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名门天姿(925)

作者: 紫苏落葵 阅读记录

“装,继续装。”李恪说着站起身来,理了理衣衫,对江承紫说,“阿紫,这雨一时半会儿也停不了。咱们去蓬莱殿瞧瞧母亲与阿愔。”

“好。”江承紫将手中咬了一半的糕点放下,拍着手上的碎点心屑就站了起来。

“哎,你们这就走了?”柴令武连忙问。

“嗯。”李恪点点头,将一旁木架子上的雨衣取下,为江承紫披上。

柴令武咳嗽两声,道:“阿念,你,你说的那个长乐是谁呀?”

“呵呵。”李恪鄙夷地看了柴令武一眼,冷笑了两声。

“阿芝,你知道他说的长乐是谁吗?”柴令武转而问江承紫。

“呵呵。”江承紫也是一脸鄙夷。

“你们俩这什么意思?”柴令武恼怒地反问。

“没啥意思啊,你既然不承认,接下来的话,我们就不说了啊。既然不说了,也就没啥事了啊。”李恪一边帮江承紫细心地系上雨披带子,一边回答柴令武。

“对。义兄也知晓这段时间挺多人谋算我们的,我们得四处走走,看看情况。”江承紫也与李恪一唱一和。

柴令武叹息一声,说:“好吧,不闹了。”

“嗯?”李恪假装不明所以。

江承紫也附和着演戏,不解地催促:“阿念,我们出发吧。”

“好。”李恪笑着回答。

柴令武看两人这状况,明白他们是知道些什么。原本他是一辈子都不想有人知晓那天的事。如今,这两人知道了,那说明有旁人知晓。或者是长乐告诉这两位的。无论是旁人知晓,还是长乐告诉这两位的,这都意味着这件事已不仅仅是他与长乐的荒唐梦境。

原本,他是想将这一件事烂在心里,一辈子不去想起的,但如今看这情况似乎有点不对劲儿。

“行了,你们有什么就说吧,我认识长乐。”柴令武心一横,也就承认了。

“呔,长安城认识长乐的人多了。”李恪鄙夷。

“是啊。我还认识长乐呢。”江承紫立马附和。

“你们俩够了啊。”柴令武怒气冲冲。

“他恼了?”江承紫问李恪。

“恼羞成怒。”李恪评价。

“你们要问什么,坐下来,问。我说,我说还不行吗?”柴令武叹息一声,率先一屁股就在垫子上坐下了。

“当真?”李恪问。

“李老三,你能不婆婆妈妈么?”柴令武很是不耐烦。

李恪没理他,兀自征求江承紫的意见。江承紫说自己没意见,一切听他的。柴令武摆摆手,道:“你们俩差不多得了,别装了。”

江承紫哈哈笑,才与李恪一并坐下来。

屋外,暴雨如注。

柴令武喝了一口茶,轻叹一声,缓缓地说:“原本这件事,我是想一辈子烂在心里的。今日既然你们问起,想必是有人告知你们。但不论此人是谁,想必长乐的处境都不会很好。”

江承紫不由得眯起眼,对柴令武又高看了一层。这家伙果然也不是一般人,仅凭这小小的一个细节就能判断出长乐的处境不好。长安城呀,果然是养人的地方。

对吧?”柴令武说完那一句,就眼巴巴地瞧着李恪。

“看起来似乎不好。”李恪回答。

平常吊儿郎当的柴令武这会儿很是安静,脸上是从未有过的严肃。他垂了眸,没有说话。三人沉默,天地间只有乳如注的暴雨倾泻而下。

李恪也不着急,只跟江承紫有一步没一步地继续着那一盘残棋。

柴令武顿了片刻,才继续说求他与长乐公主李丽质的一段往事。

从前,他作为李世民的亲外甥,与李家关系也不一般,他自然也认识李丽质。按照辈分,他喊李丽质妹妹。李丽质也喊他一声表哥。但他们的关系也仅此而已,家人也从来没想过他们亲上加亲。因为他们俩人实在太不搭调了。

李丽质貌美聪敏,饱读诗书,琴棋书画皆精通,尤其一手小楷与丹青出神入化,就是许多年长者也是赞叹不已。加上又是长孙皇后亲自养着,性子里也酷似长孙皇后,很是娴静淑雅。

后来,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做了皇帝。李丽质就成了嫡系大公主,更是身份尊贵的天子娇女。帝后对这女儿疼爱有加,在选婿方面,便是看尽了朝中才俊,最终为她选了长孙无忌的长子长孙冲。

而柴令武是柴绍的小儿子,文武不行,还懒惰得要命。他父亲希望他去军中锻炼,他径直就跑到扬州去蹦跶不回家。他父亲希望他读书,他就把夫子的胡子烧了。让他去当太子伴读,他就带着太子别的伴读拿着开水去帮阴德妃浇花。有大臣斥责他父亲不是,管教不严,他就在人家早朝路上放绊马索。

而起,他做啥都跟他父亲对着干,父亲说一句,他必须顶一句。

柴令武平素的爱好简直就是纨绔子弟标配。不是在平康坊的脂粉堆里打转,眠花宿柳;就是跟人打赌呀,行猎呀,而行猎什么的,又吓了路人,或者踩了百姓庄稼。

诸如此类。可以这么说,柴令武就是长安城青少年的反面教材,各大世家教育孩子基本上都会加一句:“千万别学柴家小子。”

后来,长安城的各家还暗戳戳地称柴令武、独孤谋、房遗爱、长孙濬这四位出名的纨绔荒唐子弟为长安四大公子。

“总之一句话,她是那天上皎洁的月亮,我就是那泥里的蛤蟆。”柴令武一本正经地说。他用这么一句话总结了他与李丽质从前的岁月。

江承紫噗嗤一笑,李恪淡定地说:“很有自知之明。”

上一篇: 锦堂春 下一篇: 莫清歌:代嫁狂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