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经(273)+番外
这里,就应该是徐家存放徐师真迹的地方了。
徐玫不禁有些恍惚。她进来余荫堂之前,有想过会发现点儿什么,却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她会以这种方式,真的找到了徐师真迹的陈列之处!
洪光道长正站在室内正中的一个石台前。
在他面前的石台底座约有一尺多高,上面供着一尊二尺多高的四方青铜鼎,鼎上有文字,有些类似于先古时候的甲骨文。整尊方鼎看起来分外的沉重古朴,让人吃惊。
徐玫默默地走到那尊鼎面前,见洪光道长没有理会她,便默默站定,视线落在方鼎上刻画的文字上。徐玫没有接触过太过古老的文字,这上面密密麻麻,让她辨认起来十分吃力。
幸好,这些并不是真正古老的甲骨文,而后稍后一些的文字。
她连认带猜,费了一些功夫,也算是读懂了上面的记载:上面所记载,乃是徐师之生平功绩种种,以及为子孙安排,又有一两言,也能被视为是“家训”,但却又在后面注明“时移世易,当临机生变,勿拘泥先人之言”。
让徐玫失望的是,这上面依旧没有关于徐师的来历出身,也没有言及他最后的去处。
只是这些,又有什么值得一看呢?虽然这上面记载的徐师生平十分详细,他所做出的功绩也的确让人心生震撼敬意……但对于洪光道长来说,这并没有什么吧?
徐玫有些不能理解。
难不成,他是在找这尊方鼎上的机关?
她悄悄转移目光,偷偷打量洪光道长,这才发现,洪光道长的视线并非是落在鼎体上的那些文字上,而是一直在注视着方鼎横岩上的那些花纹。
那些花纹……
徐玫仔细辨认了片刻,不禁咬住了唇瓣,双手握成了拳头!
那些花纹,终于是越来越觉得眼熟,徐玫猛然想起来,那些西洋书籍器皿上的字符,与眼前仿佛一般无二,只不过是刻意刻画的更美更像花纹罢了!
二百年前。
徐师命后人造这尊鼎之时,他是懂得西洋文字的么?那个时候,南方沿海之地,似乎已经有了原来大夏的西洋人?
徐师是南方沿海人士?
或者,他后来才有机会学到了一些西洋文?
徐玫有些后悔自己一直没有去徐家族学听讲上课——
徐家如今的产业支柱是海运。所以,徐家人免不了要与各国人打交道,当然需要能通译他国语言的人才。所以,徐家族学之中,其实是有人在传授西洋文的!几乎所有人的徐家子弟,都多少懂几句!也能认识几个西洋文字!
☆、234 交集
“仙长,您在看什么?”徐玫故作没有发现,小心开口询问。
洪光道长平淡地道:“小姑娘长在徐家,竟然不认识洋文?这上面的花纹,是洋文字符。只可惜,却并不是已知的几种洋文。若有更多此类文字,本尊定能够推演其中之意。”
他微微摇头。
不是洋文。
徐玫知道,西洋人也有好几种文字,虽然组成单字的方式并不一样,但最基本的字符,却都是与眼下这方鼎的花纹差不多的。
而这位仿佛神仙一般的道长,却也不认识。
字符有排列组合,绝顶聪明之人,是能够凭靠推演来判断一种文字的机构和意义。
洪光道长智慧卓绝是不错,但正如他所说,这些字符太少了。少到不足以支持推演成功。
徐玫抿了抿唇,眼中不禁有些失望:“上面写的会有徐师的来历去处么”
洪光道长都无法辨认,她更没有成功的可能。
除非是找到解密的关键钥匙。就像那些密信暗号所用一样。一但有了关键的工具,一切就会迎刃而解。
或许,徐家的核心传承之中,会有这把关键钥匙!
徐玫不相信,徐师既然在大夏留下了后人,会不留下任何交代!
这么念头一出,徐玫心头又猛然一凛——
她都自然而然地这么想了,眼前这位洪光道长,定然也会生出同样的想法!
那么,他再次重来徐家的目的,怕就在此处了!
“或许更有关于《浮世经》的真相。”洪光道长淡淡地道。
徐玫沉默,不知该如何接话。
洪光道长也没有理会她,接下来伸手将那方鼎一寸寸地检查着。徐玫看着他将那沉重无比的方鼎拿在手上如同小儿玩具一般轻松地玩弄着,心头已经从骇然到麻木,只能默默观看,无法言语。
洪光道长检查完了方鼎,似乎没有更多的发现,只得放弃。随即,他回到石室门边,顺着四面墙壁的顺序,一一查看过去。徐玫跟着他看,他依旧毫不在意。
他看的很快。
每一件物品,每一个书册,徐玫尚未看出大概名堂,他便已经看罢放下,拿起下一件了。而且,墙壁,架子,墩台等等,所有的东西,他都仿佛随手动作一般地敲了敲,应当是在检查,有没有更隐秘的暗格之类。
洪光道长这样的人,一般是不出手的。
徐玫跟在他身后默默地想:他既然用上了手,就说明,这里的一切机关暗格,怕都逃不脱他的检查吧。
只是十分可惜的是,他的确找出了几个暗格,也从暗格之中发现了一些什么,却都不是他想要找到的东西……虽然徐玫其实并不知道,他到底在找什么。
最后再回到了石室门前,回望满是柔光,洪光道长露出少许的惋惜之色。徐玫能够看到,他仿佛有一些怅然的感伤,只有少许,也只存在了一瞬,便又恢复了仙风道骨,不再流连,迈步上了台阶,向上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