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宁是8月21日从南安出发去的北京,到9月13日才回到南安,前后一共去了二十多天。
戴师傅看到风尘仆仆的凤宁出现在家门口,又是欣喜又是心疼:“你这孩子,去一趟北京,怎么把自己搞成了皮包骨。不会是生病了吧?”
凤宁放下手里的行李:“师父,我没生病,就是北京吃得不好,又忙着做设计图。累的,所以才瘦了。”
“那你也得注意身体啊。怎么样?合同签了吗?”戴师傅这才问起灯会。
“当然!成功拿下!”凤宁赶紧掏出合同来给师父看。
戴师傅拿着合同,激动得手都有点抖:“好,好,好!有出息了,能去北京办灯会了。”
“师父,我真的可以带你和师娘去北京玩了。我师娘呢?”凤宁问。
“她在隔壁老杨家聊天。你那个中秋灯会,我和俊伟已经帮你把材料都备齐了,就等你回来签合同开工了。材料费我帮你交了押金,剩下的部分等你回来交。”戴师傅说
。
“谢谢师父!有师父在我最放心了,你就是我最坚强的后盾。我明天就去签合同。”这么久没回来,家里一摊子事都需要她去处理,还好有师父这根定海神针在,她才不用慌。
当天下午,凤宁就去了仪器厂。她离开这么久,大家都非常担心她,虽然谢俊伟一直在跟大家说她在北京出差,有非常重要的事要办,但大家难免胡乱猜测,有什么重要的事得去办那么久,不会是凤宁得了重病去北京看病去了吧。
所以当凤宁出现在厂房里的时候,几个姐妹全都尖叫着跑过来,抱住她又摸又捏:“你没事吧?我看看有没有少一根头发丝。”
“俊伟说你去办事了,什么事要去那么久啊?”
凤宁笑着说:“我没事啊,就是出去接了个大单。北京的单,已经签合同了,我带大家去北京扎花灯。”
她说完这话,周遭瞬间安静下来,姐妹们手上的动作也停了,仿佛被点了穴一样,过了好一会儿,唐莹先开口:“我们要去北京了?!”
凤宁说:“对啊,要去北京办灯会。不过不是现在,还得过段时间,11月份去。”
“真的?太好了,我要去北京了!哈哈哈,太好了,我要去北京了!”谢丽终于反应过来,兴奋得蹦了起来。
其余人也都很高兴,当初凤宁请他们干活的时候就说了,以后带他们去北京上海办灯会,没想到竟然成真了,完全不是夸海口。凤宁可真行,她真是说到做到。
第二天凤宁便去文化局签合同,肖达得知她签了北京的单,摇头感叹:“你这小丫头可真行,这么快就把影响力扩展到北京了。你代表的是咱们南安的颜面,可要好好干,有什么需要,我们派人协助你。”
凤宁也不跟他客气:“还别说,肖主任要是能帮我找两个画工就好了,这样我的工作进度就更快了。”
肖达说:“会画画的人?我给你想想办法。”
凤宁笑嘻嘻地说:“退休美术老师落魄画家什么的都行。”
“你还真不客气!”肖达说。
凤宁笑嘻嘻地说:“我不能客气啊,这可是代表了咱们南安的审美水平。对了,我今天是来签合同的。”
肖达说:“签吧,还有二十来天就中秋节了,你来得及吗?”
凤宁自信满满:“那必须来得及啊。”
签完合同,凤宁就马不停蹄地指挥大家去人民公园扎花灯。戴师傅亲自去帮她带团队,凤宁自己则回了村,请人来扎花灯。
自打她生日那天离开家,就再也没回去过,说实话,家人都挺担心的。凤金宝听说她签了北京的单,要带人去北京扎花灯,激动得手里的锄头差点都扔了出去:“真的?真要去北京?”
凤宁点头:“真的,爸。我这次回来是叫人去南安扎花灯的,我要先在南安办一场中秋灯会,除了去年请的人,我还要另外找二三十个生手。等熟练了,就带着去北京。你去帮我请人,我自己也去找一些。还有,北京要扎不少小花灯,你还是帮我跟那些篾匠说一声,让他们破一些篾片,宽的窄的都要。让大家抓紧点时间,我11月份就要带去北京。”
凤宁回来一说请人,家里就立即门庭若市,想挣钱的全都来了,还有人带了鸡蛋甚至抓了鸡过来,想要为自己家人谋一份差事。
凤宁有些哭笑不得:“这些我不能收。这次我需要不少新人,合适的我会带去的。”
凤宁和父亲一起,从报名的人数中又挑选了三十个人,加上之前的二十多个人,一共有五十几个人了。凤宁还打算去灯笼厂挖人,看看有没有愿意停薪留职辞职下海的,熟练工月薪二百起。
吴昌德要是知道自己挖他的墙脚,会不会气得吐血?
凤宁带着这一大群人到了南安,戴师傅已经带着梅香等人在扎花灯了。这次灯会规模不大,一共只扎了十五组花灯,以中秋为主题,都是围绕月亮相关的主题,嫦娥奔月、玉兔捣药、貂蝉拜月、李白举杯邀明月、苏轼月下思弟等。
而且还设计了游园活动,有猜灯谜、飞花令等,都是跟月有关的,每答中一道题,便能得到一个筹码奖励,筹码收集得越多,兑换到的奖励就越丰富,比如糖果、小工艺品、小花灯等,最高一等的能得到一盏螃蟹灯,当然是数量有限,先到先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