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宋乡下教书糊口(307)
江陵听了他娘的话,呆呆地若有所思。
三姐叹口气道:“人生在世谁不想往高处走?我也想你往高处走。只是提醒你留个心眼,别赔了夫人又折兵,打肿脸充胖子,把娘的家底赔了不说,把你自己也搭进去了,那还不如一步一脚印,老实做人为好。”
江陵思索片刻才对三姐说:“我知道了娘。“
“你知道什么了,”三姐儿盯着儿子,警觉地笑道:“陵哥儿,是不是最近遇到什么事了?”
江陵不愿意把自己和倩容的事告诉三姐,只说:“没,没有。”
三姐儿盯着儿子看了一会,发现他守口如瓶,也就不追问了。
和三姐儿交谈后,江陵匆匆赶去赴倩容的约会。一路上他想着母亲嘱咐的话,越想心里越不是滋味。
这些年来他在交友上吃过很多亏,也伤心过许多次。如今再遇到这样的事,他实在很难像最初那样一腔热血,什么也不顾地付出真心。
但是一想到这些日子来与倩容相处的点滴,想到她可爱娇美的面容,想到她千里迢迢赶来看望自己,江陵就觉得心如刀绞,难以割舍。
梦之所以为梦,不为别的,就是因为其太过真实太过美好,以至于让人不忍醒来,也不愿醒来。
江陵一面胡思乱想,很快走到了和倩容约见面的地方。倩容还是一身飒爽的男装打扮,正靠在一棵树上吃冰糖熟梨。
见江陵来了,她笑着蹦到他面前,把手里的一碗梨给他,一边说道:“我给你买的。”
江陵连忙道谢。倩容笑嘻嘻地揍他一拳,说道:“干嘛对我这般客套。”
江陵一面吃梨,一面陪着倩容在路上闲逛。
这段日子正值中秋节庆,七柳镇上许多商家都是张灯结彩,瓦子附近也是锣鼓喧天。倩容东看看西望望,觉得十分好奇。
走到江陵家的瓦子附近,江陵沉吟着看看倩容,突然心一横,指着莲花棚对倩容说道:“那是我娘经营的瓦子。”
他说完,心口扑腾扑腾乱跳,等着倩容露出失望的表情。
但倩容却一点没有厌恶之举,反而舒头探脑地朝瓦子方向张望,一边张望一边催促江陵道:“快带我去看!快带我去看!”
这位大小姐的反应有点超出江陵的预期。他没有办法,只能带着软磨硬泡的倩容走进自家瓦子。
正好三姐和底下的几个姐妹正在台上唱戏,没人有空搭理江陵。
江陵带着倩容挤到下面熙熙攘攘的看戏人群中间,替她挡着周围人的推搡。
倩容看了一会台上的表演,跟着众人一起嬉笑怒骂。这台戏名叫《目连救母》,是宋朝非常有名的戏曲,也是莲花棚的保留大戏。
但是江陵从小到大听这出戏听过无数遍,早已提不起什么兴趣。他的目光从头到尾只聚焦在身边的倩容脸上。
在汹涌的人群中,她的侧脸是那么好看。小巧的鼻子,亮晶晶的眼睛,还有微微高的颧骨,让她比一般小娘子看起来更加倔强,就像一只不给人抚摸的小猫。
但是不知为何,这只小猫总喜欢蹭在江陵身上,让他的心痒痒的,想触碰又不敢。
他一直目不转睛地盯着倩容看。直到倩容把目光转过来,他才慌慌张张地移走视线。
倩容见江陵在偷偷看自己,心中愈发甜蜜。她偷偷在江陵手臂上拧一把,斥责他说:“你干嘛偷看我。”
江陵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倩容看他被抓包的样子咯咯乱笑,一瞬间又变成了一只张牙舞爪的小野猫。
笑完她对江陵说:“我想去你屋子看看。”
江陵略有慌张,对倩容道:“我屋子里脏得很,又逼窄。”
“没关系,”倩容打断他:“你带我去看看。”
江陵只能带着倩容穿越鬼门道,走到戏台背后自己的屋子里。
那座屋子堆满了唱戏用的各类物什。江陵的铺盖缩在一个角落里,床上床下塞满各种破烂纸张,还有一本《论语》和一本《孟子》。墙壁则是用茅草糊着,在冷风中瑟瑟发抖。
江陵想给倩容倒茶,但想了想又不倒了,只说:“家里的茶味道不好,一会我出去买碗茶汤给你喝。”
倩容却似乎没有听到。她转着脑袋四处打量江陵的屋子,心里也有点被惊到了。
她一直知道江陵家中并不富裕,但她没想到他家会穷到这个地步。
虽然她在外行走也会住稍微差一点的馆舍,但是再差的旅店也要比这间屋子宽敞许多倍。
说句实话,这屋子在她看来根本就不能算是屋子,只能算个棚子,或者说连个棚子也算不上,顶多算个茅坑。
这些想法虽然她没有直接对江陵说,但却清清楚楚刻在了表情里,也全部落入了江陵的眼睛。
江陵此刻的心情无比煎熬。有那么一瞬间,他甚至觉得自己对倩容太过残忍,但想到从前,想到母亲的话,他咬着牙没有吭声。
这次,他决定不再欺骗。
倩容把房间看了一圈,忍不住问江陵道:“明远,你平日读书的束修钱是哪里来的?”
江陵轻轻苦笑道:“我娘平日里赚的钱,几乎一大半都交给我念书用。她自己只用一点。”
“哦,”倩容小心翼翼地看着明远说:“那你昨日请我去莲香楼吃饭的钱…”
江陵回答得有些局促:“那也无妨,近来戏棚的生意好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