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经(459)+番外
那位林老十分肃然,向徐夫人点头,又像徐玫歉意地抱拳,竟然对徐玫一个小辈露出几分尊重之意,道:“老夫的确想要亲自测试一下。”
他走上黑板,拿着粉笔写下一段话。是一首乐府词,不是最有名的那几篇,有些生僻。他相信,这一篇乐府词,这些才入学三个月的小孩子应该没有学习过。
很显然。
就连青花她们也有些认不全上面的字。尤其是青花。她拿着小木棍一个字一个字让小孩子认的时候,遇上她自己也不认识的,俏脸羞的通红,按照徐玫的吩咐,在所有不认识的字上面做了标记。
一篇下来,不认识的字,足足有几十个。
徐玫不慌不忙,走上台去,拿起粉笔,一个个地给所有他们不认识地字标注了读音。只见她标注一个,台下小孩子就忍不住开始拼读起来,从一个字到一句话,反复读几次,竟然已经是能懂了!
徐玫标注完毕,没有立即提问,而是道:“给你们一刻钟的时间,熟悉一下这篇乐府诗。一刻钟之后,我希望你们能顺利朗读出来。”
她没有告诉他们,那些字该读什么。却也没有禁止小孩子们彼此小声讨论。
徐夫人等人,就站在一边听。
听着听着,徐夫人欣慰而笑,林老等几位官员都忍不住动容——
因为他们明显听到,那些孩子,竟然真的凭着上面的注音,将字正确地读了出来,完全没有错误,越来越流利!慢慢的,有几个孩子甚至开始摇头晃脑,像是已经能开始领略其中的故事意义了!
一刻钟之后。
青花再次站在台上时候,就显得自信多了。因为,这上面再也没有了她不会读的字。而台下的小孩子,绝大多数都同她一样,随着她手中小木棍的移动,一字一句,将整个作品,完整地诵读了出来!
☆、349 前行
再一回首,竟然是大半年过去,到了七月。
徐玫从忙碌之中抬起头,看明亮的天空,不禁怔了好一会儿。有徐夫人的支持,有老先生们的认可,她的注音之法推行的极为顺利,六百里的土地上,有了大大小小的,近百个简单推行注音之法的学堂,从八岁到十五岁的,若无特殊情况,都必须去;十五岁往上,三十岁以内的,愿意学,也一样可以去。轮番上场,才用不到半年,这里的就有过半的孩子们完全学会了拼读之法,认识了许多字,甚至能够读榜文通告了!
这种改变,让人振奋不已。
夏长渊和许多大儒先生一起,开始编写常用字典。
而徐玫除了注意要将学习的优秀的学生集中起来重新授课为学堂培养先生之外,更多的是,是在编写一本本小故事,绘上简单的几张图,标上注音,用极低的价格卖出去或是直接散发下去,供大人小孩去认读。
所谓“教化”,便是如此。
“再然后,就是真正培养人才了。”徐玫向徐夫人道:“咱们徐氏族学安排的很不错,有算术,有常识,地理天文等等,完全可以推广,那将来的话,徐元就会有源源不断的人才用了。”
徐氏登岸占了六百多里土地,迅速成为了一方势力,被称之为“徐元”。
她那个拼音小学堂,眼下也充当着给徐元发现好苗子的作用,看到了几个天资聪颖且勤奋刻苦的,都推荐给了徐家,由徐家重点培养了。
“以后呢,这拼音小学堂,就放入小学一起吧。”徐玫有些懒散,道:“怎么办小学,我就不参合了。”
“你啊。”徐夫人心里也没指望徐玫。
兴建小学,普及教育的话,是一项大工程,并非之前徐玫那单纯灌输拼音的小学堂可以相比的。必须由官府牵头,财政支持,才能去做。而非是一人一家之力。
现在的徐元,已经不能仅仅当成家族看待了。
“那你是想要休息一阵子了?”徐夫人问道。
“娘,我想要出门走走。”徐玫收敛了些懒散,显得有些慎重,将经书取出来给了徐夫人:“这个给您,免得我给丢了。”
徐夫人仍然选择了香囊使用,坚持将那戒指给了徐玫认了主。
徐夫人看了看徐玫,将经书收起来,问道:“你准备去哪儿?”
“渤海国。”徐玫垂下眼睑,掩饰住眼中的波澜,轻声道:“我准备去渤海国走一趟。”
衡山传来了消息。
他们终于在渤海王都找到了胡不为的行踪。而正如冥冥之中只有定数一样,胡不为再遇了了渤海王后,此时的身份,乃是小王子的启蒙先生,能自由出入王宫。
至于那小王子,也不过才三岁罢了。
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徐玫本以为自己还能再耐心地等待一阵的,却不知怎么的,突然控制不住地恶心!一想到胡不为肯定会与渤海王后之间发生些什么,她简直恶心的想要死了!
所以,她不想再等下去了!
她也无法再等待下去了!
徐夫人并未询问徐玫要去渤海国做什么。她平淡地道:“如今渤海国王身体虚弱多病,朝政这些年渐渐都被赵王后把持。赵王后有些手腕,但当年与渤海王夺位败走的叔叔占据一岛成为岛主,手下有人手近三千,海船无数,相当不弱,这几年更想回归国内,野心未灭。”
她顿了顿,道:“我说这些,是想告诉你,渤海虽小,国内也乱,玫儿你若去,一定要多加小心。”
“我会的。”徐玫慎重地道。
“需要我陪你去吗?”夏长渊听到消息,关切问道。
徐玫摇摇头:“父亲还是忙您的事吧,我会很小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