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再喜欢了儿媳,待儿子不喜时,董太后也会恨屋及乌。
“天子。”董太后望着儿子,她说道:“后宫当有主。如今中宫之位虚悬。你意下如何?可是再挑了新的中宫人选。”
董太后跟儿子问话,兴安帝一想后,回道:“母后,你觉得何氏如何,她乃皇长子生母。朕膝下就这么一个儿子,总要多给皇长子一些体面。”
这些日子,兴安帝也瞧出来。以前外戚顶着,他派了一些宦者收揽势力。
有人在前头顶着,这宦官办事还算得利。
可等着外戚不存,这等时候天子就要自己上阵。
这等做法,兴安帝不取。他这等天子高高在上,乃人间真神。真下场,兴安帝不屑一顾。
于是兴安帝琢磨后,他本来就对表妹何佩玉有亏欠的心思。
这不,兴安帝就想扶持下何氏一族。总归这是皇长子的舅家。
更主要还是何氏一族的根底浅,他们想在朝堂上站位,那就一定得扒紧天子这一边。
天子指东,他们不敢往西。
“何氏……”董太后不满意。哪怕何氏是皇长子生母,在董太瞧来,一介贵妃就到底。还抬举成中宫皇后。董太后说道:“不妥。”
“何氏的出身太低微了。”董太后说出她的看法。
“母后,天下之贵,于乎天家。朕之意,还得多给皇长子留了体面。一切以国本为重。”兴安帝回道。
“天子的意思是要册立皇长子为国本?”董太后惊讶的问道。
“母后,皇长子是您的唯一孙儿,他当然做得国本。”兴安帝说道。
董太后听着这话,她沉默了。
皇长子,这还是兴安帝唯一的儿子。这就是大杀器。
“一切全原天子做主。哀家老了,也是糊涂。罢了罢了。”董太后在国本面前,她也得退避一回。
兴安六年。
春,就是这等好时节,东方渭离开神京城。他领着护卫出行。
此一行,可谓是留足了时间,东方渭准备涨一涨见识。
不过匆匆过客,东方渭真准备瞧一瞧民间乡情。
承天府,这是天下首善之地。
搁这里,东方渭瞧着百姓的日子还能过。好像真的不像那等梦里的后世所言,这世道不成了。
哪怕一些庄子,不,应该说很多庄子都是勋贵士族所有。
越是如此,越是一些乡民的日子还不错。
待出承天府,再走上三五日。
再到乡间,东方渭的世界又变样。或许这些乡民还是黎庶。可他们的日子过得又不同。
泥胚的屋子,这都算得不错。
漏风的,那等像是要塌了屋子,那才是常态。
乡间的民情,东方渭还瞧了一些乡民的吃食。
东方渭试过,他咽下了喉头。然后,拉喉了。
真的难以下咽。可谓是人生之苦,莫过于这等可恶的吃不饱,还特难听的果腹之物。
第52章
在东方渭听到宋皇后殁了的消息时已经是兴安六年。
关于天子册立新皇后的事情, 他也是一道知晓的。
关于神京城的一切离东方渭仿佛太遥远。
东方渭一路走来,他瞧见了民间疾苦。这天下的黎庶真的生活在水生火热里。
或者说许多人压根就没有活下来的机会。
一路行来,东方渭亲眼瞧过所谓的洗儿。
他救过人。
或者说他从小婴儿的爹娘手中买下来小生命。
想着那些对他磕头的黎庶。他们恶吗?
想到那些被扔在水里挣扎着, 还想活命的小婴儿。
想着那些山沟里被扔后, 要自生自灭的小婴儿。想着那些小生命,他们可其无辜。
可这些小生命无辜, 他们没沾了半分的罪, 他们活着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那些丢弃生命的爹娘, 他们恶。可是他们的恶从何来?
那些逼着爹娘‘洗儿’的恶从何来。是这世道。这世道让那些爹娘注定没法子养活自己的亲生骨肉。
是这世道让人活成了恶。活成为了孽。
如果说瞧着那些黎庶瘦巴巴,被劳作时的阳光晒得干巴黑瘦时。东方渭又尝过他们劳作挣命后的吃食。他觉得活成这样没滋没味。
在瞧着这世道容不下一些小生命时。他在那些新生命的面前,他就一声叹息。
哪怕东方渭救了一些小生命。那又如何呢?
对于这一个吃了人的世道,他的动作是杯水车薪。
“公子。”护卫头领小心的对东方渭说道:“您一路买人。咱们路途上买来的婴童太多。这真的缺照顾人手。”
“……”护卫统领想说,请求公子爷别在多发善心。
这小婴儿照顾起来, 这真的为难他们这些杀胚。
虽然救人一命,他们也乐意。可也瞧一瞧自家的本事。他们这些大老粗真不成。
东方渭点点头。
“后面我会注意。如今救了人,就救到底。”东方渭能说什么,他只能说,能救一人总归是好的。至少让他心安。
东方渭会善心大发,那是因为他想到梦里,不,应该是后世的评价。
他看到了,那所谓的“晋武帝”一生里。那是晋武帝做的恶,不是他东方渭。他们是二人, 不是一人。
至少东方渭自己是这般想的。他想像不到的便是那晋武帝将来会屠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