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珠玉在侧(38)

李宸默默无语的时候,一旁的李贤和李敬业已经交谈起来,男孩们说的事情,不外乎就是国家大事,李敬业继承了英国公的爵位,李治又看好他的骑术和射箭,自然也给了他一个宫内亲卫的职务,李宸想,过个两年,父亲大概就会将李敬业放出去了。

勋贵之后,又有爵位,还在宫中当过亲卫,李敬业后面只要不行差踏错,这辈子都会风光无限。

李宸被太平拖去骑马场,在马场上溜了几圈,就跑到长生殿去了。

圣人对永昌公主的宠爱无以复加,只要不是特别吩咐,永昌公主进出长生殿都可以不用通报。李宸将左右留在长生殿外,一个人悄悄地跑进长生殿,想给父亲一个惊喜。然而,她还没走进去,就听到了太子阿兄的声音——

“宗正卿这样的职位,向来是由族中子孙担任,如今让武承嗣担任此职位,是否不妥?”

武承嗣?

李宸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脚步。宗正卿这个职位,是个三品官,说有多大权力,李宸觉得并没有。但宗正卿是专门管理皇族事务的,一向都是有李唐宗室的人来担任,母亲为何忽然要武承嗣当这个官?而且武承嗣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李宸表示很惭愧,因为她对这个人一点印象都没有。

但如果这个人要继承她外祖父周国公的爵位,以后会不会是好人李宸不晓得,但这个人的立场必然是会与她的兄长们甚至是她和太平阿姐都是对立的。

此时,武则天的声音传来——

“有何不妥?我与你父亲本就是一家,武承嗣才从岭南召回,又继承了你外祖父周国公的爵位,若是贸然给他朝中大员的官职,又怕他对朝中之事了解不深,思来想去,前些日子宗正卿一职悬空,如今刚好承嗣从岭南回来,由他担任便是最合适不过了。”

李宸站在原地歪着脑袋,想着自己到底是该制造点声音响然后咚咚咚地跑进去呢,还是要站在这儿听母亲和阿兄到底谁赢了?

还不等李宸犹豫完,李治就说话了,“这也不是什么大事,你母亲所言也有理,宗正卿空着也是空着,便由武承嗣暂且担任吧。”

李宸眨了眨眼,人还没到门口便在廊道上嚷嚷着,“阿耶,永昌来看您了。”

屋内的几人一怔,原本有些凝滞的气氛一扫而空,眉目都不自觉地染上了笑意。

李宸跑进去,见到母亲和太子阿兄,先是一怔,随即眼眸微弯,“阿娘,太子阿兄,你们都在。”说着,她笑嘻嘻地跟武则天说,“永昌刚才去过清宁宫,阿娘不在,我便想着阿娘肯定是在阿耶这儿。”

武则天伸手,将她牵了过去,李宸还一身的骑马装没换下来,看着这个人活泼又俏皮,小脸还红扑扑的。武则天神色爱怜地抬手轻触了一下她的脸颊,笑问:“去骑马了?”

李宸点头,“阿姐带我去骑马,二兄三兄他们都在,薛绍表兄也在。”说着,李宸看向李弘,“太子阿兄,二兄和李敬业约好了三天之后要比赛骑马射箭呢,到时候我们一起去看好不好?”

李弘也会骑马射箭之术,可是他从小身体不好,一旦犯病就得静养还不能见风,比起李贤那是弱了不少。李宸觉得太子阿兄天天不是在东宫跟他的那群官员打交道就是跟父母一起谈论政事,也不是什么好事,不如抽空和她看二兄和李敬业的比赛,放松一下心情也好。

李治站了起来,走至武则天身旁,双目含笑俯首看着李宸,语气中带着几分揶揄:“你前几日不是还不愿意出门?如今怎的还来要与你太子阿兄一起去看比赛?”

