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家有女挣钱忙(256)
待皇上一行人离开,御花园里的人都叽叽喳喳小声议论了起来。夏九迅速挪到五公子旁边,正准备说点什么,被前来调查案件的农大人和南宫大人制止了。照旧是所有人分开,不得相互说话、打手势,一个一个单独问询。这一次重点盘问的是明和郡主身边的人,所有经手食物的人,以及其他可疑人员。
御花园里所有的食物和水都检查过了,没有毒。所有的食物都是经过层层检查再递上桌的,有毒的可能性本就不大。
可是,明和郡主的手指上粘有有毒的糕点粉末,分明就是吃了有毒的糕点致死,那么,她手上的糕点是从哪里来的呢?谁有这个本事在宫里随意弄到糕点?
农大人知道明和郡主死因的时候也气得够呛,大声训斥所有人:“才有个人因为吃食险些没命,怎么还有人这么不上心,什么都往嘴里塞,难不成宫里还让你们饿着了?!为这么块糕点没了命,真是,真是——太不把命当回事儿了!”
南宫福锦可不认为明和郡主会这么不小心,疑点非常多!他勘查完现场,又问了几个人之后,对所有在场的人说:“这是一起随机杀人事件,所有人都是目标,这次是明和郡主不慎掉进了陷阱。只要凶手没有被抓,所有人都有可能被盖,大家多加小心!”
农大人与南宫福锦分工合作,有些情况他还不清楚,问:“你如何确定这是一起随机杀人事件?都还没全部询问过,你现在确定未免草率了点!”
南宫福锦皱着眉,认真地说:“我既然这么说,自然就有依据。”他环顾四周一圈,拉着农大人到旁边耳语了几句,农大人便不再追问了。
第412章 有一种可能
这一次是农大人询问夏九,将事发前的事情仔仔细细盘问了几遍,尤其是她和明和郡主单独在一起说的每一句话。
农大人在怀疑夏九。这也不能怪农大人,皇曾孙的事件中有夏九带进宫的棋子,毒面包的事件那么巧让她躲过一劫,这一次,夏九是最后一个与明和郡主单独说话的人,从明面上看,三起事件都有关联的,只有夏九。
可是,盘问来盘问去,愣是没有找到夏九动手的证据,因为她的一举一动几乎都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尤其是今天,得知凶手可能会再次对她下手,他们可都盯着这个饵呢!
夏九疲惫地走出询问的房间,看着火辣辣的太阳,听着自己肚子咕噜噜的叫声,深深叹了一口气,无奈地跟着内侍走,不知道这一次又会被带到什么地方去。
走着走着,竟然到了案发现场。明和郡主已经被妥善安置,现场留下了一堆各种各样的标记,有人继续寻找线索,有人在记录。
南宫福锦看到夏九的到来,一边制止夏九继续走近,一边向她走来。
夏九现在一点都不希望看到南宫福锦,很想掉头走掉,但,似乎不能。
南宫福锦带着夏九到一个僻静处,严厉地说:“葛夏玖,我希望你能把知道的所有事情都好好说清楚,不然……”
“我真的什么都没干,不然怎么样都没用!”夏九自顾自找了块石头坐下,索性开始摆烂。
“我想到了一种可能。”南宫福锦眯了眯眼,紧盯着夏九说,“我们一直找不到毒药,另一件消失了的东西是不倒翁棋子。你说,有没有一种可能,毒药是装在不倒翁棋子里面带进宫的?”
“不可能!”
“别急着否认。”南宫福锦制止夏九说话,自己继续说,“我已经询问过当时检查物件的人,他只检查了外面,没有把棋子拆开检查,所以,如果里面有什么不该带的东西他们也不知道。”
“我说了不可能!”夏九十分生气,“这个不倒翁棋子是我设计的,是半醉轩的人一起做的,里面是空心的,之所以是不倒翁,只是底部的木头材质比上面的那部分更重而已!这个棋子,是出门前才换的,根本不可能有人事先预料到!再说,另外半副棋子不是在你们手里么,你可以去查啊!”
南宫福锦则十分冷静:“我怎么知道这半副与那半副是一样的?说不定就是那半副有,这半副没有。你就真的觉得半醉轩里的人都能信任?就没有给别人什么可乘之机?”
“你什么意思?!”夏九敏锐地觉察到,南宫福锦与农大人怀疑的方向不一样。
“你进宫,是彦霖公子一手安排的,你准备了什么东西,他必定也是知道的,所以,他是最有条件做手脚的。”南宫福锦顿了顿,观察着夏九的表情,给了她足够的思考时间才一字一句、口齿清晰地说,“他在宫里宫外都有人手,有足够的作案动机和作案条件,而且,事成之后有一个很好的替死鬼,可以把自己摘得一干二净!”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夏九觉不相信这一推断。
南宫福锦幽幽地回了一句:“你凭什么说不可能?证据呢?”
第413章 争论
夏九站起来,用力拍了拍自己的脸颊,迫使自己冷静下来,梳理一下事件情况,分析道:“如果事情真的如你所说,为什么要来毒杀我呢?要是我被毒死了,岂不是没有替罪羊了?”
“他能不知道你的习惯和脾气?只要他知道,他就能预料到你的行为。”南宫福锦说着,“再说,我也不能肯定你不知情。”
“我……”夏九一再被怀疑,真的好生气,又深吸好几口气,让自己冷静一下才说,“正如你所说,五公子了解我,知道我的性格,所以他不会带着我干你猜的那些事!因为我根本不是他能绝对控制的人,他也猜不透我到底想干什么,会是他最不稳定的不可控因素,他又不傻!而且,我与五公子多年不见,他能有多了解我?在他的记忆里,我是个穷人家的,不会浪费粮食的孩子,不会干馒头剥皮吃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