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沧澜道(309)

“六月初十。”

“崔氏什么时候下狱的?”

“六月二十五。”

星灵答得很快,洛婉清思考着,将天牢老者的话、自己手里的资料,与星灵都结合起来。

六月初十,琴音盛会,谢夫人死,谢恒骨折筋断入狱,遇见了监狱中的老者。

六月十二,北戎发动进攻。

七月二十,洛曲舒回东都。

八月十三,皇后赐死。

八月十四,洛曲舒离开东都,前往扬州,崔清平归来。

她父亲早崔清平回到东都,他是怎么回来的,在七月二十到八月十四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她爹在东都做什么?

这一切不得而知,唯一几乎可以确认的是,她爹见他那天晚上,他去了谢夫人墓。

“谢夫人的墓是不是被盗过?”

洛婉清突然开口,星灵一愣,随后摇了摇头:“这我不知道了,就算当真被人盗过,谢家或者崔家都不会说的。”

洛婉清一想也是,这种密辛不该是星灵知道的。

星灵告诉她已经很多,她点点头,认真道:“今日多谢。”

“这些话不要随便问其他人,”星灵见状叮嘱,认真道,“别人会以为你想为崔氏翻案。”

“若无冤情怎么翻案?”洛婉清笑起来,神色清澈认真,“若有冤情又为何不翻?”

星灵沉默片刻,随后只道:“我是为你好。”

“我明白。”

洛婉清笑起来:“但我有数,多谢你了。”

“嗯。”

星灵点点头,随后起身:“若是无事我先走了,明日我再拿你批好的文书。”

“好。”

洛婉清起身送她,星灵摆手:“你有伤,不送了。”

洛婉清没同她客气,同星灵道别后,便吃下包子最后一口,去水盆净手,然后坐回书桌前。

她将方才同星灵得到的消息消化了一下,随后便顺着方才没看完的文书看下去。

她父亲离开东都后,十月十五,定居于扬州,于当地经商。

之后便一跃到了昌顺十三年。

昌顺十三年九月二十七,洛曲舒因贩卖私盐入狱。

十二月初七,自尽于狱中,享年四十八有余。

看着这两句话,洛婉清握着无法出声。

她感觉有什么从喉头涌上来,她克制住,像克制听见谢恒过往时那样,冷静往下看下去。

这份大致生平之后,就是洛曲舒所有相关的记录,监察司走访了他不同时间见过他的人,记录了他的一生。

这一部分内容太多,洛婉清暂且将她放到一边,随后拿起来一些与他相关的文书。

这些文书拓印,包括了洛曲舒报给崔氏的身份文牒,在扬州监狱入狱时所有相关文件,以及记录他死亡验尸内容记录。

她仔细将这些文书看过,尤其是验尸报告。

从验尸报告看,她父亲生前受过大量酷刑,但最后致命死因,却是脖子上那一道陶瓷片划过的伤口。

大量出血,相比他受过的刑罚,倒也不算痛苦。

洛婉清翻找过负责他供词的官员名单,清楚看到了主审官的名字。

周春。

郑璧月说过的那位知府。

司狱官孙翠,知府周春。

洛婉清抬手摸过他们两人的名字,心绪浮动。

她记下两个人的名字,往下翻去,这之后都是有关她父亲案子的文书,每一份口供、每一份文书,都在致她爹于死地。

直到最后,她看到一份批捕名单。

这份名单出自五年前的中御府,上面清楚写着,批捕崔氏余党,洛曲舒。

而这份文书最后,是谢恒的字迹,写着:

不予。

这两个字和现在谢恒的字迹是有些不太一样的,似乎更张扬、更锋芒毕露、更轻浮一些。

但是框架结构,笔锋习惯,却还是与如今一致。

她愣愣看着“不予”这两个字,看着这么多文书里,唯一两个试图救她父亲的字。

她突然明白过来,为什么五年前,崔氏覆灭,她父亲作为崔氏家臣,似乎没有受到任何牵连。

原来是因为,早早有一个人,驳回了这一封批捕函。

想到他的年纪,那时候,他似乎才十八岁。

她十四。

她懵懵懂懂坐在马车里,看着蓝天白云,带着江少言离开东都之日。

正是谢恒被谢氏除名,一人成为天子孤刃,独临腥风血雨,为她家批下那一句“不予”之时。

她南下去看江南烟柳。

他北上一人独登高楼。

以一人之力,换了不知道多少人,这五年、乃至未来一生的安生。

她以前便知谢恒做得多,可那都是未来。

现下才明白,原来这位青年公子,做过这么多。

她静静看着那两个字,翻阅她爹之死的卷宗所带来的绝望和愤怒,竟就在这两个字之间慢慢消弭。

那人仿佛是黑夜中持着灯火前行之人,让这世间突然有了夜明。

感激炸开了所有情绪的堤坝,方才一直压着的情绪突然都奔涌而出。

她看着他的字,手指温柔拂过。

公子。

她想着他的命运,唇齿间忍不住呢喃。

谢恒。

“多谢……”

她轻喃出声,突然听到上方传来一声笑问:“多谢谁?”

洛婉清闻言诧异仰头向后看去,就见青年站在她身后,正低着头,弯着腰瞧她。

青丝落在她脸侧,宛如幕帘将周遭隔绝,她眼里一瞬只剩下这个人的笑脸。

面具之下,一双黑金色的眼漂亮璀璨,仿佛宝石般一熠熠生辉。

“怎么,”崔恒轻笑,抬手在她脑袋上一弹,“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