前几天的时候,李宸掉了个门牙,死活不愿意出门,连去清宁宫向母亲请安都不愿意了。开始武则天以为李宸是生病了还是哪里不舒坦,心中也颇为焦急,处理完手中的急事后就带人去了公主院,一看李宸便是哭笑不得,竟是因为门牙掉了所以不愿意出门。

女儿爱美,武则天也曾是小姑娘,因此也理解小女儿的心情。武则天对自己的几个子女,性格都摸透了,别看李宸那时不愿意出门,但肯定憋不了几天,她憋得了,太平还憋不了,因此也没想多管她。

只是李治那天皱着眉头,说怎的今日没看到永昌?

小女儿虽不如太平小时那么活泼好动,可也不是喜欢关在屋子里的人,每天都能看到她在后宫里晃悠,每天有意无意地还会晃到长生殿去。那天感觉长生殿十分安静,李治也有些不习惯,去了清宁宫,清宁宫里只有他的皇后在练书法。

李治一问,武则天便笑着将李宸换牙的事情说了出来,帝王听了,哈哈笑起来,笑完了便让左右将李宸带到清宁宫。身为一国之君的帝王将小女儿抱在腿上哄了半天,一脸郁闷全程抿着唇的李宸才愿意笑了,自然是一笑就露出两个掉了门牙的洞。

李治见状,也是有些忍俊不禁,可见小女儿一脸恼怒地看着他,便忍了笑意。

那时候要来看父亲都一脸郁闷委屈,如今却主动要约太子阿兄一道去玩了?身为父亲,李治乐于见到子女感情融洽,可这么厚此薄彼的待遇,心中未免有些不是滋味儿。

李弘却笑着与李宸说道:“前些日子我一直在东宫中静养,未曾会见东宫的官员,如今好了些,也得与他们见一见,怕且到时候无法和你一同去看二弟和李敬业的比赛。”

李宸一脸失望的模样,“半天时间的功夫都没有么?”

武则天看向太子,声音温柔:“你身体才好些,大可不必如此着急操心国事,不如便与永昌一起去看看。”

李弘笑着摇头,说道:“儿谢过母亲关心,但东宫之事堆积太多,若不及时处理,儿心中也觉得不安。”身为国之储君,大唐二字压在他的肩膀上,便是沉甸甸的责任,让他一日都不敢松懈。

武则天闻言,笑了笑,便没有再加劝阻。

母子二人看着十分和睦,并不觉得是他们之间有任何不快,抬头看向父亲,父亲正看向太子阿兄,神色间是满意而骄傲的。

太子阿兄在某些方面,像极了父亲。当年父亲才登基的时候,生怕有负阿翁有负大唐社稷,上朝由太宗时的三天一朝改为一天一朝,勤政爱民,一日不敢懈怠。如今的太子阿兄,一直以来都被父亲当成是接班人来培养的,虽然未满弱冠之年,已经监国数次,足以可见父亲对他的期望。

再看看母亲,母亲眉目安详,脸上的笑容温柔而优雅,李宸却觉得身上有一股透心的冷意。

☆、第034章 :君子端方(七)

初夏的时候,李宸和太平到东宫探望生病的李弘时,便与李弘约好,等到不羡园的湖中的莲子可以摘的时候,便一起到不羡园去摘莲子,那时的太子李弘便答应了。太子难得出宫一趟,李治自然也是听说了,他一听说太子要去不羡园,心里也涌起了要出宫走走的念头,便与他的皇后说道:“媚娘,说起来永昌的不羡园,还是我起的名字你提的字,太平和永昌三天两头往不羡园跑,我们却不知不羡园有什么好的。”

武则天一听,便知李治的心思,微微笑着目光温柔地看向李治,说道:“不羡园是主上亲自为永昌选的地方,有什么好的莫非您还不晓得么?”

李治扬眉,笑了笑,说道:“可终究没亲自去看看。”

武则天见状,便走向李治,笑道:“既然如此,还等什么?妾也想去看看永昌的不羡园呢。”

李宸和太平在三天前就到了不羡园,姐妹俩还邀请了几个亲王的县主,也请了如今英国公李敬业的妹妹李妍熙,当然,最重要的人物李宸也还是记得的,那就是未来的太子妃裴氏。不管忘了谁,都不能忘了裴氏的,李宸和太平自从知道未来的阿嫂是谁之后,天天琢磨着要看看未来的阿嫂,刚好遇上避暑的良机,就将裴氏邀请到不羡园里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