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安顺着凤宁的提示看过去,看见一个年轻女人背着一个大行李袋,牵着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她带孩子去?”
凤宁压低了声音说:“她丈夫是个陈世美,抛妻弃子了,她挺不容易的,一会
儿你帮忙抱孩子吧,我看她带着不太好上车。”
“没问题。”盛世安满口答应。
凤宁过去迎接赵玉琴母子:“赵姐,你来了。你儿子长的真可爱,叫什么名字?”
赵玉琴说:“叫亮亮。亮亮叫叔叔阿姨。”
亮亮显然还没睡醒,满脸困倦,走的时候都是被妈妈拖着走的,他抬眼帘:“叔叔阿姨。”
凤宁说:“真乖!吃早饭了没有?没吃我去买点。”
“吃过了,不用买了。”赵玉琴拦着她。
“那好,我先去买票,一会儿上车的时候让盛世安帮你抱孩子。他正好也要去蓉城办事。”凤宁说。
赵玉琴看向盛世安:“谢谢!”她不怎么认识盛世安,昨天还是头一回见,也不清楚凤宁和盛世安的关系,凤宁也没给她介绍。
上车的时候,幸亏有盛世安帮忙抱亮亮,他们才顺利上去,其实排着队,大家都能上,然而压根就没人排队,你想排队,那就等到最后再上吧。国民的排队意识,还得要个一二十年才能养成。
盛世安到底身强力壮,抱着孩子挤上去占了两个座,等凤宁和赵玉琴上去的时候,已经没座位了。
盛世安便将座位让给她俩:“你俩坐,我站着就好。”
凤宁推辞不过,只好坐下,结果刚一坐下,便看见旁边站了个脸色蜡黄的大叔,一看就是身体不太好,凤宁想了想,还是站了起来:“大叔,我这座位让给你吧。”
大叔感恩戴德地坐下,旁边一个中年妇女一个劲地跟凤宁道谢:“谢谢姑娘,你真是个大好人。我男人他身体不好,是去蓉城瞧病的。”
这都马上要过年了,居然还要赶着去蓉城瞧病,可见是身体实在扛不住了,凤宁忍不住叹息一声,这世上有太多的苦难了。
车上人很多,过道里人挤人,下面的人还想往上挤,凤宁一站起来,就被挤得往旁边倒去,盛世安抬起胳膊,一把就把她给扶正了:“你站我前面,抓紧座位扶好。”
凤宁道谢:“谢谢!”
车子启动的时候,惯性带动人往后倒,凤宁倾斜的身体很快就撞上了一个坚实有力的臂膀。凤宁回头看盛世安一眼,他身形高瘦,但却稳如磐石,似乎并不受这些外力影响。
凤宁几乎就是站在盛世安怀中,他们之间身体隔了大概有两三厘米的空间,尽管没有贴着,但能感觉到对方身上传来的温度。
凤宁比盛世安矮了大半个头,盛世安不用低头,就能闻到她头发上洗发水的清香,这让他忍不住心跳有些加速。
凤宁也知道自己如今的处境,两人姿势有点暧昧,这么干站着实在是尴尬,便主动找话题聊了起来,问他在学校的生活。
盛世安可算是找到转移注意力的办法,打开话匣子,滔滔不绝讲起自己的大学生活来。
凤宁两辈子都没上过大学,尤其羡慕别人的大学生活,听盛世安说起,也算是了解一下真实的大学生活是什么样的。
八十年代的大学生,那可是真正的天之骄子,上学免费,还有生活补助,毕业包分配,一进入大学,就意味着以后的人生路走上了康庄大道,所以大学生们上中学时被压抑的天性彻底得到了释放,不知道闹出多少幺蛾子来,外人听起来就觉得有趣极了。
盛世安侃侃而谈,说得周围的人也渐渐安静了下来,开始听他说大学生活。
许久之后,凤宁从自己的书包里摸出一个橘子,递给盛世安:“说了这么久的话,口渴了吧,吃点橘子润润喉。”
盛世安不接:“我不方便,你帮我剥了吧。”
凤宁一看也是,便主动替他剥了橘子,又分成几瓣递过去,盛世安拿了一瓣吃了:“谢了。我够了,你吃吧。”
凤宁吃了一瓣,把剩下的给了赵玉琴母子。
本来站几个小时是很辛苦的,不过因为一直在跟盛世安聊天,时间过得飞快,似乎也并没有感觉到有多累。
到蓉城后,凤宁领着赵玉琴去平行巷子。盛世安也跟了过来:“我跟你住一个旅馆,等我办完事,我们一起回去。”
凤宁说:“你不是要帮你妈妈跑腿?”
“是的,我妈的师兄在蓉城医院上班,他有一些自制的膏药,我妈让我去帮她取一些。”盛世安说。
“那你今天应该就能拿好,明天就可以回去了。”凤宁说。
“我还想参观你布置的灯会,后天跟你一起回去。”盛世安自然是不可能独自回去的。
“那好吧。”
他们依旧住在凤宁上次住的旅馆里。凤宁跟旅馆老板早已熟悉,跟他说明了赵玉琴还要在这里住上一个多月,让对方给个优惠价。稳定的长住客总是受欢迎的,包月的费用不高,一个月75块钱,超出一个月不足一个月的,按每天三块算。
这价格跟南安政府招待所的价格差不多,但环境卫生条件不如招待所,可这是蓉城,这个价位也只能住这样的旅馆。
凤宁安顿好之后,便领着他们去了平行巷子。平行巷子周围已经被围了起来,若是想看花灯,就得买票入场,当然,灯会结束之后,这些围栏也会撤销,因为平行巷子是不收费的,收费的只是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