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宁也打算等自己的规模再大点,就把梅香的哥嫂都吸纳进来。
凤宁拿到篾片之后,就开始教大家如何编织灯笼骨架。无数的细篾条横竖交错,看起来很简单,但要做到疏密一致,则需要多练习。
她并不打算在南安编制灯笼,到时候会带着众人去蓉城扎灯笼,预计两个月左右完工,刨除吃饭住宿材料和人工成本,赚得很少,但对凤宁来说还是赚的,因为培养出了一批熟练工人,而且不必吃老本。
清明节那天,凤宁决定给大家放假,她自己也要回去给母亲扫墓。
回家之前,她还得去找一趟贺志华。因为她答应过曾决明,要为他寻一位中医老师,前段时间陪外公去看病的时候,她就想开口的,但怎么也开不了口。
于是事情就一直拖到现在,这马上又要去蓉城扎灯笼,一去起码两个月,所以这事不能再拖了,行不行都得给人家一个答复,这是当初她的承诺。
凤宁直接去了医院,带了一些从蓉城带回来的礼物,贺志华见到她很高兴:“你最近应该不忙了吧?”
凤宁说:“也有事情要做,我在蓉城签了个单,要去给那边做一批灯笼,大概要有一两个月才能忙完。”
“你可真能干!”贺志华是真心这么认为的。
凤宁犹豫着说:“阿姨,其实我有一件事想麻烦你。”
“你说。”
凤宁说:“是这样的,我有个同学,他家祖上是中医,他爸是我们村的赤脚大夫,也懂些中医,所以他跟着他爸爸在学医。我也不知道他的天赋怎么样,但他人很踏实,所以想问问贺阿姨,你们医院有没有中医大夫愿意收徒?”
“是个男孩吗?学了几年医?”贺志华问。
凤宁点头:“是男孩。至少学了两年。”
贺志华说:“那你回头带他来找我,我考考他,要是可以,我给他介绍个合适的老师。”
凤宁大喜过望:“谢谢贺阿姨!”
贺志华笑着说:“你这孩子,当初我想让你跟着我学医,你说自己只想做灯笼,不愿意学医。现在怎么想起推荐别人来学医了?”
凤宁有些不好意思地笑:“其实我觉得中医挺好的,这是咱们祖宗积累下来的智慧结晶。我知道学医需要天赋,我不一定能行,所以才拒绝了阿姨。我同学从小就跟着长辈耳濡目染,对中医的了解比我多多了。我想着他在家未必能学多深,还是要跟着名师系统学习才能成才,所以我才斗胆跟阿姨推荐他。”
“可以,让他过来吧。”贺志华答应了。
凤宁回去之后,就跟曾决明说了这个事,曾决明异常激动:“你帮我找到师父了?”
凤宁说:“也不算找到了,是我认识的一个阿姨,是人民医院的中医大夫。她说要考考你,如果你能符合要求,她就帮你找一个合适的师父,你自己要加油啊。”
曾决明深吸一口气:“好。不管结果如何,我都很感谢你。如果老师觉得我不适合学医,那我就跟你去做灯笼。”
凤宁笑起来:“我觉得你还是适合学医的,好好把握机会。”
凤宁返回南安的时候,叫上了曾决明,带他去见贺志华。贺志华让曾决明待在一旁,一边给病人看诊,一边问曾决明该怎么处理。
曾决明很实在,知道是就说,不知道的摇头,说自己没学到。
凤宁一直在门外等着他,过了大约一个小时,曾决明才从里面出来,看到凤宁还没走,兴奋地说:“凤宁,贺医生说让我明天来医院跟着她见习一段时间。”
“那她是答应收你了吗?”凤宁也为他感到高兴。
曾决明说:“还不确定,我觉得她是要考验一下我。我现在就回去拿东西,然后过来找个地方住。”
凤宁说:“你也别找地方住了,就住我的员工宿舍吧,那里还有一张床是空着的。等真的确定要拜师了,你再在医院附近找个房子住下,我那儿离医院还有点距离,不太方便。”
“谢谢!凤宁你对我太好了!我真不知道该怎么报答你。”曾决明说。
凤宁笑笑:“我也不需要你的报答,你好好学习,将来帮助更多的病人,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了。”
曾决明眼睛亮晶晶的:“我一定会努力的。”
凤宁带曾决明去认了一下门,给他配了一把钥匙,让他以后自己安排。第二天曾决明过来的时候,凤宁已经去了蓉城。
凤宁是去找房子的。
文林坊和慈恩街跟平行巷子最大的区别就是,这里的房子都是私宅,住户不会搬走,装修工作主要是对房子外观进行统一装修规划,一些私建的违章建筑要拆除。
所以凤宁他们没法像在平行巷子那样直接在一处院落里工作,不过袁总还是给她安排了了工作间,在慈恩寺的一个偏殿里,佛门净地,要求他们不要太过喧哗,也不能做出格之事。
凤宁要找的就是他们的住处,去的人比较多,时间也比较长,她想租个房子,可以自己做饭,一来比较卫生健康,二来也比住旅馆能便宜些。
慈恩街相对比其他两处要偏僻些,所以这里也不如另两处繁华。凤宁很快就租好了房子,是一户本地人家的自建的院子,只住了老两口,他们没有儿子,两个女儿皆已出嫁,家里房子很宽敞,多出来三间,凤宁便以60块一个月租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