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用尽一生去爱(107)

作者: 于珊 阅读记录

男人耸耸肩膀:“当然,我是一名画匠,观察是我的职业。”

林淼好奇极了:“你是画家?”在林淼的想象中,所有的画家都是邋遢的首席代表。可是眼前的男人是那样的干净、妥帖,眼睛深邃而坚定,谈不上有多英俊,但每一个看到他的人都会觉得他是具有高尚情操的有为青年。

林淼伸手:“你好,我叫林淼。20岁,已婚。”

男人伸手:“你好,我叫鱼渔。25岁,未婚。”

看到林淼一点也不好奇的样子,鱼渔反问:“你怎么不笑我的名字?”

轮到林淼耸耸肩膀:“爹妈给的,我想你当时还没有力气与能力去反抗。”鱼渔哈哈大笑:“是这样!”看着鱼渔手上的书,林淼‘扑哧’一笑:“现在还看《射雕英雄传》?”

鱼渔挑了挑自己的眉毛,林淼拿过他的书,翻开第一章:“‘杨铁心见一壶酒已喝完了,又要了一壶,三人只是痛骂秦桧。那跛子又端上一碟蚕豆、一碟花生。’这蚕豆可是在灭了宋的元朝时才由波斯传入中国,到灭了元的明朝时才开始普遍种植。而这花生、南瓜就更离奇了,那是出自美洲的农作物,得等哥伦布那哥们发现了新大陆后才能传播啊。别说宋朝了,就是1530年左右传入了中国,由沿海走向内地也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啊!就算是在清乾隆末年,花生仍然是筵席珍贵之物,别说吃,临安乡下的牛家村这样的偏远山村那是想都不要想,做梦也不要梦见这件事情的发生。”

鱼渔听后哈哈大笑:“那就改呗!花开两支,咱先表一支。说时迟,那时快,郭啸天和杨铁心一见那跛子曲三居然阔到能摆出波斯和美洲的进口食品作为下酒菜,顿时心生疑虑,大喝道:‘当今圣上尚且不知此为何物?你这厮哪里来的?快说,是不是你私通完颜洪烈那贼?”

两人同时开怀大笑。

林淼由衷地说:“谢谢你,鱼渔。就像你说的,我的生活很好,我没有理由抱怨,我已经得到了许多。”

鱼渔点点头:“呵呵,数学这辈子我就没学明白过,但无论多大岁数的人在钱面前都会年轻而充满活力。现在,我这个典型的数学盲给你上上课:

人=吃饭+睡觉+玩+工作

猪=吃饭+睡觉

代入

人=猪+玩+工作

推出

人=玩+猪+工作

所以用科学的方法得出结论:人如果不懂得玩就等于一只会工作的猪。

同理

男人=吃饭+睡觉+挣钱

猪=吃饭+睡觉

代入

男人=猪+挣钱

推出男人-挣钱=猪

所以用同样科学的方法得出一个受大众高度认可的结论:不好好挣钱的男人是猪。

同理

女人=吃饭+睡觉+花钱

猪=吃饭+睡觉

代入

猪=女人-花钱

也就是说不会花钱的女人是猪哦!呵呵,所以,林淼,你应该开心。”

林淼想了很久,遂说道:“这么多年我才弄明白数学原来是门伪科学。”

鱼渔大笑:“我也是这样认为。”

停下笑声的两人一时间都扭捏了起来,两人静静地看着江面……

林淼与鱼渔开始出现在对方的生活中。两人从不提起下一次的见面,甚至没有彼此的电话,但总能碰上。例如林淼会说:“灰原的咖啡还不错。”然后下个星期的这天,林淼就会在灰原看到鱼渔。偶尔鱼渔也会说:“田湾的下午茶很精致。”然后在那天,鱼渔就能等到林淼。

两人碰上了就坐在一起,话题总是五花八门,却很有默契地从不谈论现实。在男女之间,凡亲密的友谊都难免包含性的因素,但不一定是性关系,这是两回事。这种性别上的吸引可以是一种内心感受。交异性朋友与交同性朋友,两者的内心感受当然是不一样的。

“黛玉是典型的文作女,晴雯是纯粹的武作女。”

鱼渔笑道:“曹翁的这本书,我通篇只记得薛蟠作的那首《哼哼乐》”说完还摇头晃脑地念出来:“女儿悲,嫁个男人是乌龟。女儿愁,绣房钻出个大马猴。女儿喜,洞房花烛朝慵起,女儿乐,一根几巴往里戳。”让林淼大笑不已:“石头记告诉我们:凡是真心相爱的最后都散了,凡是混搭的最后都团圆了。”

看着隔壁桌吵架的男女,林淼低声说道:“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女人不贱,男人不睬。”

鱼渔笑着说:“我必须马上补充,所谓男人的坏,是指他对女人充满欲望;所谓女人的贱,是指她希望男人对她充满欲望。也就是说,其实是指最正常的男人和女人。”

“林淼,你知道吗?我昨天买了一张光碟。”鱼渔认真地说:“是一张盗版的windows光盘,上赫然写着,‘正版费用我们在清王朝时已经付过了,所以无须激活,尽请放心使用!’呵呵。这学历还是重要啊!看西游记你还没明白,孙悟空当年就是一在五指山的暴徒,跟唐僧出国留学渡了趟金,这不就成了斗战胜佛!你说学历重要不?”

“恩,是这样。这是一部很深奥的小说,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看了。

比如有背景的妖怪都被神佛救走了,没来历的全被猴子一棒子给灭了。就这个,在现在的职场依然适用。”轮到鱼渔哈哈大笑。

“天下事什么都可以别人代做,唯独做人不行,谁又替得了谁?”

“虽然不断有学者振臂一呼,无法再忍受人类的堕落。但人类,还是最伟大的动物。我们到底会去向何方?”

偶尔看到鱼渔憋闷的样子,林淼会说:“生活中无论有什么闪失,统统都是自身的错,与人无尤,从错处学习改过,精益求精,直至不犯同样的错误,从不把过失推倭到他人肩膀上去,免得失去学乖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