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葛家有女挣钱忙(241)

作者: 甯小初 阅读记录

第386章 偏殿纷争(一)

到了偏殿,已有半屋子的人在此等候。

“小九?你怎么在这儿?”在夏九犹豫着要不要请安,怎么请安的时候,明和郡主看到了她,十分惊讶地问出了声。

“见过郡主殿下。”夏九也十分意外地看着明和郡主,“我……”

“葛九是跟我一起入宫的。”五公子淡淡地说了一句。

长公主和明和郡主去半醉轩找夏九的事情他知道,他不觉得夏九对他有多死心塌地,但相信夏九不会被别人的三言两语改变。不过此刻,他非常警惕,因为他与夏九数年未见,而明和郡主与夏九的交情显然很不错。

明和郡主不满地嘟起嘴:“小九个骗子!”说完,转身回到原处,不再搭理夏九。

此时,偏厅里大多数人的注意力都在夏九的身上。人多眼杂的,她不好多解释什么,说错一星半点儿都是不得了的大事。

“是半醉轩的九姑娘啊!看来这几天也不会太无聊了。”辰王府的七公子是小吃街和半醉轩的常客,他虽惊讶她跟着睿王府的人来,到底也没多想什么,他长这么大,最关心的是吃和玩,看到夏九的第一反应是她能做美食会玩有趣游戏。

“这葛九原来是半醉轩的九姑娘啊!带半醉轩的那些新鲜玩意儿了没有?”平义伯府的葛九姑娘几乎没人知道,但半醉轩的九姑娘知道的人不少,有些人到今天才把这两个身份联系起来,而且,他们最先联系到的,就是半醉轩的那些玩具。

而沉默不语的那些人中,有人才意识到,半醉轩约等于是睿王府的产业,会不会跟相逢居有着一样的用途?他们带着审视的目光看着夏九。

夏九被围得尴尬,认识的不认识的都一一问好之后才说:“小九没什么别的本事,只会吃和玩,那些玩意儿自然不会忘了带,可惜没什么吃食。”

“哈哈,下次寻到野味儿记得通知我就行。”辰王府的七公子没心没肺地接了一句。

夏九还没挪到五公子的身边,内侍总管就进来说,皇上醒了,但太医吩咐不宜过度劳累,所以让所有人分批觐见。

首先是敬王府的人。敬王是皇长子,府上大公子的儿子是皇上的第一个曾孙,平日里就十分喜爱。今日前来侍疾的便是敬王大公子的夫人和刚满两岁的皇曾孙。

皇曾孙方才安静地睡着,这会儿被喊起来,满脸的不开心,他的母亲刚说了两句话就开始哇哇大哭。

皇上不喜哭声,哪怕对方是两岁的小孩子,皇曾孙这样是万万不能去的。他的母亲又气又急,一会儿训斥乳母没用,一会儿责怪孩子不听话,惹得皇曾孙越发哭闹得厉害。

其他人则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易总管,小孩子哭闹是常事,要不,让我先去吧。”以为中年男子说着话。

“说话的是凌王。”五公子悄悄在夏九耳边提醒道。

凌王是在场唯一一位王爷,确实是在场人员中最适合说这话的人。毕竟,按辈分,其他所有人都是晚辈。

“这……请王爷容奴家回禀一下。”易总管不敢轻易做主。

“易总管,我们去,马上就去。”不算正在赶来的,在场的就超过了十家,要是现在不去,说不定今天就没有机会了。

第387章 偏殿纷争(二)

“可皇曾孙还哭闹着。”易总管为难地看着这位夫人。

夫人的目光在四周转了一圈,看到了书架上的竹简,几步过去,拿起来就要往孩子身上打。

易总管一把抢过夫人手上的竹简,苦着脸说:“夫人,这是古籍,用不得啊!”

辰王七公子一把抢过孩子,生气地说:“堂嫂嫂,你也是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怎么能打孩子呢!”奈何,他根本没有哄孩子的经验,孩子在他手里依旧闹腾。

看着皇曾孙不停地往外扑,辰王七公子为了护住孩子,踉踉跄跄地移动着步子。在皇曾孙就要掉下来的时候,夏九十分自然地上前一步,托住了皇曾孙的脑袋,又顺势将他抱在了手里。

神奇的是,皇曾孙到了她这里就不哭了,挣着大眼睛好奇地望着她。

夏九轻声哄了两句,拿出手帕给他擦了擦脸,又随手拿了自己的小梳子给他玩。她的小梳子一端有一条红绳系着一颗珍珠和一条小鱼,扯一扯会有长短的变化,皇曾孙拿着它,扯了一下又一下。

夫人见状,松了一口气,示意乳母上前抱孩子。

没想到,乳母一抱,皇曾孙就抽泣了几声,挣扎着扑到了夏九的怀里。

夏九无措地看了看乳母,又看了看夫人,心里想着:她可没有存心使坏啊!是小家伙自己抱着她不放的!

这时,易总管催促了一声。

夫人牙一咬,命夏九抱着皇曾孙和自己一起去见皇上。

“不,不,夫人,这不行,我不行的。”夏九赶紧抓住皇曾孙的两只小手,把他从自己身上扒了下来,往乳母怀里送。

“你去吧。”万万没想到,五公子不但不反对,还爽快地同意了。

“父皇召见的是敬皇兄的孙子,其他人去可不合规矩。”凌王站在门口居高临下地说。

仔细计较的话确实不合规矩,这话没错。若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打夏九当乳母,这事儿也就这么过去了。现在,凌王显然没打算视而不见。

“夫人,此举确实不妥。”要是把人带进去被当场指出身份,他这位带路的也需要承担责任,他不得不提醒道。

这时,凌王接着说:“如此,劳烦易总管前去回禀,让本王先行前去。”他整了整衣衫,一副整装待发的样子。

上一篇: 大楚第一权妃 下一篇: 初熏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