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经(183)+番外
“就这两件。”莫非硬硬的毫无情绪的声音传来,惊醒了又出神的徐玫。
她正要回头看一眼莫仁到底选了什么样的衣裳,却突然见到皇宫前面那宽旷的广场上如同喷泉激流一般涌出了无数铠甲明亮全副武装的士兵,很快将整个皇宫团团围住了!
鸟儿飞离。
仿佛有什么大事发生了!
“莫仁!”徐玫无端地握紧拳头,喊了一声。
莫仁立即来到她身边,一只手按在剑鞘上,顺着徐玫的目光看向外面。先是看了近处街道,但很快就看向皇宫,看到了那无数端着长枪明显严阵以待的士兵!
仿佛有一种无形的东西,快速地蔓延开来。
只不过一会儿,楼下的街面上就有人骚动起来,交头接耳的声音渐渐变成了哗然的喧嚣,无不在传诵着一个惊人的消息——
皇上紧急召回仁德太子,并宣布退位!特令仁德太子即刻登基,百官归属,众臣朝拜!
皇上退位了!
仁德太子成了新的皇帝!
☆、164 见证
仁德太子明明已经被废,他何时回京又怎么突然就继位登基了!
皇上怎么愿意退位成为太上皇!
街上的百姓们都隐隐猜测到了什么,压抑着兴奋,又面色惶惶,很快相互道别,赶紧回家,关门闭户要紧!
“我们也赶紧走吧。”莫仁道:“接下来怕有好一阵子乱。”
“再看看。”徐玫也不知道因为什么,很快站在这百叶窗后面,看看今日会发生什么!
身后的伙计已经得到消息,面色发白,显然心中也惶惶不安,想要劝说徐玫赶紧走,似乎又觉得不妥,急的团团转。
楼下,兰桂坊本就不多的客人开始涌出兰桂坊,而春伯站在门前,正焦急地向内张望。没看到人,他又回去将马车赶过来离的更近一些,坐在车辕上焦急地等。
那伙计匆匆走了出去。
不一会儿,一个少年公子走了进来,向徐玫和莫仁施礼,道:“两位客人,我们铺子怕要暂时休整一时了,不知两位……”他的声音里还残留着变声期的暗哑,听起来有些低沉。他年纪不过十五六岁,一身绯色的衣袍,镶金配玉,容貌清俊,看起来既富且贵。
“可我们与家里大人约好了,要在这里等他的呀?”徐玫抢先回答道,目露怯怯为难之色,问道:“不知你是什么人?”
“这是我们少东家。”那伙计介绍道。
“在下贾寅,见过姑娘。”贾寅通名之后,略做沉吟,道:“既然如此,那姑娘且在这里等待尊上吧。我们只是暂时歇业,门还是会留半扇的。”
“那就多谢少东家了!”徐玫还礼道谢。
“贵客客气,临时歇业,本就是我们错了。”贾寅客套一句,应该是要去别处指挥伙计行事,匆匆离开了。
徐玫再往下看,就见春伯似乎得到了徐玫暂时不走的消息,配合伙计将马车驶到了偏僻处,依旧守在马车边上。
“一会儿该要封城了。”莫仁十分不赞同徐玫这个决定。
他心中十分懊恼,不该听到徐玫要给他买衣服,就答应了徐玫出来。
果然,碰到了麻烦。
若是一会儿她再不听劝,他……
莫仁抿起了唇。
街面上喧闹的行人很快散去,又重新冷清下来。
太阳依旧明媚的照着,似乎对人间发生的一切一无所觉。
而徐玫站在窗前站了好一阵子,竟然再也没有发现一丝异常。外面街道,除了安静,还是安静。
终于,又有了人。
却不过是普通的老百姓,又从家里出来了。
哪里有什么危险。
根本没有任何动乱。
街面上渐渐重新热闹起来。
徐玫已经听到有人在议论说:太上皇,(是的,此时已经是太上皇)因为妖道洪光离开之后,突然醒悟过来,觉得往日所作所为愧对列祖列宗,更无颜面对大夏因他而受苦受难的百姓,是以紧急召回了仁德太子,将皇位让与仁德太子继承,自己退位静养,吃斋赎罪,再不过问政事!
这一番说辞,很是冠冕堂皇。
但明眼人都会在心中打上问号,不会真的信。
但徐玫却看见,街上很快就有百姓露出欢喜鼓舞之情,大声道:“难怪今儿天晴了!果然是老天爷开眼了,不忍我大夏真的被妖道蒙蔽!仁德太子顺应天意,勤政爱民,我们大夏有救了!”
种种谈论声,竟然多是为仁德太子登基叫好的。
“看来,新帝已经完全控制住了局面。”莫仁低声道。
徐玫抿着唇,看向窗外,没有开口。
她看见,楼下,春伯又将马车从偏僻处行驶出来,而站在马车前面的,竟然是夏长渊。
徐玫回头,正好看见那位少东家贾寅进来,笑容欢喜地道:“我家大人找来了!多谢少东家宽容!恩,我之前选的衣服给我包好没有?另外我还需要给一对老年夫妻以及两个四五岁小女孩的衣裳,都要中等的料子就好……”
贾寅怔了一下,笑道:“正要来告知小姐,我们又打算继续做生意了。”他招了招手,之前招待徐玫的伙计就走了过来。贾寅吩咐道:“好好招待贵客,告诉账上,说我的意思,给贵客打个八折。”
“是。”伙计应下来。
“那真是太不好意思了。”徐玫笑容越发高兴。
待夏长渊找上来时候,徐玫已经全部选好了衣裳,分别打了包袱,正准备下去了。
“父亲,总算等到您了!”徐玫迎上夏长渊,挽了挽夏长渊的手臂又松开,高兴地道:“我已经给家中所有人都选好了过年穿的新衣裳,咱们可以回去了!早上的时候,婆婆说豆芽好了,中午可以吃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