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不至于,好歹你也是人民子弟兵,哪能昧下人民群众的财产。”凤宁笑着说。
盛世安微笑着去推车:“那我就先回去了。”
凤宁说:“等一下,你的龙灯不带回去吗?”
“先放这里,我晚上来拿。”盛世安长腿一跨,骑上车走了。
凤宁并没打算真等盛世安给她送晚饭来,打算自己去买点吃的,今天灯展正式开幕,不少小贩也买了票进来摆摊,游客在这里不仅可以赏灯,还能吃到各色小吃。
盛世安刚走,公园里就亮灯了,所有的花灯都依次亮了起来,五颜六色的花灯映亮了整个公园。看花灯的市民骆驿不绝地涌进来,凤宁自然也不敢离开摊位,因为没人替她看摊子。
灯笼厂承办灯展布置,收入来源主要是门票。每个来看灯展的人都要买门票,两角钱一张票,一米二以下免票。
除此之外,就是卖花灯的收入。灯笼厂可不比凤宁这种临时准备的,他们长年都在生产灯笼,这个时候完全不愁货源,虽然他们的灯笼样式比较简单,但胜在便宜。许多来看花灯的人会顺手花几毛一块给孩子买盏灯笼,因此销量并不少,收入也很可观。
凤宁的花灯样式最是别致新颖,好看又好玩,自然更具吸引力,她就更脱不开身了。
第23章 帮手天黑的时候, 凤宁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蜡烛,点亮后放进两盏莲花灯里,莲花灯挂在展位的两侧立柱上。粉色的荷花灯在烛光的映衬下, 显得朦胧而梦幻。
凤宁自己提了一盏翅膀可以活动的翼龙灯, 向游客展示。为了呼应灯展主题,她把自己所知道的恐龙品种都做了一盏灯。
其中最好看的就是这盏翼龙灯, 翼龙的爪子和翅膀随着横杆的滑动而活动, 就像是活的一样,跟着父母来看花灯的孩子看得迈不动腿,守在这儿不肯走了。
家长只好问灯笼多少钱,凤宁说:“这盏翼龙灯八块钱。”
“这么贵!”家长觉得太贵了,不愿意给孩子买。
凤宁解释道:“这个工序比较复杂,上面的花纹也是手绘的, 做起来需要两三天时间,用的还是宣纸,所以卖得贵些。”
“再怎么说,也都是纸做的,哪里要得了八块。两三块钱顶天了。”家长说。
凤宁微笑着说:“抱歉, 两三块钱买不到。你要不买盏不会动的吧, 比如这兔子灯、老虎灯, 一块钱就能买一盏。”
家长看了看她推荐的,觉得也可爱,低头跟孩子说:“咱们买一盏老虎灯吧,也很好看啊。”
“不要, 我要会动的!”孩子只想要好玩的。
凤宁说:“蝴蝶灯也能动, 价格便宜,一块五就可以了。”
那男孩看了花花绿绿的蝴蝶灯一眼, 说:“不要,那是女孩子玩的!”
家长拉长脸:“那就算了,不买了。”拖着孩子就走。
孩子一听就撒泼打滚哭闹起来,非要买。家长伸手将人夹在腋下,强行带走了。
凤宁看着这一幕,忍不住觉得好笑。说到底,还是穷闹的,要是大家都富裕了,买盏喜欢的花灯又算什么呢,一年也就这么一度。再过些年,生活条件好些了,花灯应该就好卖了。
不过还是有肯花钱的人,尤其是带着压岁钱来逛灯展的小朋友,相中了什么灯,只要钱够,就会掏钱买下。这年头身上能拿得出这么多压岁钱的小孩,家境都不会差。
凤宁卖掉的翼龙灯和螃蟹灯,都是十来岁的小孩买走的。
这时有人看中了盛世安要了的那盏龙灯:“那是龙灯吗?可以取下来看看吗?”
凤宁说:“这盏灯已经有人买走了,一会儿他就来取,你想要看看可以,但是不能卖给你。”
“就只有这一盏?”客人不甘心地问。
“是的,龙灯比较复杂,我时间来不及,就做了这一盏。”凤宁说。
“那你取下来给我看看吧。”客人还是有点不死心。
凤宁从架子上取下那盏龙灯,龙灯和鱼灯一样,是举着玩耍的,鱼灯是一根棍子,龙灯体长,则是两根棍子。龙身是一节一节连起来的,是可以扭动的。
客人把玩了一下,觉得很有意思,问:“这灯多少钱?”
凤宁也没跟盛世安谈价钱,也不打算收钱了,毕竟人家帮了她这么多忙,送盏灯也不过分,她怕这客人非要买,便报了高价:“二十。”
客人果然被吓到:“这么贵!也没见复杂到哪里去啊!”
凤宁笑眯眯地说:“这灯是有点贵,你可以看看其他的,螃蟹灯不到十块钱,熊猫灯才一块。”
客人估计还是喜欢这龙灯,看了看,不甘心地放下了。
凤宁便准备将龙灯重新挂起来,听见身后有人说:“我来吧。”
凤宁扭头一看,盛世安到了,手里还提着一个保温桶,正是昨天盛世清送鸡汤来的那个。
“那就不挂了,给你吧。”凤宁将龙灯递给盛世安。
盛世安将保温桶递给她,拿着龙灯重新挂了上去:“晚点再拿。你还没吃饭吧,我给你带了饭,赶紧吃吧。”
凤宁本来想说不用,但都接到手里了,不吃又显得矫情:“这怎么好意思。”
“一顿饭而已,跟一条命比算不了什么吧。”盛世安微微一笑,在晕黄的灯光下显得格外温柔。
凤宁只好坐下来,打开饭盒,准备吃饭。里面的菜竟是水煮牛肉,还有几片腊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