险狡诈的气息,上不得台面。而且,都在朝廷中做事,谁对太后的事情不知晓,那周兴向来都是替太后处理那些上不得台面的人和事的。
中书令裴炎收押天牢,狄仁杰如今是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武承嗣那个只懂得花言巧语的礼部尚书如今也是同中书门下三品。
宋璟想了想,觉得这会儿功夫,在长安的李宸大概还不知道此事。他皱了皱眉,大步走出御史台,正在外头等候的晓文迎了上来,“三郎,要去中书省吗?”
自从什么扬州叛乱的事情发生了之后,又是裴炎谋反,宋璟这几天没有回公主府,不是在御史台就是在中书省,反正十分忙碌。晓文以为宋璟这趟大概也是要去中书省的,谁知宋璟理了理宽袖,回了句话:“不去中书省,先回公主府。”
回到公主府的宋璟写了一封信给李宸留下来的一个暗卫,让他快马加鞭送去给长安。然后又写了一封信让人送去给周季童,裴炎的幼女乃是周季童的妻子,如今岳父陷入牢狱之灾,怕且周季童也会有所影响。宋璟写去一封信人,内容不外乎是叮嘱周季童切勿轻举妄动,以免牵扯其中。写完之后,他又默默地将信件烧了。
其实周季童这些勋贵子弟,怎样的风浪没见过?明哲保身这种道理他们懂得比他多。
宋璟想:也不知道永昌得知此事会有什么反应?
宋璟想着,自己的嘴角就忍不住微微上扬,李宸大概是没什么反应的,当初裴炎联合太后将李显废为庐陵王的时候,怕且李宸也是不喜欢裴炎的。她若是当真有所触动,大概只会怕她的子熙表兄周季童会牵扯其中而已。宋璟揉了揉额头,觉得即便是扬州那边叛乱,以李宸的心态,大概会觉得回来既不能替母亲解忧也不能为他排难,不如继续在长安继续忙她的。
尚了一个心中没装多少儿女情长的公主……驸马觉得心中有些小失落,然而还不等他酝酿好失落的情绪,宫里又派了人来说太后召他入宫商量应对扬州叛乱之事。于是,驸马回了公主府,板凳都没坐热,又走了,临上马车前回头看了一眼公主府的大门,太后十分偏爱永昌这个小女儿,公主府所有的东西都符合李宸的审美喜好,大门也是古朴中透着贵气,在蒙蒙的细雨中看着,好似这高墙深院中,藏了无数不为人知的故事一般。
宋璟看着大门,失神了一小会儿,期间居然还能想到幸好永昌回了长安,否则自己如今忙成这样,她又得抱怨。
驸马摇了摇头,觉得公主有毒,总是在不经意间就跑进他的脑子里打扰他。
宋璟在神都洛阳忙得不可开交,在长安的李宸听到扬州叛乱的时候,感觉脑子轰的一下炸了。
第一反应是:莫子英说的居然都是真的!
第二反应是:扬州叛乱,墨家钜子那些人既然主张兼爱非攻,个个都文武全才,会不会一时想不开要去将主帅干掉?如果是这样,那她还怎么网罗墨家的人为她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