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营销女王的诞生(363)
第79章
晚上, 路菲菲与林东芳说了许多。
也从林东芳那里了解到不少关于她们村的事情。
那个地方想发展旅游业,首先得看有没有什么有名的古人来过,留点诗, 留点词。
哪怕是天姥山, 李白他压根就没来。
但他《梦游天姥吟留别》, 就能成这个地方的招牌。
又像岳阳楼。
范仲淹他也压根没去过, 完全是滕子京送了一幅画, 请他帮忙给写篇文章, 结果后面背个《岳阳楼记》, 就能免费登岳阳楼了。
现在的人们已经相信眼见为实, 光找人写点字是不够的。
对于没有历史上的大文豪帮忙背书的的山和水能不能发展起来。
主要得看摄影师能不能出片。
只要摄影师能出片, 不管是什么奇怪的地方, 都能发展起来。
但是在这个村子里搞纯旅游这种事情, 路菲菲其实不是很看好。
基础条件太差, 背包客能吃苦, 可是没钱。跟团的人才愿意大方花钱。
虽然很多嘲讽跟团旅游的人是“上车睡觉, 下车拍照, 回来什么都不知道”, 但是, 跟团游的人就是多,因为省事, 因为不用操心。
这里的条件一时半会儿做不到,等基础建设起来了,起码是十年后。
洗涤心灵也好,逃避人世间的纷扰也好, 前提都是不能断了水电网、快递、外卖、方便的采购。
真让城里人每天不管什么鬼天气,都要挑着担子来回走五百米去打纯天然无污染的山泉水, 他们那是不乐意的,就算是热情最高涨,最不怕麻烦的老年人,也得给他们配个小拖车。
不过从林东芳的描述中能听出,这边的草药是真的不错,而且旁边就有铁路,如果草药生意能做大,应该也能起到发家致富的效果。
路菲菲想起给省铁路上供应旅行试用装的那家公司。
号称国货精品,中草药配方什么的,虽然不知道是不是真tຊ的,不过,也许可以试试。
第二天,路菲菲就找了一辆小货车,自己和林东芳坐在车后排,驴站在车斗里。
一路摇摇晃晃去往山村里去了。
林东芳去还了驴,路菲菲去看乘降所,真就是用水泥抹出了一块平地,用水泥和砖随便砌了半圈,头上有个棚子,看起来特别像最简陋的农村旱厕,等火车的人就坐在这个小棚子里等车,一天一趟。
变成货运站需要调图,以现在的水平,铁路部门肯定是不愿意的。
路菲菲从乘降所转了一圈回来,林东芳找了几个采药人,带着路菲菲上山看看风景和草药。
今天的天气多云,高空中的云被风吹得忽而往左,忽而往右,路菲菲预感也许能拍到什么东西,问:“云瀑一般会在哪里出现?”
采药人指着前面一个山头:“那边。”
然后,又怀疑地看着她:“你能不能走得动啊?”
路菲菲看着那个山头,看起来很近,直线距离最多两百米,好像只要伸脚一跨就到了。
“应该可以吧。”路菲菲往下看了看,中间也没有什么太多的阻隔,不至于要上一座山再下一座山什么的,分明就是平地。
然后,采药人带着路菲菲去了。
再然后,过了两个小时,直线距离两百米的山头都还没有到。
路菲菲甚至都还没有下得了脚下的这座山。
下山不是下楼梯,总有要绕开走不过去的地方。
又过了两个小时,才到了那座山的半山腰。
而此时,天上风云变幻,山风陡然加急,从高山上被推过来的云,遇到了一个豁口,忽然,就顺着豁口向下淌。
不是淌,是奔泻而下,气势惊人。
滚滚流云好像集体狂奔的白马,让路菲菲想到了瀑布,又想到了钱塘江大潮。
她急忙掏出相机,打开到摄影模式,随便拍了一段,什么构图,什么对焦,什么光线,先不管它了。
就主打一个业余,一个啥都不懂。
过了一会儿,云瀑消失,路菲菲与采药人回到村子。
林东芳的妈妈正在准备做晚饭。
村支书也在,他听林东芳说这个城市来的女人手上可能掌握着让村子发家致富的权力,迫不及待过来想套套近乎,听听她有什么好主意。
路菲菲今天非常确定,林东芳想要搞“养老度假村”的梦想彻底破灭了。
那些村子的交通条件实在是太糟糕了,要把村子的基础条件弄到可以赚大钱的水平,那真是要搬山填海的工程量,目测要投入几千万,上亿都说不定。
重点是,山里的湿气很大,这边的人吃惯辣椒驱湿,这一点并不适用于全国所有地区。
最有钱的几个城市的饮食习惯,吃不得这么辣的东西。
不要到最后盖成了度假村,没风湿病的人住进去,反倒得了风湿病,那这村子的名声就彻底坏掉了。
林东芳很沮丧,她昨天晚上躺在招待所的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想了整整一夜,在她的脑中,村子里已经盖起了豪华小楼,乌泱乌泱的城里人来这里旅游消费,不识字的老人随手扎的小玩意儿,都能卖出好价钱,人人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她还是不甘心,对路菲菲说:“如果,能在电视上宣传,能不能火起来?”
路菲菲还是摇了摇头。
她对这一点特别有把握,诺邓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在2012年播出,里面就提到了诺邓和它的火腿,它离大理很近,但是,十几年过去了,大理时常人满为患,那里还是十分幽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