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营销女王的诞生(370)
然后再有一个“流动哨”,跟着那个专门喜欢拍特别艰苦环境的男人。
路菲菲打开PPT:“这边有好多个不同的少数民族聚居村,这是一个非常能吸引游客的点。”
路菲菲说完,有个曾经真正深入到农村、山村里生活过的摄影同志提出异议:“这种拍法,会不会让观众觉得不是那么的可信?”
他的话已经很委婉了,如果面前的不是路菲菲,他肯定得说:“假成这种鬼样子,真的会有人看吗?”
路菲菲的拍摄方案,是田园牧歌式的,把乡村拍得很仙很美,干农活比上班还要轻松,天亮了才去地里,随便摘一会儿就回去吃饭休息。
极大的弱化了烂泥路、化粪池、滚了一身泥的猪、抢种抢收……以及等等生活不便的痛苦。
属于只要是在村里稍微生活过两三天的人,就能挑出刺的。
路菲菲对他说:“这档节目面向的观众群体是城里人,再差再差,也是发达地区的村里人。你要是把这边真实的农村拍出来,他们反而会说你是在故意抹黑乡村,故意抹黑现代化建设。”
这位资深摄影同志感到匪夷所思:“有什么可抹黑的,这就是事实啊。”
路菲菲笑笑:“说来你可能不信,现在有人相信全国无处不通电,无处不通网,家家水泥路,户户有小汽车。”
摄影师怔怔地问:“外国人?”
“中国人。”
“是开玩笑?”
“不,认真的。还有说城里人谁家没有三四套房子。”
路菲菲的话实在超出摄影师对世界的理解范围之内,他也说不出什么来。
节目最终定的方向就是:做得像快乐野营,一共就五天,没必要那么硬核。
拍摄的一切出发点是:展示美丽中国新农村。
面向的观众:几乎没有去过村里的城里年轻人,比如那些坐在电脑前面,幻想实在干不下去,就回家种田,种田比当程序员舒服又养生的人。
省电视台觉得只有这么几个旅游达人,还不足以拉起收视率,论在节目里设计撕逼桥段,整活剪辑,他们又觉得自己的段位比不过湖南卫视,再说,看普通人撕逼虽然也有乐子,但是跟看明星撕逼比,一下子就差了好多,再学也没意思。
领导不愧是领导,一琢磨,决定从人设上下功夫:“咱们虽然没钱请大明星,但是,我们可以请大学生啊。”
八零后被称为“小皇帝小公主”,九零后被称为“用火星文的脑残”,到处都流传着“大学生不会剥鸡蛋、不会系鞋带”的都市传说。
领导觉得可以展示一下广大天地是如何锻炼新一代知识份子的。
下面人纷纷为领导叫好,说领导奇思妙想,咱们台赶超湖南卫视指日可待。
路菲菲没说话,她想起了已经播了快两年的湖南卫视《变形计》,还有那句成为后世名梗的“哎呀,真香”……不是,领导,你没看过是吧?
算了,领导开心就好,没必要揭穿他。
找大学生来拍也蛮好的,不过,再拍“一个无能废物在五天之内瞬间变成强人”,这个也挺腻的。
现在的网文还在走“升级流”,路菲菲打算给节目加速一下进度,直接进军“无敌流”。
路菲菲说:“现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紧张,要是电视节目再展示大学生特别没用的一面,会加深刻板印象,让全社会觉得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就是因为他们自己本身没有能力,只怕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不如找一些比较能干的大学生,拍的时候,先展示一些他们不擅长的地方,然后再找机会,让他们展示出自己的特长。”
这倒是可以。
于是,省电视台在学校发布通知,说招募大学生参加暑期拍摄,条件特别简单,就管吃管住,还有每天五十块的补贴,但是,还是有两百千多个大学生蜂拥报名,因为电视台说给他们出实习证明。
完全没有技能的,以及技能过于牛逼,比如专业是核物理、高分子化学的同学都被去掉了。
最后被留下的是兽医专业、医学专业、农学专业、包装设计专业,以及一个化妆品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学生。
化妆品技术与工程专业被安排去了林东芳所在的村子。
那里虽然现在只有乘降所,但是跟一个有名有姓的大型日化公司签了供应合同,省里觉得他们来年很有希望能多贡献一点GDP,就在这次拍摄的时候,给他们一个露脸的机会,希望他们能借势起来。
按照拍摄计划,旅游达人和被挑选出来的大学生各自前往安排好的地方。
到了之后,首先根据他们各自的风格和技能,先拍一段宣传视频:
开场就是背着小筐,蹦蹦跳跳上山采蘑菇的小姑娘,再用加倍速的手法让她的动作更加轻灵。
旅游达人已经在山巅舒展身体,闭上眼睛,迎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
然后,是一个爬山动作如树懒的化妆品工程专业的脆皮大学生。
紧接着就是转场,小姑娘切蘑菇,旅游达人熟练的辟柴烧火。
脆皮大学生被小奶狗堵在屋子里,冲着小奶狗汪汪叫,过一会儿,小奶狗把它哥哥叫来了,两只狗蹲在门口盯着他,小姑娘左手一只狗,右手一只狗,把狗捞走,搭救了脆皮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