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营销女王的诞生(446)
忽然,车轮压上了一块光滑的圆石头,石头上的水还没干,非常滑溜,车轮一偏,连人带车滚下乱石坡。
在场的工作人员短暂地愣了一秒后,迅速冲向摔在地上,还被自行车压住的运动员。
他反应算很快的,双手死死护住后脑,手肘支在脸侧,挡住了石头对脸的冲击。
他自己的裤子上有两块被石子磨穿了的痕迹,戴着的手套也被割开了几条大口子。
冲锋衣的胸口和胳膊肘的位置很明显被重重磨过,不过把沾上的灰和泥拍一拍,还是干干净净,织物表面甚至没有被磨出毛边,经线纬线清晰可见。
从摄影团队,到全体模特都被这件衣服的质量折服了。
贵价的衣服当然也有不怕磨的,但它贵。
源自淘金工人的厚实牛仔服也是不怕磨的,但是重,且没什么款式。
这件来自中国的冲锋衣在性价比之间,达到了完美的平衡。
特别是对于北欧的物价来说,坚石牌冲锋衣算得上是白菜价。
公司创意团队得知拍摄中的小插曲后,问路菲菲要不要干脆把那段剪成宣传片的正片,就放在视频里,让人看见在这样的玩法下,衣服都能完好无损。
“你们真觉得这样没有问题吗?”路菲菲问道。
只有一个文案于春燕觉得有问题,她家的宝宝刚刚一岁多,正是活泼好动,什么都想探索的年纪,在她的博客里记录着宝宝花式作死的故事:
宝宝坐在仙人球上,被扎了。
宝宝把台灯的灯泡拧了下来,把手伸进了电口,被电了。
宝宝扒翻了放在桌上的水盆,全身被浇湿。
宝宝企图打开窗子,捉外面的鸟,下午叫人加装窗栏。
宝宝爬到大橱顶上,打翻了放在顶上的涂料,擦了一下午的地。
……
她坦率地说:“如果我的家人穿上这件衣服要出门,我会觉得很不吉利,因为这件衣服代表着会遇到不幸和危险。”
她想了想,举了个例子:“就像为什么广东要禁摩,又不是所有骑摩托车的人都是飞车党、敲头党。不就是因为摩托车一响,人人自危,整个社会都陷入恐惧。”
这也是路菲菲所担心的地方,用事故做宣传,如果这种事故是人人在平时都会遇到的,那宣传效果会很好,比如穿皮鞋会磨破脚,出一个什么防磨破神器。
但是这种极限运动,离很多普通人的生活很远,大多数人看见这样的广告,第一反应是:不玩这个不就没事了吗?
说不定还会有人会因此而限制家里人不让他们玩,或者更加担心。
虽然很遗憾,但是路菲菲还是选择了放弃,只有摄制组和模特们自己在他们的脸书上发与这件事相关的动态。
在极限运动的圈子里,大家都是玩命的,他们看见的就是衣服本身的质量,不会马上想到这个运动本身不应该存在。
不过从刚才于春燕的话里,路菲菲想到了另一条路:童装。
林老板并没有打算放弃童装这个消费高地。
他开发的款式里有童装,不仅有童装,而且童装设计得更有趣。
裤子被设计成左右两边有拉链,只要一拉就能脱的款式。
衣服内侧有两根背带,跑动热了,孩子要脱衣服,可以让他自己背着衣服走,感觉冷了可以随时再穿上。
路菲菲忽然想到一个梗——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
明明自己不觉得冷,妈妈非得叨叨,这个确实挺烦人的……
真天气冷的时候,小孩犟得很,就是不肯穿,这也很烦人……
母子矛盾未必要等到上学读书的时候才发生,关于天气到底冷不冷这件事,就可以掀起第一轮的大作战。
路菲菲找到林老板,确认童装的开发进度。
林老板告诉她:“样品检测合格,已经准备批量生产了。”
路菲菲看了他的成品之后,觉得有些平凡,儿童冲锋衣的款式也不可能像普通的童装,特别是女童的童装那样,花里胡哨,让人有一种快点买回家给宝宝打扮起来的冲动。
想要让孩子乐意穿,要么主打一个漂亮,要么主打一个功能性。
对于孩子来说,功能性并不是多保暖,多抗风,他们根本感受不到。
他们的功能性是指——好玩。
比如导弹铅笔、多功能变形铅笔盒、看起来是普通鞋其实能弹出来轮子的暴走鞋,还有呜里哇啦会闪光会唱歌的滑板车……
这种功能性,才能让孩子在学校成为最靓的崽,才能成为同学中最闪亮的光,成为同学社交圈的明星,然后……他们才愿意穿。
路菲菲跟林老板说:“冲锋衣有这么多拉链、口袋,应该能变出很多花样吧?比如把一个袖子拆下来,左拉右拉,会变成一个包之类的?”
路菲菲把之前她设计的急救包给林老板看,林老板从来没想过,一个包,能拉开来,变成背心。
“服装本身有用,是给家长看的。服装有趣,是给孩子看的。学校tຊ的感染力是很强的。一个同学有了,其他人看了都想要。要是有同学转校出去了,那就更不得了了。
转校生就是现代的吟游诗人,全国各个地区都流传着口径相当统一的童谣,就是转校生的功劳。
要是在国际学校里传播开,那就更好了,不少人小学就直接出国,他们会让你的衣服在各发达国家的学校里扬名立万。”