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他们说是你救了我,他们要过来谢谢你。”
柳仙媱迅速数了下, 加上阮若云有十二个大人, 八男四女, 还有个年轻女子怀里抱着一个两岁模样的小孩子。这两家一共十三口人。
柳仙媱见此总算明白为什么阮若云刚来的时候那么娇气了, 不是因为她是城里人所以娇气,而是因为宠得娇气。
两家第三代就她一个姑娘, 受两家人宠爱不娇气才怪呢。
柳仙媱看着两家人,观其面相,心里已经有数。
“柳大夫,谢谢你救我们家阿云,谢谢你啊。”阮妈妈一脸感激地向柳仙媱道谢。
柳仙媱也客气说道:“您客气了。我是大夫, 救死扶伤是大夫的天职。不论是遇到谁我都会救, 不只是因为阮知青。”
“不管如何都是柳大夫你救了我们阿云,你就是我们家阿云的救命恩人, 我们两家的恩人。”阮爸爸也感激地说道。
“他们俩说的对,柳大夫你就是我们两家的恩人。以后有什么需要你就跟我们说, 只要我们能办到的,我们一定会尽力办。”阮若云的外公也说道, 其他人也都附和。
“不必了。我没有什么需要的。我救人并不是为了图什么回报,你们无需如此。”柳仙媱看着阮若云的外公,神情认真说道。
她是要告诉这两家人,她说的是真的。
她救过的人多了去,她就从没想过会有什么回报。她所作所为,只求问心无愧。
“柳大夫,这是我们从海城带来的特产,你莫嫌弃。”阮妈妈说道就将提来的东西递给柳仙媱。
柳仙媱赶紧拒绝:“不用不用。我可不能收你的东西,你们快带回去。”
“柳大夫,你救了阿云,我们很感激。这是我们的一片心意,你就收下吧。”阮若云的舅妈也劝、
但柳仙媱是绝对不会收。
“你们的心意我心领。不我嫌弃,你们带的东西都是好东西;但我有我的规矩原则,请恕我们不收。东西你们带回去吧。”
柳仙媱严肃地拒绝,她看向阮若云严肃说道:“阮知青,你在村子里的日子也不短了,你应该知道的。村里和卫生所都有规定,这些东西我是万万不能收。我可不能带头坏了村里和卫生所的规定。赶紧让你家人将东西收起来。”
“妈,舅妈,我都说了柳大夫她是不会收的,你们快把东西收起来吧。这样怪难堪啦。”阮若云拉着阮妈妈和她舅母小声劝两人。
“她怎么不收,是不是觉得我们给的少了?”
“这不少了,丝巾,雪花膏,还有点心……这可不少了……”
柳仙媱冷眼看着阮若云劝他们,两家的男人不说话,似乎是将这事给两个妇女来解决。
两家人都是来自大都市海城。两家人在海城也算是富有人家,在人情来往方面他们自然是很精通的。像这样的送礼行为,于他们而言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只是他们不知道,各个地方不一样。桃叶村这个北方大山里农村和他们海城也不一样。他们那一套在这行不通,在柳仙媱身上更行不通。
柳仙媱其实看得明白清楚,他们或许是觉得柳仙媱生活在这山村里没见过大城市的好东西,以为他们送这些东西柳仙媱一定会非常惊喜喜欢。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柳仙媱见过的好东西,拥有的好东西比他们见过的拥有的多得多。不管是前世还是今世,柳仙媱不管是在精神还是在物质上,她都是富足的。
或是换成其他村里人,或许会非常欣喜的欣然接受,但柳仙媱不会。
他们这是以为柳仙媱没见过好东西,以为用这些东西就能让柳仙媱欢欢喜喜的收下,两家人也太看不起她,太低估她了。
其实柳仙媱还看得出来,这两家人是想用这些东西了断她对阮若云的救命之恩。
本来柳仙媱就没有想过想要阮若云报恩;但他们以为用这些东西就能还了柳仙媱对阮若云的救命之恩。他们这也太不拿柳仙媱当回事了。他们怕是以为她柳仙媱是个好被唬弄的小村姑吧。
他们的行为让柳仙媱不喜。
前世她就知道,这海城人精于算计,斤斤计较,事事怕自己吃亏;而且这海城人总有种莫名的优越感。
对全国各地其他地方,除京都之外怕是没有他们看得上的地方看得上的人。前世国家几乎是举全国力发展京都、海城,南圳和粤州等地的经济。
可以说这四个地方是被全国供养起来的,好政策的实施需要钱,需要原料等等太多东西的支持。这些东西从哪里来,自然是从全国各地其他地方运到那四个地方去。
这海城人在全国其他地方的人们面摆什么高傲面孔,就是放下碗骂娘。
前世柳仙媱就对海城这个地方印象不好,还有一点就是他们中有一部份人极度崇洋媚外。并不是说所有海城人都这样,而是有一部分人。
他们区别对待国人和洋人,他们让洋人优先于国人,他们捧着洋人踩国人。
前世的车展冰淇淋只给洋人吃不给国人吃事件,某酒店让洋人插国人的队事件等等,这种事前世屡屡发生,屡见不鲜。
每次看到关于这方面的报道,就让柳仙媱想到那个说出“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老妖婆慈禧。
他们舔着脸讨好洋人的样子,丑陋无比。就这一部分人就已经坏了海城的名声和形象。
这也影响了今世柳仙媱对海城这个地方的人的印象。当然这或许有些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